蔡之舞
摘要: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看到地理優質課大賽的各位選手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的種種表現。由此,我思考了一堂好課應具備的基本特征。
關鍵詞:地理課堂;基本特征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176-02
Abstract: In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I have seen all kinds of performances of the contestants in the Geography and Quality Class Competition. From this, I think abou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at a good class should have.
Keywords: Geography classroom; Basic features
2008年至今,我連續5次擔任宣城市地理優質課大賽評委,2016年我承擔安徽省地理“優課”評委。我發現,老師們都做了很好的準備。有些學校領導帶領了學校團隊幫助其磨課,規劃的教學過程及教學線索很完美,但是在參賽課堂上他們好的設計和思路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自己不滿意,同行不認可。具體表現為:有的教師教學內容脫離課程標準,不科學合理 ,教學方式單一,偏離學生實際,課后作業沒有分層設計,最終課堂效果不能高效;有的教師課堂提問指向模糊,學生不好回答,因而導致課堂出現冷場;有的教師開展的合作探究流于表面,淺嘗輒止;有的教師課堂缺乏激情,不能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課堂沉悶;有的教師開展課堂探究形式內容新穎,但課堂控制把握不到位,導致課堂有些混亂;有的教師關注學生面不足,導致有些學生的上課激情明顯下降;有的教師課堂設計考慮較完美,但遇見課堂上的變化缺乏應對,錯失知識生成的良機;有的教師用課件展示代替上課,繁雜的課件干擾了學生注意力,導致課件輔助功能得不到體現;有的教師一堂課沒有起碼的必要的板書,導致一節課下來學生不知重點難點;有的教師觀念還比較陳舊,獨角戲、一言堂的現象比較嚴重……諸如此類的現象時有出現,不得不令人深思。
什么樣的課才算一堂好課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觀察者對好課的認識不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當下一堂好課,我認為應該包含以下五個方面:“新”、“趣”、“活”、“實”、“美”。
1 新
1.1 理念更新
能夠體現新課改的精神,建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系。
1.2 思路出新
能體現省時高效的教學原則。
1.3 手段創新
重視現代化手段與傳統手段的結合應用。
2 趣
2.1 引發興趣
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學生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動性,并非什么都需要教師教了才會,當學生投入到自主的學習活動中去時,學生智慧的火花會不斷地碰撞、開發。
2.2 保持情趣
以教學生由“學會”到“會學”,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而且在教學上,教師作為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作用應貫徹始終,并且充分地利用評價機制(生生之間、學生個人、師生之間)為自主學習注入動力,并維護和保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情感。使學生在實踐上獲得直覺和情感體驗,悟得真知。
2.3 內化志趣
既讓學生感到學習地理是一種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展有用的有意思的事情,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地理的成功樂趣。從而提高他們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世界中地理問題的信心和能力。
3 活
3.1 教法靈活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要重視直觀教學和地理實驗,要滲透學法指導。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一個教師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適合,所以我提倡教師教學方法多元,并借學生之力讓學生學,從而達到有效,乃至高效。
3.2 教材用活
教師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并能借助教材的特色、妙處使學生得到素養的提高。這種特色、妙處的感悟,必須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得以實現,從而把這種感悟及時讓學生內化為能力。
3.3 學生學活
學生在課堂只有活起來,才有可能發現問題,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夠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要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學的知識才不至于“死”,學來的知識才能有深度和廣度,知識才能學得活。
4 實
4.1 教學內容充實
教師要吃透教材,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二次處理教材。教師要依據不同類型的學生分層備課,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知識的生成,都有獲得知識的幸福感。
4.2 課堂訓練扎實
教師設計的課堂練習要有分層特點,做到講練結合,反饋要及時,力爭做到課堂效果高效。
4.3 教學目標落實
就是一節課下來,看一看自己所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學目標要明確、恰當,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及最近發展區。要注意三維教學目標是否得到有效落實,特別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
4.4 教學過程真實
教學過程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實施的每一個教學方案,都應該考慮到全體學生,要真實客觀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有啟發和提高。
5 美
5.1 語言優美
教師語言的標準、親和力、穿透力、磁力、抑揚頓挫的語調、恰當的體態語等都可以使課堂高潮迭起、趣味橫生。教師表述精彩悅耳、幽默風趣的語言,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領悟到深刻的哲理,心靈得到美的熏陶。
5.2 教風展美
任憑教師課堂上設計得多么周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可預期的事情發生,教師若是對這些問題處理不當,課堂教學就會陷于困境。富有教育智慧、教育機智的教師,面對這些尷尬的事情,總能靈感閃現、機動靈活、恰當好處地從容應對。還有的教師身懷絕招,能使自己的教學錦上添花,叫人贊不絕口。如有的教師地理課上只用幾種顏色的粉筆,畫出的世界輪廓圖形、中國輪廓圖形,絲毫未差,能再現地理優美意境,令學生十分驚嘆、佩服。
5.3 板書示美
一筆漂亮美觀、瀟灑流暢、內容恰到好處的板書,能使學生羨慕不已,能讓學生反復臨摹,不忍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