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英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先進的教育技術被廣泛運用到了學科教學活動之中,為學科教學質量的切實提升以及學生學科專業(yè)綜合素質的更好成長與發(fā)展產(chǎn)生了舉足輕重的推動意義。“翻轉課堂”便是其中頗具影響力的先進教育技術。本文擬簡要探討在初中英語課堂上使用“翻轉課堂”的心得體會。
一、教師需明確教學內(nèi)容,突出課堂針對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僅僅只是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模式中的一種,但卻并不是唯一。可是,相當一部分初中英語教師面對這一先進的教學模式,很少會考慮到所學習的內(nèi)容是否適合采取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卻僅僅出于新鮮為了翻轉而翻轉,這種過分夸大翻轉課堂作用的教學認知顯然是不正確,也是不適宜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明確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以體現(xiàn)出翻轉課堂的價值。
如,學習“what time to go to school ?”這一內(nèi)容時,筆者就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早晨時,上班以及上學的人們匆忙趕路的視頻,并讓他們指出其中所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以及出門時間,用英語說出來,之后,筆者又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How do your parents go to work in the morning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 What time do you leave home ?How much time does it take on the road ?”并讓學生思考這幾個問題,討論得出答案,最終引導學生學會表達時間,并了解第三人稱單數(shù)謂語動詞的運用。如此,學生就嫩在這樣的課堂上收獲不少的英語知識。
二、教師可幫助學生設計學習計劃,優(yōu)化學生學習效率
適當?shù)膶W習計劃能幫助學生將繁重的課業(yè)任務簡化為可操作性強的學習步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參考自己的學習進度,制定出合理的學習計劃,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如,學習“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這一內(nèi)容時,筆者就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情況,設置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計劃。首先預習并朗讀這一知識內(nèi)容,將其中出現(xiàn)的生詞標注出來,并查詢出單詞的意思,若有不認識且不理解的單詞,特別標注出來;其次,將課文中需要掌握的句型句式標注出來,像“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color, city )? ”、“who is your favorite teacher ?”等以及各個生詞的讀音、釋義、用法等;接著,在朗讀結束之后將文章的主旨大意說出來,并說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最后,通過課后的練習題去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若是有自己特點不懂的問題,可以詢問同學、可以舉手示意筆者、也可以觀看筆者錄制的課堂視頻,將自己不會的地方總結出來,如此,就可以熟練掌握教材內(nèi)容。
這種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制定的學習計劃,能幫助學生減輕學習上的畏難情緒,使得他們愿意投入到英語知識的學習中去。且這種學習方式也比較適合此時期學生的性格特征,課堂上由自己掌控學習進度,并由自己檢測學習成果,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極有幫助。另外,這樣的學習方式也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方面的不足,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多使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
三、教師應參與其中,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
目前多數(shù)人認為課堂的主動權應該交由學生,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樣遵循“學生主體”這一原則。這就致使相當一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產(chǎn)生了一種錯覺,“翻轉的教學教學模式只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即可”,受其影響,他們在微課內(nèi)容的選編、創(chuàng)設等環(huán)節(jié)都會過分考慮學生的“學”,從而致使自身教師“教”的指導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但這樣的教學以及學習效率卻并不見得很高,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地位仍不容忽視,而應唉課堂上充分參與進去,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
如,學習“情態(tài)動詞”這一內(nèi)容時,學生對“must”與“have to”二者之間的關系不太明確,那么此時教師便不應袖手旁觀,而應及時給學生解答相關問題。
首先,兩者都表示“必須”的意思,但must 側重于說話者的主觀看法,認為有必要或有義務去做某事;而have to 則重于客觀需要,含有“不得不”或“被迫”之意。以下面兩個句子為例:“You must go now. (I want you to go now)”( 你必須現(xiàn)在就走),此處“must”表示的就是主觀上的看法,必須現(xiàn)在就走,而“If I buy that car, Ill have to borrow some money.”(如果我要買車,我得借點錢)在這句話中,“have to”表示的則是客觀上的“不得不”;其次, 時態(tài)形式不同:一般說來,“must”只有現(xiàn)在時一種形式,在賓語從句中可以表示過去,但“have to”則包含多種時態(tài)形式:“He said she must go with me.”(他說她必須同我一起去),“We had to borrow a lot of money .”(我們不得不要借一大筆錢)除了在賓語從句中,表示過去的事情可以用“must”之外,其余的時態(tài)皆需要使用“have to”。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可能就會對這一知識點有一個基本的認知,之后,再讓學生結合具體的習題來辨明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將其使用到具體的習題中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鑒于此,教師在翻轉課堂上,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并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與學習效率。
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效且有質量的利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翻轉課堂的積極優(yōu)勢,并盡量避免陷入一些弊端,這才是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正確之道。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