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倫
摘要:隨著我國留學生隊伍的不斷壯大,對我國高校在留學生的管理模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過對中美留學生的不同的管理模式做出比較,并對如何提高和改進留學生的管理模式做出了建議。
關鍵詞:中國;美國;管理策略;比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8.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056-01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management mode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overseas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od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overseas students.
Keywords: China;The United States;Management strategy;Comparison;strategy
1 美國留學生管理策略的特點
由國際教育協會發布的一份權威的留學生現狀報告顯示2017-2018年期間,美國高校共接收國際學生100多萬人,其中中國學生占留學美國總人數約36.2%,近35萬留學生。盡管美國在2018年對國際學生的簽證上做了嚴苛的規定,但這并沒有減少中國留學生對美國高校的熱情度,美國高校在對中國學生的日常管理上有著與中國高校不同的方式方法,在日常管理中著重培養國際學生獨立生活、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國際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調整和適應即將到來的學習壓力和生活壓力。留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和朋友,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國家和環境,這個時候在心理上很容易產生波動和文化沖擊,如何與外國人溝通、如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成為了留學生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因此美國高校單獨針對于國際學生開發了人際交往課程,主要以如何快速的融入到美國的環境中為主題,幫助國際學生盡快調整心態,快速熟悉、認識你所處的環境。
1.1"統一性"管理:中國的留學生來到美國無異于本地的美國大學生,各個高校僅僅設立留學生事務辦公室,主要負責招生與簽證辦理。并要求學生年齡未滿18周歲的情況下強制住校,在年滿18周歲后,學生有選擇住校外的權利。美國各高校無論在教學上還是在留學生管理上都與美國大學生保持一致,在正式進入大學課堂前,需通過雅思或者托福的考試,如果沒有通過考試,高校提供1-2年的預科語言教學,在這期間將對留學生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訓練,直到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聽懂課程,并可以與同學進行學術上的交流。
1.2"自我"管理:留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各種生活需求學校并不直接參與,學校希望留學生在留學的過程中學會自我管理,學校還專門設置各種社團獎學金,并鼓勵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組織參與社區活動,豐富業余生活,社區也很歡迎留學生社團參與社區活動包括幫助空巢老人做護理互助,為老人獻愛心。這些活動會培養留學生個迅速適應國外生活與學習的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因為留學生第一次去陌生的環境和國家,會有文化震撼與文化沖擊,離開了國內的父母和朋友,心理有焦慮的心情也是不可避免的,美國各高校為留學生專門設置心理咨詢室, 對大學生進行全面評估,所有留學生在入學前進行心理篩查,學校將特別關注這些留學生。
1.3公寓"物業化"管理:美國高校的學生公寓大多配備公共廚房,并配備了現代化的物業管理系統,如24小時監控和自動火災報警系統。每個月,學校都會組織一次火災演練活動。學生進出公寓、進電梯、進房門需刷"一卡通"卡,除此之外一卡通也有繳水電費的支付功能。學生的每個公寓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每層都會配備大學生健身房、咖啡廳等給留學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
2 中國留學生管理策略的特點
2.1"特殊性"管理:自新中國成立后,高校把來華留學生當作外賓來對待和照顧,外國留學生有著與中國大學生不同的生活以及學習上的特殊待遇,比如留學生有單獨的留學生公寓、留學生可以在校內騎自行車、在教學上也對他們進行全英文授課的方式等。在生活上,秉著外交無小事的原則對留學生無條件滿足他們在生活上的要求,最終導致學生肆意妄為、對教師不尊重、無視學校制定的各項管理規定。
2.2"保姆式"管理:中國有的高校留學生輔導員認為留學生與中國學生與眾不同,會對他們進行與中國學生不同的照顧。這種照顧往往是"保姆式"的,大到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問題矛盾,這點無可厚非,小到由輔導員親自操刀上陣幫助留學生選課,這樣的管理者和溺愛孩子的家長沒什么兩樣,生怕學生解決不了問題,什么事情都替他們包辦代替,跟在學生的身后"擦屁股",開始自以為是對學生的保護和關懷,實則不然,在管理者庇護下學生的個人能力和語言長期得不到鍛煉,會逐漸喪失獨立生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2.3公寓"統一化"管理:中國各高校的留學生公寓與中國學生公寓毫無二致,房間內僅僅有床、衣柜、桌子等。在中國"一帶一路"的背景下,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留學生涌入中國,其中也包括來自熱帶國家的留學生來到中國后,因為沒有空調,耐受不住中國北方的寒冷、南方沒有暖氣,這就導致了留學生在網上自行購買電暖爐、小太陽等加熱的電器,這些電器有的很便宜,不僅浪費電,更存在非常嚴重的火災隱患。除此之外,公寓"物業化"管理水平低、樓管人員普遍素質低。中國大部分高校的留學生公寓由后勤部門負責,留學生公寓的樓管人員大部分是短期人員或從中國公寓借調來做留學生樓管人員,不懂英文,無法與留學生進行溝通,有時也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學校也沒有專門對留學生樓管人員進行相應的跨文化知識或禮儀培訓。部分高校的公寓并沒有對其門禁、監控、消防自動報警系統進行相應的更新換代,這也是學校最有安全隱患的地方。
3 對于我國留學生管理理念的加強與改進
3.1要"趨同化"而不是"特殊化"。自中國招收留學生以來,國內政局、國際學生教育政策、國家間的文化交流等政治因素成為了影響來華留學生管理的關鍵性因素。大多數高校在管理留學生的時候往往因為他們的"外賓"身份,對他們進行"特殊"照顧,中國的學生在報考很多"雙一流"高校后,被招收的概率很低,然而留學生在申請這些高校時,由于他們的特殊身份,幾乎沒有任何學術水平的門檻,很容易就可以獲得中國這些"雙一流"高校的畢業證書。這對中國學生是不公平的,留學生在入學后并沒有珍惜學習的機會,甚至經常無理鬧事,因為他們知道中國的高校只會給予警告或嚴重警告的處分。在來華留學生人數日益增長的情況下,來源國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元化。因此,我國高校的管理理念需革舊維新,并不斷探究新的管理模式與方法。在留學生的自身角色定位上,中國高校應引領學生正確認識他們的角色,在管理的過程中,面對留學生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困難,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但不能過分照顧,不要讓留學生來中國后有一種"外國人"的特殊身份。
3.2增強留學生自我管理,完備管理體制與設施。隨著中國教育的不斷高速發展,來華留學的大學生隊伍不斷擴增。由于"一帶一路"戰略、"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的建成,中國很可能在2020年達到并超過之前設定的50萬名留學學生的宏偉目標。與此同時,配套的留學生公寓也應升級換代,引入更加專業化的物業管理系統,學校則可以增強對特色教學、隊伍建設的關注度。留學生公寓的樓管人員素質有待提升,學院可以組織各種外事培訓、平日簡單的英語交流讓樓管人員可以更好的服務于留學生,留學生也能在異國他鄉有著更多的歸屬感。需要注意的是,在留學生住進公寓前一定要讓留學生明確中國法律法規、校紀校規、做好國情校情教育活動。最后公寓文化體系建設也是留學生在華留學期間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可以在公寓內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乒乓球賽、凝心聚力"拔河比賽"、"公寓好聲音"歌唱比賽等,豐富寢室文化、提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倩美. 來華留學生管理初探[J]. 新西部(下半月),2009,(4):93,89
[2]張基得,劉曉琴. 淺析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可持續發展[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38-40
[3]于富增. 1978-2008改革開放30年的來華外國留學生教育[M].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