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霞
摘要:"慕課"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簡單點說"慕課"就是一種大型的在線課程,是教育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結合的重要產(chǎn)物[1]。對高校教育教學而言,這種新型教學方式使其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同時也為其帶來較大的發(fā)展機遇。新時代下,高校教師要與時俱進,善于抓住時代賦予的新機遇,積極運用"慕課"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高效的第二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第二課堂教育;慕課;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15-0138-01
Abstract:"moocs" teaching mode is a new teaching mode. To put it simply, "moocs" is a large-scale online course, which is an important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1]. For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new teaching mode brings great challenges and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new era,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e good at seizing the new opportunities given by The Times, and actively use the mooc teaching mode to create an efficient second class for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ecture 2 education;For class;The construction of strategy
前言: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信息化發(fā)展腳步,在教學工作中積極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接納慕課,學習慕課,引入慕課。尤其是建筑類課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慕課"教學模式給學生打造第二課堂,以
此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推動傳統(tǒng)教學模式改革,實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2]。
1 高校第二課堂教育中"慕課"教學模式應用優(yōu)勢分析
1.1有利于減輕教師工作量。高校教師的教學工作十分繁重,既要給學生講授理論知識,還要帶領學生做實踐活動。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進行課題研究。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由于各個方面的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漏講、少講等情況,加上部分學生理解能力較低,教師還可能需要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多次重復講解,這些都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而"慕課"教學模式的運用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建筑課程教學體系中引入"慕課"教學模式后,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就會轉變?yōu)橐?學"為主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生就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自由討論、自主學習,教師也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做科研工作。
1.2有利于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課堂教學質量完全取決于教師。然而,教師的綜合素質有高有低,有的教師雖然有著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但是缺少實踐經(jīng)驗,有的教師雖然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但是主動學習能力比較弱,不能在第一時間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導致課程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慕課的課程內容有著較高的質量,而且具有很強的廣域性,與學習型社會建設要求完全適應,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
2 高校學生第二課堂教育"慕課"教學模式建設策略
2.1豐富平臺,建立并拓寬第二課堂。就目前高校教育教學情況來看,雖然很多學校建設了第二課堂,但是其發(fā)展存在嚴重的不平衡現(xiàn)象。由于時間、空間、場地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以社會調研活動和高校知識競賽型活動為主的第二課堂對教育內容、教育對象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導致第二課堂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慕課"教學模式,并且對知識平臺進行不斷豐富。例如,教師可以借助"MOOC學院"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平臺,這是果殼網(wǎng)旗下的一個學習社區(qū),也是現(xiàn)階段集合慕課學習資源最多的一個平臺,而且很多的課程簡介已經(jīng)翻譯成中文,還有我國自己打造的各種課程,內容涵蓋面非常廣。不管在什么地點,只要課程已經(jīng)開課,在有網(wǎng)絡的環(huán)境下,學生就可以學習國內或者國外高等院校課程。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專業(yè)知識,結合建筑課程知識給學生尋找適合他們學習的慕課平臺,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拓寬第二課堂。
2.2轉變思想,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tǒng)的高校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等直接灌輸給學生。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自學能力差等問題,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極其不利。而"慕課"教學需要學生發(fā)揮自身主體性。換言之,學生如果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即使教師給學生推薦資源再豐富的學習平臺,學生的學習也難以取得預期效果。所以,在引進"慕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思想,改變過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在第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分組討論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學方式,將學生主體地位凸顯出來,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更好地利用慕課資源奠定良好的基礎。
2.3強化保障,推動慕課教學模式的高效運用。完善的保障體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實效性的前提和基礎。"慕課"教學模式在我國高校中的應用比較晚,所以目前的保障體系不夠完善。要想基于"慕課"教學模式構建高效的第二課堂,學校必須要強化保障。首先,人員保障。高校第二課堂發(fā)展受限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師隊伍的缺乏,學校要對此予以重視,在專業(yè)師資統(tǒng)籌方面,需要考慮慕課課程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培養(yǎng)或引進權威型師資。其次,制度保障。慕課教學模式下,學校要對相關制度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將慕課學習環(huán)節(jié)納入其中,完善學分認證制度、活動管理制度、經(jīng)費管理制度和組織建設制度,為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結論:綜上所述,"慕課"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將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充分體現(xiàn)出來,還能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是一種值得在高校教育體系中推廣使用的教學方式。高校教師要清楚認識到慕課教學優(yōu)勢并將其價值最大限度挖掘出來,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實現(xiàn)課程教學效益最優(yōu)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曉琳.細分就業(yè)崗位視閾下大學生就業(yè)力提升路徑研究——基于第二課堂培養(yǎng)體系[J].中國青年研究,2016(03):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