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冰然
【摘要】: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應認識到開展網絡思政的必要性并積極探索以網絡的形式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從高校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的意義和工作思路方面對網絡思政工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網絡思政
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網絡逐漸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并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應主動利用網絡開展學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
一、網絡對于開展學生思政工作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意義
(一)“互聯網”提高思政工作的時代感和實效性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班會和“一對一”談心談話等形式開展,在這樣的形式下,輔導員主要采用“單向灌輸”的方式對受教育者進行“說教”;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改變了傳統工作方式,創新了工作載體,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變“權威壓服”為“循循善誘”,變“簡單說教”為“豐富多彩”,學生能夠在更加平等的平臺上與輔導員進行溝通討論,互動交流,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二)“互聯網”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方式方法
互聯網提供了學生管理工作平臺,如qq、微信等,能夠提高輔導員信息傳達的效率,同時輔導員還能通過網絡開展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心理咨詢等工作,并實時關注學生動態,及時發現、處理學生的問題,有利于維護校園和諧穩定。
二、互聯網背景下,作為輔導員,如何開展工作
(一)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意識形態新陣地
網絡陣地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陣地,如果我們不去占領,別人就會去占領;如果不用先進文化占領,腐朽文化就會占領。因此,作為輔導員,要堅持正確政治導向,積極在網絡上宣傳先進文化,壯大以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主流輿論。應把握網絡發展趨勢,掌握網絡語言,同時建強學生網絡隊伍,組建政治強,作風正并且熟悉網絡的學生團隊。開展豐富多彩的網絡科技文娛活動,豐富網絡內容,組織學生就當下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分析,輔導員進行正向輿論引導;鼓勵學生創作網絡文化作品,弘揚紅色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二)創建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新平臺
建立健全校園網平臺“思想性、知識性、服務性、娛樂性”功能,加強學術資源共享,學生信息反饋等模塊建設和應用;創建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網絡在溝通交流上的優勢,關愛學生成長,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加強學生互動社區、主題教育網站、專業學術網站和兩微一端建設,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加強對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引導
積極開展網絡文明建設活動,加強網絡法制教育、誠信教育、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網絡素養,培養“校園好網民”。加強網絡管理監督,作為輔導員要特別注意網絡負面影響,對負面信息進行跟蹤和監督,引導大學生提高辨識能力,及時排除不良言行、思想的侵蝕,凈化網絡空間,維護網絡安全。輔導員在對學生不良行為進行約束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培養學生自律意識,避免沉迷網癮,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江雪茹.新時代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研究[J/OL].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6):67-71[2018-12-15].
【2】魯良. 強化“互聯網+思政” 充分發揮網絡育人功能[N]. 湖南日報,2018-11-20(012).
【3】金惠怡.論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學生思政工作路徑的拓展[J/OL].科技資訊:1-2[2018-12-15].
【4】李春榮.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與應對[J].高校輔導員,2017,(01):65-67.
【5】陳啟勝,隗玉梁.輔導員系統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高校輔導員,2016,(0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