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蘋
北京市延慶區永寧幼兒園立足本土,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本地區的傳統文化資源,構建獨具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啟蒙課程。通過開展傳統節日、傳統美食、傳統游戲、傳統藝術、傳統花會等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和豐富內涵。
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手段,課程的地域化、園本化是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教育要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北京市延慶區永寧幼兒園依托地域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構建融合生活化、游戲化、地域化特色的園本課程,讓幼兒在文化的滋養和浸潤中幸福成長。
將地域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
我園地處北京市延慶區東部明清文化古鎮——永寧,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是園本課程最鮮活的教育資源,對生長在這里的幼兒來說具有重要且獨特的教育價值。我園堅持“以幼兒為本”的理念,立足于永寧地域的特點和得天獨厚的資源,積極探索有益于幼兒發展的課程資源。如永寧標志性建筑——玉皇閣、明清風格商業步行街等歷史建筑,可以作為幼兒參觀感知、實地考察的對象,有效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不斷豐富幼兒的直接經驗;本地區傳統花會、傳統工藝等民間藝人以及特色美食制作師傅等人文資源豐富,通過把這些人請進幼兒園現場展示指導,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升幼兒的藝術素養。
將課程資源轉化為課程內容
我們堅持尊重幼兒的生活經驗、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本著“好玩、好做、好探究”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永寧地域文化資源納入課程內容。例如小高蹺、小竹馬是當地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花會表演形式,可以融合藝術、體育教育目標成為快樂的“高蹺游戲”“竹馬游戲”。類似這樣有價值、有意義的傳統文化內容,既能夠引發幼兒游戲的興趣,也能夠融入幼兒的生活、游戲,自然整合各領域的目標。我們從幼兒的視角,將永寧地域文化中的廣袤資源,開發成“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學得來”的“活”教材,讓幼兒在生活與學習中主動參與、積極探究,進而實現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將課程內容融入教育目標
我園廣泛收集和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有目的、有價值的篩選過濾,將深藏于民間而又面臨失傳的傳統藝術引入兒童生活,納入現有的園本課程。“幼兒喜歡并積極參與體驗傳統節日、民間藝術等傳統文化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對傳統文化感興趣,有親近感,初步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將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心田。學校關注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和技能的整體發展,通過開展傳統節日、傳統美食、傳統游戲、傳統藝術、傳統花會等豐富多彩且特色鮮明的活動,有機融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各領域目標,實現文化的傳承發展。
將教育目標融入豐富活動
體現整合性的節慶主題活動 我們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六大傳統節日出發,實現情感與社會文化的傳承。每逢傳統節日,教師通過教研組以集中備課的形式,深入研討這一節日的核心價值,確定主題活動的核心目標。從幼兒興趣和需要出發,圍繞節日來歷、歷史故事、風俗習慣等設計各年齡班的主題活動方案,有效落實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形成具有借鑒意義的主題案例。教師結合主題目標整體設計節日環境,營造出濃郁的節日氛圍。
突出地域性的特色主題活動 我園不斷挖掘當地的文化教育資源,設計開展具有典型性的、獨特性的主題活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例如幼兒每天能夠看到、吃到火勺、豆腐等地方特色美食,常常問“火勺是怎么做出來的?”“誰發明的火勺?”等問題。為此,我園創設美食屋,定制小火勺捶,為幼兒提供體驗、操作的環境和條件。教師與幼兒生成主題活動“好吃的小火勺”。活動中幼兒了解火勺的歷史傳說,學說火勺的兒歌,參與火勺的制作過程,通過美食店角色游戲深入開展活動,將自制的小火勺分享給客人和伙伴。
彰顯個性化的特色藝術活動 我園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民間藝術資源,開展以踩高蹺、舞龍燈、跑竹馬等為代表的民間花會活動,實現歷史與藝術文化的傳承;以剪紙、扎染、陶藝、版畫等為代表的民間傳統工藝,實現藝術與生活的傳承;以打火勺為代表的傳統美食,實現健康與生活文化的傳承。
凸顯趣味性的民間傳統游戲 我園通過以推鐵環、跳皮筋、接線、挑棍、老虎吃小豬等游戲為代表的室內、外民間傳統游戲,實現健康與智慧文化的傳承。教師和家長重溫自己童年的游戲生活,將自己玩過的或了解的游戲帶到幼兒園,通過篩選、改變、創編,在與幼兒一起玩的過程中教給幼兒玩法和規則,共同感受傳統游戲的經典與魅力。
體現參與性的傳統文化活動 我園每年都要舉辦為期一周的大型端午文化節慶祝活動,教師、家長、幼兒共同收集,準備粽葉、糯米、艾草、五谷、針線等材料,幼兒與家長共同包粽子、做香囊、插艾草、拼龍舟、繪彩蛋、纏粽子。幼兒感受到了濃郁的端午節日氛圍,在參與和體驗中了解了本地區獨特的風俗習慣,初步了解了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
“沒有最好的課程,只有最適合幼兒的課程。”地域文化資源是園本課程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課程資源。我們只有從“以幼兒為本”的視角,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本地區的文化資源,才能不斷豐富課程的內容,拓展課程實施的途徑,才能構建出高質量、有特色的園本課程,為幼兒的童年生活留下特殊、難忘的美好記憶。
(作者單位:北京市延慶區永寧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