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學生習作批改是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謂“批”,是對學生作文進行評點,指出優(yōu)缺點,分析原因。在批改過程中,老師要花很多時間和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本上的作文,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作文數(shù)量大,四十分鐘最多批改五篇學生的作文,“耗時低效”的作文批改歷來是令我們語文老師最頭疼的一件事,而且作文本發(fā)到學生手中,他們只是看一下成績,就擱下了,很少有學生對老師下的批語認真思考,更別說找老師探討,使我們教師辛苦的工作成了無用功。
針對作文教學實際過程中存在的這些情況,我采取了小組合作賞批的形式,這種形式,一舉多得。將賞批的權(quán)力下放給學生,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如此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寫作興趣,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成為作文教學中的真正主人,把教師從繁重的無效勞動中解放出來。
確定賞批要求
作文本上漫無目的眉批滿篇飄紅,套話連篇的總批,這樣的批改作文看似認真負責,其實不然,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賞批的要求是學生賞批作文的依據(jù),賞批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在賞批作文中學會作文,還要把這一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在作文賞批中加以運用。所以我們每一次的賞批要求都需要老師根據(jù)一般的習作要求和教材單元閱讀訓練重點、習作的具體要求、作文種類、年級特點這些獨特習作要求綜合確定。
賞批講究方法
明確賞批符號 賞批符號是賞批的外在語言顯示,雖然學生之前已經(jīng)對這些賞批符號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在小組合作賞批之前還要在全班進行賞批符號的學習,然后用同一篇學生的習作讓學生跟著筆者在投影儀上運用賞批符號進行賞批作文練習。
眉批有針對性 眉批主要評價文章的局部性問題,對字、詞、句、標點或段落等方面的優(yōu)點和問題進行提示、說明、分析、評定,給學生提供具體的幫助指導。眉批中可以明確自己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為什么不好?從而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眉批給好詞佳句圈起來,有問題的句子用曲線畫出來,由于這些眉批是作者本人和其他同學一起閱讀賞批交流討論書寫的,所以他對這些眉批會理解得更深入,回頭就會細想、品味、深思、進行修改,這就是學生主見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
總批有鼓勵性 總批主要是對段和布局謀篇進行賞析,是對全文作出評價,著重解決全局和整體的問題,為了維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葉圣陶先生說:“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yōu)點。”我們把總批分為兩部分。“我欣賞”主要對文中的優(yōu)點進行表揚,“我建議”主要指出文中的問題。啟發(fā)學生認識自己作文的優(yōu)點、缺點和錯誤,今后寫作文時應注意些什么問題,逐步領悟到文章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從而調(diào)動寫作積極性,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重點培養(yǎng)組長
為了保證賞批的質(zhì)量,防止學生賞批“洪水泛濫”,經(jīng)過一段的實驗我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賞批人員最佳人數(shù)為三個人,主要是三個人共同賞批時閱讀方便,而且交流欣賞效率高。這三個人中必須是作文好、中、差的組合。要求組長是寫作和組織能力較強的孩子,一個組員書寫能力比較強,另一個表達能力比較強。讓能力較差的學生有一個較好的學習、鍛煉和提高的機會,容易在全班形成一種良好的作文賞批的氛圍。
剛開始的時候小組賞批的作文是他們自己的作文,到了高年級就可以小組互換,小組相互賞批作文。而小組合作賞批中,組長的作用不可小覷,因為他們都是班里寫字和組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負責指導組員賞批,是作文賞批質(zhì)量的保證,所以我首先對十三個組長進行培訓。
小組合作賞批
我在班內(nèi)成立了若干個作文評改小組,每三人一組,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圍,便于每個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其次,學生批改別人的作文,便是進入一個新的角色,能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責任心,故而能竭盡全力,反復推敲,提出修改意見。從實踐中看出:學生寫的評語有條理,能找出優(yōu)點以及自己本身還需努力的地方。這種合作批閱,也是學生自己提高寫作的一種方法。
賞批共同提高
小組合作賞批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看到其他同學的作文,這樣也有利于發(fā)現(xiàn)、學習別人的長處,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心理走向成熟。而教師只抽查翻閱一部分同學的批改結(jié)果,在短時間內(nèi)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師比較思考,還可節(jié)省的大量用筆批改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研究學生心理,研究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教書育人的效率。
總之,運用這種小組合作賞批作文的批改方法,創(chuàng)設了多維信息交流局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參悟能力。在學生小組合作賞批過程中,“讀者”與“作者”、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多維雙向的信息交流局面,思維的廣度得以實現(xiàn)。與此同時,誘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切磋,把思維引向縱深。此兩方面結(jié)合,使得作文評改課中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并表現(xiàn)出較高的活動水平,為學生提高思想水平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作者單位:北京市昌平區(qū)昌盛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