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睿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蒙學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幼兒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現代教育借鑒。幼兒時期又是培養品德、開發智力的黃金期,在這一階段學習國學知識有助于孩子今后的成長。大班階段是幼兒語言發展的第一個關鍵期,思維的發展主要是以直觀思維為主,思維能力比較單一。因此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現狀我以大班《三字經》教學為例,談談本班在國學育人中的一些方法。
古風韻味環境營造氛圍
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可以給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境。”我們應注重在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中充分挖掘教育的資源。本班在環境創設方面都滲透了古風的元素,如:每個區域環境的創設我們都以“學堂”的形式為其命名,并在裝飾時選擇一些原木、麻繩、紙扇等材料為其增添幾分韻味;特別是在“區域學堂”這一板塊,我們將幼兒的區域計劃的封面設計成了像《三字經》一樣藍色的封面,請幼兒寫上自己的名字,就像他們自己出版的小書一樣,并將它們整齊地掛在小屋檐下。這樣,每次在做計劃時,孩子拿著和古人一樣的書在上面寫寫畫畫時都樂在其中,同時這也激發了他們做計劃的欲望。另外,我們的“國學學堂”中分為“我誦讀”“我理解”和“我踐行”三部分內容為幼兒學習提供支持。
多種形式誦讀走近經典
為使幼兒保持誦讀的熱情,我們不斷變換誦讀的形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齊讀,或接龍等。誦讀形式的多樣化,讓幼兒感受到了誦讀的樂趣,使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學會了《三字經》的誦讀。
誦讀也是學習國學課程的經典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教育價值。如:對讀教學法可以是老師和孩子對讀,可以兩個小組對讀,可以兩個孩子對讀,一唱一和,很有趣味;接龍教學法是把孩子們分成幾組,每組念一句,看哪個組接得牢、接得多。接龍時,孩子們要集中精神專心聽同伴讀,還要馬上接下句,孩子們雖然緊張但很開心。這種教學法培養了大班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增強了記憶力。復習時運用這種方法,效果很好。吟誦教學法。即讓孩子用吟誦的方法,唱出《三字經》。可以聽錄音、看視頻,讓孩子們跟著吟誦。吟誦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模仿古人讀書的樣子,搖頭晃腦地吟誦,還可以讓孩子們開火車吟誦。吟誦可以讓孩子們熟記《三字經》的內容。 拍手教學法:引導幼兒把三字經融入手指、拍手游戲中,將“你拍一,我拍一”改成“人之初,性本善……”等形式,也可以鼓勵兩個及以上幼兒合作創編拍手動作進行吟誦。
趣味國學故事促進理解
一是續編故事。《三字經》里的故事簡短,往往只有一兩句對白就講了一個故事。教師在講故事的時候,要進行合理的想象,把原先一兩句話的故事對白擴充,增加一些情境、角色之間的對話等。這樣,故事的表現力更強,更有趣味,孩子喜歡聽。但要注意擴充故事的原則是:想象要合理,不能改變故事的原意。二是挑選適宜的故事。教師平時可根據班中幼兒的特點,把國學故事內容進行分類,當發現班上孩子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選擇貼近生活、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于無聲中教育孩子改正缺點。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方法輔助教學
現在,在網上已經可以找到很多國學教育內容的圖片、動畫等等,教師要做有心人,平時注意收集,講到相關或者相同內容的時候,把切合這些內容的圖片和動畫展示出來,輔助教學。這樣,孩子們可以比較直觀地理解國學內容,教學效果顯著。
國學游戲化融入一日生活
在時間的安排上,我們靈活機動,化整為零。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隱藏無數教育契機,我們將兩者結合,把《三字經》教育的內容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機,將教育要求滲透其中。我們還將《三字經》教育內容滲透在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中。如,在過渡環節中,我們用節奏型練習誦讀《三字經》,于是我借用樂器來表現節奏的強弱關系,孩子在拍樂器、桌子和自己的腿的過程中很容易地感受到了節奏的強弱,并對這種節奏誦讀產生了濃厚的樂趣,自己也會在活動室中尋找各種各樣可以替代發出聲音的東西來展現節奏與《三字經》的融合。從而使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踐行經典,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走進并感受經典。
家園配合延伸國學教育
《三字經》教學得到了很多家長的積極響應與參與,他們和幼兒一起誦讀,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在這種自然的交流中,家長與幼兒不僅是學習的交流,更多的是心靈的交流。這種跨越臺階的溝通,是構建學習型家庭的良好開端。記得陸陸媽媽曾經說過:“我們也要和孩子們一起誦讀經典,不然怎么樣去教育他們呢?通過和他們一起誦讀經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開幼兒們的心靈之窗,何樂而不為?” 因此我們與家長形成合力,鼓勵家長挖掘幼兒在家中體現國學教育價值的行為和事情并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與我們一起分享,我們會展示在本班的國學墻飾中,為其他幼兒樹立榜樣,引導其踐行學過的《三字經》。
綜上所述,幼兒園實施國學教育,把傳統文化與日常教育教學結合起來,能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接受并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幫助幼兒完善品格,成就人生。所以,讓幼兒學習《三字經》等傳統的民族文化是迫切而必要的。
(作者單位: 北京市通州區新城東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