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
摘要:在初中教育領域,地理是一門關著初中生思維培養和素質建設的重點學科。初中生學習地理,能夠對社會、生活的發展形成更加直觀的學習印象。因此,為了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充分開發鄉土地理資源。借助于鄉土資源,構建完善性的地理課程體系,全面提高初中生地理學科品質修養。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利用鄉土資源,激活初中地理教學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鄉土地理;初中地理;教學嘗試
前言:新課標明確指出,地理教師要重點加強學生學科思維、能力培養。而在地理學科中,鄉土地理所發揮的作用和功能十分顯著,能夠健全初中生地理知識體系,提高初中生地理學科思維能力。因此,地理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重點思考如何將鄉土地理,有效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學當中,從而保證地理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一、利用鄉土地理,豐富地理課程內容
鄉土地理所具有實踐性、社會性特征十分顯著[1]。教師在組織地理課堂教學時,可以借助鄉土地理,豐富地理課程內容,從而保證學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識更加全面、具體,促使學生對地理學科形成深刻認知。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所處環境,也就是家鄉的氣溫變化情況,整理成教學資源,并在地理課堂上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根據家鄉氣溫變化情況,自主分析其中說蘊含的地理特征。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地理課程內容形成深刻的認知與理解。
二、利用鄉土地理,構建直觀地理情境
初中生學好地理的前提條件,是需要具有直觀、生動的課堂情境[2]。而鄉土地理所具有的情境性特征十分顯著。教師借助于鄉土地理構建課堂情境,讓學生對抽象性的地理知識,形成更加深刻的認知,從而保證初中生的地理學習更加高效。因此,地理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搜集鄉土地理中包含的情境元素。構建直觀性的地理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直觀分析和探究地理知識內涵,實現初中生地理思維意識的強化訓練。比如說,教師在講解“交通運輸”時,可以綜合鄉土地理,將學生所在城市交通運輸線路網,以圖片和模型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通過深入了解家鄉交通體系,就國內當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趨勢,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豐富初中生地理生活常識,讓學生對家鄉的交通運輸路線加深印象,從而提高初中生獨立生活能力。
三、結合鄉土地理,組織地理課堂討論
在初中地理教學領域,教師需要充分結合鄉土地理,引導學生就家鄉的地理現狀,進行課堂討論,從而健全初中生地理知識體系,讓初中生通過合作探究,對地理學科內涵形成更加深刻的認知與理解。比如說,教師在講解“降水的變化與分布”時,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家鄉降雨情況,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在地理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和自主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圍繞家鄉降水變化和分布情況進行小組討論,進而讓學生對天氣和氣候等相關地理知識加深理解層次,強化初中生地理思維,全面提高初中生地理探究能力。
四、基于鄉土地理,組織地理實踐活動
初中地理教師為保證課堂教學活動更加有效,需要重視實踐活動組織與實施[3]。利用鄉土地理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空間。讓學生根據地理教材具體內容,探索家鄉地理特征和規律。讓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對地理學科內涵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地理學科素養。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農業”相關地理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學校周邊農村環境,就農村地區農業開展情況進行調查。掌握農村地區農業技術、工藝等相關領域發展水平,從而為健全初中生地理學科素養,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通過對鄉土地理進行實踐調查,能夠讓學生對家鄉環境建立起正確思想認知,提高初中生對家鄉的熱愛。學生在就鄉土地理發展情況做好調查了解之后,可以撰寫地理實踐調查報告。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和積累經驗,為學生今后在地理學習領域,更好發掘和探究地理知識,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五、鑒于鄉土地理,提升學生責任意識
地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綜合鄉土地理內容,重點培養學生品德思想,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端正初中生地理學習態度,提高初中生地理學科綜合素養,將初中地理的德育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水資源”時,可以將鄉土環境中水資源短缺現象,以及在水資源方面的具體數據統計,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水資源地理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生活理念。在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節水意識,提高初中生節約水資源的生活品質。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覺發掘鄉土地理資料,從而豐富自身地理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社會責任素養。
結論:綜上,初中教師為上好地理課,需要將鄉土地理相關資源整合到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以鄉土地理為載體,豐富課程內容,構建地理課堂情境,組織地理問題討論,落實地理實踐活動,從而實現初中生地理學科素質有效培養。地理教師需要根據新課程教學標準,加強地理教學思想、方法的創新。積極貫徹和落實鄉土地理教學,保證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更加高效、高質。
參考文獻:
[1]董沖,王超.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創建以學習為中心的新課堂——以“我的家鄉——山東濰坊”的教學為例[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07):36-39
[2]趙茹萌,許武成.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羅江區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186-187
[3]諸葛恒.“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以桂林地理鄉土資源開發與利用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15):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