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文兵
摘要: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全面認識和學習數字的開始。在這個階段,學生對于數學的概念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對數學學習不存在任何的負面心理,這個階段也是教師引導學生數學學習思維的最佳時期。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出了更高的指示。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正式認識數字和計算數字的開始,是樹立數學理念,鍛煉數學思維的首要方式。隨著我國社會科學的進步以及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我國教育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重視,對于小學數學的課程改革也逐漸投入實施,眾多教育部門也積極舉辦了很多教師專業素質培訓、教學研討會、教學講座等活動以求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眾多數學教學工作者也在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眾多的探索和研究,希望用更好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希望為我國數學研究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性、創造性人才,為我國數學事業作出貢獻。
自古以來課堂教學都是知識傳授的主要途徑,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環節,想要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就必須采取措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根據我的數學教學經驗,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探討。
一、生動教學,培養學生學科興趣
從數學學科本身來講,數學的本質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因此,這對我們小學生而言還是比較貼近生活實際的,畢竟小學生雖然還不了解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具體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卻離不開數量,所以,想要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其實并不難,關鍵在于教師要學會生動教學。小學生年齡尚小,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和探究,他們對于數學學科的認識大多都來自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是否生動從很大方面影響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看法。
因此,我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抓住數學學科本身的靈活性特征,在進行數學知識講解時要注意圖文并茂,利用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甚至是視頻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摒棄傳統的純文字或純口語的干巴巴的描述,充分利用當今時代的高科技,帶學生具體的了解數字,了解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關于數學名人的一些故事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種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方式一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要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就有了最好的老師,這對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倡數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字的存在,所以,最好的數學教學來自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將數學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以學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最大化的實現數學有效教學。比如:教師可以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入大千世界的繽紛課堂,有序的帶領學生去認識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小學生的好玩心理,要盡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帶他們認識數學的同時,注意趁熱打鐵跟學生講解數學知識點,以保證學生在具體了解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知識時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記憶。并且,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仔細觀察的習慣,以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觀察問題的能力。大力提倡教師采取生活化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還能鍛煉學生的洞察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采取分層教學
我國教育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課堂教學通常采取“一刀切”的形式,為了整體教學發展,為了教師對教學進度的統一把握,忽略了學生的個體特征。這就造成了數學教學效果呈現兩極劃分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再加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意到整體情況,很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能及時做出教學調整,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種教學不公平的情況發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教學中向整體看齊的模式,要注意學生的個體發展,從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盡量做到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最好的方法便是采取分層教學的形式。
在此之前,教師必須要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個具體的調查和了解,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牢固與否、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或者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做出一個具體的分層,再根據分層設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層層遞進,層層互助,由淺至深,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但是要注意的是,每次的分層都不是固定的,當學生達到了教學目標之后要重新對分層進行調整。長此以往,采取分層教學有助于弱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兩極分化的情況,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學習建立信心,也會讓教師能夠準確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便于調整教學方式,這給今后的數學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四、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
勤學好問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生學習中一大助力,就如同康托爾說的那樣:“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所以,想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離不開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我們在教學中不能拘泥于傳統的安靜、死板、僵硬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模式,要更新我們的數學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在課堂上允許學生活躍積極地與教師進行探討,不僅如此,教師還要留出一定的課堂時間供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質疑并且耐心細致的解答。在這期間,教師一定要注意不能因為學生提出的問題簡單或幼稚就指責或者嘲笑,要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不畏懼老師并且敢于大膽的提問。另外,這樣的課堂模式還能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在溝通與交流中建立起信任的紐帶,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標而共同努力,相攜進步。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個數學教學工作者的共同目標,也是小學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為了適應新時代、新教育的發展,我們教師更要力求上進,認真改進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課堂設計,同時在教學中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探索和學習更好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相信只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堅決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能夠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