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強強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教學課程中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使初中的英語課堂呈現出全新的特征。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從而貫徹全新的教學理念。但在這一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將深入探索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的效果的措施,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關鍵詞】合作學習 英語 初中
合作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將學生從灌輸式的學習模式中逐步解脫出來,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進行英語知識的掌握。合作學習的模式,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為英語課堂注入新鮮的活力,從而打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英語的素養。
一、現階段英語教學的現狀
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一直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大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按照自身的經驗進行英語重點與難點的講解,學生被動的在課堂上接受知識,導致英語學習氛圍枯燥乏味,使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同時,在這種應試教育模式下,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缺少及時的溝通,學生在被動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滿足現代化教育的需求,因此,初中英語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勢在必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與教材內容,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的方式,探索出適合學生發展道路的教學的方式,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至于此教師應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進行共同的探索,從而逐漸發揮英語學科的魅力。
二、實行合作的學習模式的措施
1.進行科學的分組,有效地開展學生合作交流的探索
教師在初中的英語課堂中,要開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應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劃分,不斷優化小組的結構。同時學生也要開展有效的合作交流的探索,教師在劃分小組時,應充分地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情況、學習的水平、認知水平進行綜合的考慮,將中等、薄弱的學生,進行穿插組合,從而對教學的目的進行不斷優化,使學生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潛能,進行英語知識的探索。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擔任小組長,時間控制員等,激發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到合作學習中,進行英語知識的探索。教師引導小組長進行組內討論的引導者,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知識探索,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素養;教師引導時間控制員,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時間的控制,使學生能夠在有效的時間進行高效的合作交流,從而達到良好的交流的效果;教師引導記錄員,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內容的記錄,使小組合作討論的英語知識具有條理性與系統性;教師對小組成員進行科學的劃分,促使每位學生能夠參與學習中進行合作與交流,可以充分地激發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
2.合理的規劃學習的任務,有效地提升學生合作學習效果
在初中的英語課堂中,采取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應對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設計與規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科的學習。合作學習的內容一般包括課后作業與課堂學習的任務,合理地規劃學習的任務,可以有效地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在規劃學習任務與內容時,應充分的探索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認知水平,進行科學系統的劃分,使規劃出來的任務能夠充分的提升學生學習英語學科的信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加英語活動。在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上,教師應充分的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及難易程度,從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例如,教師在“I like music”這一課的講解中,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樂曲種類的劃分,手機相關的流行音樂以及互聯網與媒體點擊率高的音樂等,使學生能夠探索新單詞的含義,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使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身材料的展示,從而可以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同時,教師通過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小組成員進行討論與合作,使學生對英語課程的新知識點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劃分,合作學習的任務以及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展開有效的討論,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充分的融入課堂活動中,以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使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素養,從而使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進行有效的開展。
3.進行有效的評價與指導,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初中的英語課堂中,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與指導,促使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順利的進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開展合作學習中,要求教師應適當放寬英語課堂的氛圍,構建和諧的合作氛圍,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合作與交流。同時,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適當把握合作的程度,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應進行及時的指導。由于初中學生的生活閱歷以及認知水平的限制,導致學生在組織英語合作活動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缺少應對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進行及時的引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從而達到有效的合作與交流。同時,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教師應進行及時的、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與自信心,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英語知識的探索中,有效地提升初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在進行合作交流中,教師進行及時的評價與指導,可以使學生的組織的能力得到不斷的鍛煉,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不斷完善自身的缺陷,發揮自身的潛能,從而達到高效的合作學習。
三、總結
現階段,在初中的英語教學的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劃分,做到合理科學。教師應注重自身素養的不斷提升,使自身的教學水平,能夠不斷地滿足學生的發展的需求,同時,教師應加入學生的英語合作學習活動中,充當傾聽者與領導者,從而可以有效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吳海清.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技能的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172-173.
[2]路秀芳.初中英語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3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