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識字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對于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識字寫字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還可以陶冶情操。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可以為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低年級作為幼小銜接的關鍵期,漸漸由口頭表達轉向書面表達,寫字是重要的橋梁。由于教師對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情況不了解,在簡單灌輸式的寫字教學課堂上,常常出現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積極、漢字書寫不整潔不美觀等情況。從這些現實問題出發,本文旨在對小學低年級的寫字教學從理論上進行新的審視和思考,并嘗試在實踐中通過提出建議解決識字寫字教學問題。
關鍵詞:識字;寫字;語文教學
一、識字寫字教學的目的
小學低年段學生識字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這要求教師結合學生所學的生字,根據語文課標學生識字教學的要求,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而且教師需要把識字教學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踴躍地發言,無論回答的對錯,讓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變化,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建立一種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形成一種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遇到難題時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探討,互相進步,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把要解決的問題和學生所學習的基礎知識相結合,給學生創設一種懸念,讓學生有主動表達自己想法的沖動。
小學低年段學生識字教學的另一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現行的識字效率極大地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阻礙了低年段學生的智力開發與自主性學習。現在的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幾乎是少之又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識字量太少,以至于他們沒有能力去閱讀。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和愛好,興趣是前提,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關鍵所在。暢游在書的海洋里,不僅能增長學生的見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通過閱讀名人的勵志故事,更加能夠激發起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同時閱讀能力也是小學生應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在平時的閱讀中學生可以積累一些華麗的辭藻和優美的句子,學會鑒賞文學作品的精妙之處。所以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打好識字教學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二、識字寫字教學的現狀
小學識字與寫字教學普遍采用“教讀音—讀筆畫—練習寫”的三步走模式,學生跟著教師的教學機械地記憶漢字,基本上所有的教師在進行漢字教學時都是這種三步走的模式,他們沒有認識到漢字的豐富內涵,僅把漢字作為書寫符號,把漢字的學習依賴于學生對字形、字音的機械地死記硬背。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新字時能夠適當分析漢字的字形、構字原理,就會加深學生對字形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有意義地識記漢字,這樣就極大地減輕了學生識記漢字的負擔,提高識字與寫字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可能在教學合體字時,會利用字形拆分組合的方法。有時候,教師對字進行部件的拆分組合時,為了符合記憶的技巧,而違背了字的結構規律,把字的小部件進行細拆分,使字被拆得七零八落。這將會對學生關于漢字的結構學習造成干擾。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字進行組詞和造句時往往以課文為參考,而忽略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師過分以教材選文中字的運用范例為標準,會導致學生對字的理解過于狹隘,不僅不利于書面語的學習,還會造成日常口語交際的困難。在學習古詩詞、文言文時,學生由于不了解字的古義和用法,往往會用字的現代意義和用法解釋文言文中的意義,造成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錯誤。然而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教師在對字的教學中并沒有挖掘出其豐富的文化內蘊,使學生對字的認識僅僅局限于簡化后的漢字的書寫形式,在無法理解漢字的發展演變及豐富內蘊的情況下自然只能枯燥地、機械地記憶漢字,由此造成漢字教學效率低、學生缺乏對漢字的認同感等現象。
三、識字寫字教學的建議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而且能夠讓學生所學的生字得到更好地應用。漢字到處可見,學生每天上學、放學會看到一些事物,這些都為學生的識字教學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然而這些接觸到的事物中常常包含大量的文字信息,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識字,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有的知識不一定要在課堂上學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新的發現,讓生活成為識字教學的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中享受識字的無限樂趣。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剛剛入學的學生而言,他們對于一切事物和環境都是那么的陌生和好奇,無形之中就產生了想了解想認識的欲望,教師可以把學生對于學校的新鮮感和寫字聯系起來,教師還可以運用讀兒歌和講故事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低年段的學生特別喜歡聽故事和讀兒歌,通過有趣的故事情節,朗朗上口的兒歌來幫助學生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從而激發他們的寫字興趣。小學低年段的學生比較聽老師的話,對老師有很強烈的信任感,教師通過講故事、編兒歌的方法把教材中的執筆方法、書寫規律編成兒歌的形式,讓學生去背誦記憶,提高學生的寫字效率。
四、結論
在現階段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缺乏識字寫字的興趣,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足夠的重視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例如,教師要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生活是最生動的課堂。教師要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一些優美的句子和華麗的辭藻,為作文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家長應該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隨時檢查孩子的作業情況;學生應該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通過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有效的改善識字寫字教學的現狀,提高學生識字寫字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蘆蕭.小學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1:6.
[2]王小青.小學寫字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3:3-44.
[3]劉京京.延吉市進學小學低年段識字寫字教學現狀調查與分.[D].延吉:延邊大學.2016:32.
作者簡介:
劉冠琦(1994—),女,聊城大學文學院17級研究生,專業為學科教學,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