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萍
中學英語素質教育概述
素質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需要有針對性地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培養、提升每個學生的綜合素養;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實際應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中學英語素質教育目標
鍛煉運用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還要經常鍛煉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書面寫作能力,培養學生進行英語交流的意識,鼓勵學生勇敢開口,鍛煉口語交流能力,避免出現“啞巴英語”的情況。
培養綜合素質
中學英語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英語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后也能夠通過互聯網、書籍、電視等工具進行英語學習,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料。如:通過閱讀一些簡單的英文原著來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觀看英語新聞、美劇、英劇來提升自己的聽力能力、口語能力以及英語語感。
主要實施途徑
轉變教學理念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不再以升學、考試為唯一的目的,而是著眼于未來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避免重視理論知識、輕視具體實踐的情況發生。同時要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避免過度重視考試分數,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學習壓力,而是應該注重全面、協調的發展以及實際能力的提升。
提升教師素養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其素養的提升非常重要。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細致耐心地教導每一位學生,注重品德教育和能力培養,同時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寬闊的知識面。因此,我們要提升教師的道德素養、文化素養以及專業知識水平,使其能夠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拓寬知識面,積極探索學生的發展規律,調整教學模式。
革新教學方式
優化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的理解水平來挑選難度適中的內容和問題,增加趣味性教學互動環節,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系統化地訓練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能力。
優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環節在素質教育的貫徹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對象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在優化教學評價機制時,要遵從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科學可靠等原則。
具體策略與方法
因材施教法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其共性和個性,在智力、基礎水平、情感、心態、意志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種學習上的差距在中學階段就開始逐漸產生并擴大,因此,在中學教育中尤其需要注意因材施教,采取個別輔導方式來鼓勵能力稍差的學生恢復學習的信心,克服學習困難。
目標學習法
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能夠起到引導和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明確每個人的學習目標,根據自身水平來制定短期、中期、長期的目標,根據目標來合理規劃每天需要背幾個單詞、學幾個詞組、記幾個句型,強化學習的動機,以此來提高學習的效率及質量,并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學習計劃。
廣泛閱讀法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閱讀是不可或缺的,僅僅是課本教材上的閱讀資料難以達到中學生所需的閱讀量,因此學生在課外應該主動閱讀外語文章,從較簡短的小文章開始,隨著水平的提高逐漸增加閱讀的難度,以此來擴大視野,深化英語知識學習。
集中歸納法
集中歸納法目前在各科教學中應用十分廣泛,即將孤立的知識點根據其特性總結歸納到一起來開展教學,充分利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強化教學效果,將機械性的記憶轉變成聯系性的記憶,便于學生進行記憶和總結,并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理解記憶、融會貫通。
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就是指教師為教學內容創造相應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以此來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情景教學的實施更加便捷,例如通過多媒體來展示相關的圖片、視頻、動畫、音樂等內容,營造良好的語言交際氛圍和生動有趣的模擬情景,用聲音、畫面來輔助記憶,再結合一些相關的趣味性小游戲,增加課堂互動,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朗讀表演法
大聲朗讀能夠在腦海留下聲音的印象,在視覺、聽覺兩個方面刺激記憶,多方面對語言的音、形、義進行記憶,增加語言環境的影響,也能夠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鍛煉學生大聲說英語的膽量,避免“啞巴英語”的情況發生。此外,還可以利用自習課堂或者表演晚會等的時間,讓學生通過有趣的情景劇表演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獲得較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和環境,在劇本設計和臺詞演練的過程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滿足學生表演的欲望,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增加交際的演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