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竟成

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隨著課改工作的推進,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發生革命性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在課堂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主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上如何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問題的發現過程,才能使數學問題的產生變得自然、有趣,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積極思考。如何讓數學課堂活動散發“魅力”呢?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問題導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
“問題導學”的課堂活動是指以問題來引領學生自學,以問題來引領學生探究,以問題來引領學生合作。問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已來發現。當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無法接近新知識的發展區時,此時老師把問題的提出立足于對學生學習的引領之上,構建綠色生態型課堂,避免了學生面對新課預習時的茫然與無措,避免因零問碎答而導致認識的膚淺與思緒的紊亂,幫助學生在引領中走近新知, 幫助學生在引領中探究并發現新知。問題導學為學生解決學習什么知識,怎么學,學多深,學多寬等一連串的學習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把握問題的解決,注重問題的解決,然后讓學生順利抵達新知領域。
一、問題導學是打開學生智慧門的“金鑰匙”
問題導學是放飛學生思維與想象的“金鑰匙”。問題的出現使學生產生了一種需要,產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渴求,這種渴求就是學習的動力,一種創新的因素,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導學,給學生一泓創新的清泉。
課堂中我用一個開放性問題,引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使整個課堂生動活潑,自由、創新、審美的氣氛在課堂中彌漫,同時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二、問題導學是把學生領進思維空間的“航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是學生把要學的東西自已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領進精彩的問題空間,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
1.循循善誘,以問導問
讓學生學會提問,教師可以以問引問,激活學生自已的知識和經驗,引起認知沖突,激發探究欲望。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導學,把學生領進問題空間,又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既獲得知識,又培養創新能力。
2.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并茂,充分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它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的音樂,使學生時刻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對培養的提問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先出示各種圖形,并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再利用多媒體動畫把它們組合成一個機器人。機器人說話了:“小朋友,我是圖形知識博士,你在圖形知識方面有什么問題,盡管問我吧!”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爭先恐后提出了許多有關于圖形知識的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來。
三、問題導學是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問題發現過程的“源動力”
問題導學中的問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已來發現。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探索自已發現、提出的問題具有更高的熱情。數學產生于實踐.因實踐的需要產生的數學問題對學生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有說服力的.例如教學”平均數”時,我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跳繩比賽,課堂上出示其中兩個小組的比賽成績:
請同學們做裁判:哪個組同學的跳繩本領大?同學們提出了許多種意見:分別求出兩組同學的跳繩個數的和;兩組一一對應地比較,如第一組的①號和第二組的①號比,第二組的②號與第二組的②號比……看哪組獲勝的次數多;第二組去掉一位同學后再求出兩組中同伴跳繩的和; ……但這些比較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而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導學:能否找到一種更合理和的方法來反映兩個組同學的跳繩水平呢?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學生學習平均數的基本目標所在。
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一些數學活動讓學生參與,在剛開始參與數學活動的時候,學生并沒有明確要解決什么問題,但動手做的過程中學生會漸漸進入數學問題情境,在某種意義上講,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其實是努力向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如教學“除法的商不變規律”時,教師請同桌合作,一人寫含有因數3的乘法算式,另一人把乘法算式改寫成商是3的除法算式;接著請同學們匯報自已所寫的除法算式,教師將它們一一出示在黑板上,并按照被除數從大到小的順序重新排列。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數和除數都在變化,但商都是3!究竟為什么呢?就用這個問題再進一步研究。
四、問題導學是合作學習與高效課堂的“焦點”
學生在小組合作開始之前,課堂要有問題導學的引領,這樣合作小組的孩子們才明白合作的任務,而小組合作一般都是在新課的重點或難點之處進行合作,這樣,問題的指向一般都是直接切入課的重難點,所以此時的問題尤為重要,問題直接擊中本課的焦點。
如教《買文具》時,教師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合作探究:1角用分來換有幾種不同的換法?因為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小面額人民幣及其之間的換算關系;難點是體會兌換方法的多樣性。這樣設計問題導學就可以把問題立足在對重難點之上,讓合作小組的孩子們有探究知識的方向,為合作建構知識引路。
當然,問題導學方式有很多種,教師要根據課的內容,課的類型,課堂策略,學生經驗等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但不管怎樣,一切以學生學習為出發點,為學生建構屬于他們喜歡的,有興趣的,符合課堂和諧結構的,符合思維發展順序的問題方式,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價值。巧設問題導學,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就變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學生就會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能真正讓數學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綻放出鮮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