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君
隨著新一輪課程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于小學培智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躍了起來。然而,用心觀察便可發現,某些所謂的“新課堂”仍明顯帶有師生劇本化的表演,課堂教學在本質上仍沿用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
作為一名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我深深體會到特殊兒童在學習上所存在的不足和困難。因此如何把知識的種子灑在這些特殊兒童智慧的土地上成為了重中之重。
一、層次化的課堂教學
由于智障兒童大腦損傷部位的程度不同,給他們學習上所帶來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智障兒童比正常兒童存在更大層次的差異性。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采用集中授課,個別輔導的教學方法。教師先根據學生的能力、缺陷、差異以及授課內容,靈活地安排好學生的座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難易不同的問題,給他們創設不同的表現機會,讓每個人參與到教學中來,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無論是輕度生,中度生還是重度生,讓每個人都有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學習有障礙的孩子可以從其它同學的表現中收到許多信息,受到啟發,使智障兒童相互間的學習水平得到調合,從而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自信心,求知欲,使得每個智障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二、自主化的課堂教學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這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種理念,更應當采取恰當的方式,鼓勵學生表現出這種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堅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先”。
如在教學“郵遞員”一課時,我先拿出掛圖讓學生觀察,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的學生說看到圖中有一個人、一輛自行車,有的學生說看到天空下著雨,有的學生說看到一個戴眼鏡的男的穿著雨衣,甚至還有的學生說看到自行車上的四個大字——“中國郵政”。于是我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回答,并表揚了他們的觀察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認識事物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使他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實踐中去,并充分體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游戲化的課堂教學
玩是兒童的天性,是鍛煉感官,獲取知識,了解規范和適應社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游戲在智障兒童的教學中更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智障學生的注意力極很不穩定,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他們集中注意的時間很少,大概只有五到十分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游戲來引起智障兒童的注意。智力障礙兒童天真可愛、好玩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上經常要做很多小動作。所以我在教學中設計多種游戲加以誘導,盡量利用學生好動、好玩的性格。如在教學“郵遞員”一課時,我設計了“認一認”的“奪星”游戲,學生的好玩心理讓他們很愿意的參與到了游戲中來。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樂學好思的效果。我在教學中還多次設計“讀一讀”“寫一寫”“比一比”等活動,都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鍛煉,為進一步的學習實踐而“動”起來。
四、情感化的課堂教學
許多人在說到教師時,總會與“嚴肅”“認真”聯系在一起。其實,“微笑”的力量才是巨大的。如在課堂上,我一直面帶微笑的對他們進行授課,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中,把我當成了他們的親人,學習起來很輕松。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我用微笑去贊賞他;當學生羞澀退縮時,我用微笑去激勵他;當學生犯了錯誤時,我用微笑去寬容他。所以,我用微笑收獲了學生的親近和愛戴。我想說:微笑是一縷和煦的春風,能吹開教育成功的大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五、生活化的課堂教學
語文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語文,語文教育寓于生活實際。新課程指出: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創設近于生活的課堂教學情境。智障兒童的語文教學更應該從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實際入手。
如我在教學“郵遞員”一課中,我設計了一個模擬送報的的場景,讓學生拿著報紙去送報,學生在模擬送報當中興趣非常的濃厚,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另外也讓學生模擬了一下送報人,增強了學生以后適應實際生活的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