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梅
體育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體育教學中建構起來并在真實的健身運用中表現出來的個體經驗和體育品質。是基于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審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只有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加以有效落實,才能體現這一理論的導向引領作用,是核心素養落地有聲。體育教學如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此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上好理論課,發展學生體育文化素養
有的老師認為,體育課僅僅就是教會學生各種運動技能、運動方法,理論課可有可無。其實不然,學生接受不到全面系統的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沒有對體育正確深刻全面的認識,就沒有體育參與的動機和愿望。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深刻指出“要促使其自覺,非動主觀不可”,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來說,理論課的有效學習有助于發展學生體育文化基礎。我在教研過程中,一再強調老師們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室內課,利用風雨天氣。我們漢沽一中的劉建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好,他在上室內課時除了教授教材上的內容外,借助風雨天氣室內課的機會,拓展學生體育知識。
二、轉變體育教學的理念,加強體育素養的培養
健康行為是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從學生當前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視角,健康行為素養是學生終身受益的,從學科本質觀的視角,教育針對的是人的整體生命,不是生命的某一個方面,教育導致的應該是有價值的人的發展,生命健康素養是學生發展其他核心素養的內核。離開生命健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將無從談起,從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視角,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生活習慣,基本的健康技能和健康管理能力,調節和把控心理的能力,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等健康行為素養是學生一生保持健康,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的核心所在。基于這幾點要使我們的學生能夠達到終身體育得意識,我們作為一線老師的重任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個人競技在教學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與團隊競技不同,個人競技重在讓學生突破自我,讓部分學生在團隊中出類拔萃,讓學生敢于爭光,能夠爭先的前提是能夠戰勝自己,頑強拼搏。比如:在耐久跑的教學中,采取個人競技的方法,并采取多次比賽的方式,鼓勵同學們敢于挑戰強者,敢于接受強者的挑戰。每次比賽自我總結成功或者失敗的經驗和教訓。通過課下請教教師或者同學或者自我訓練迎接下一次的挑戰。從而,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永不服輸的精神。在期待每一次比賽的同時對體育課產生期待也產生濃厚興趣。
三、體育社團活動的開展
通過學生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的能力和進一步拓展運動技能水平的提升。課標中明確提出運動參與的目標:運動參與是指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態度及行為表現,是學生習得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鍛煉身體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積極的體育行為和樂觀開朗人生態度的實踐要求和重要途徑。課程強調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形式多樣的方法,在小學階段注重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激發、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意識,在初中階段引導學生逐步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例如:8字長繩的合作,融合了搖繩的知識和技能,整合了同學之間相互配合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共同解決了帶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在完成跳繩動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和能力,就是核心素養的表現。溝通與合作素質的具體行為表現是,意識到同伴的意圖,在適當時機做出有效的動作(貢獻),掌握跳繩需要的動作結構和程序,理解只有協作配合才能做得更好。8字跳長繩需要2個搖繩的同學彼此了解對方的想法,及時建設性的調節動作,密切配合跑入繩的同學,要知道搖繩同學的想法,要發現跳繩搖擺的規律協調和管理好自己與搖繩同學的關系,搖繩的2個同學要知道跳繩同學的需求,探索發現搖繩的力度、時機、合理的調節自己的動作結構,集團成員在反復的共同構建中做出貢獻。
四、體育大課間的質量提升
運動參與是指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態度及行為表現,是學生習得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鍛煉身體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積極的體育行為和樂觀開朗人生態度的實踐要求和重要途徑。 通過大課間的集合、解散規范學生的行為和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通過“協作式”跑操提高學生體能,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意識,以及提升個人的專注力,不斷提升其跑操質量,在音樂的指揮下,真正達到無人看管,做到無需評價,班班一個樣,充實活動內容,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
體育大課間要關注弱勢學生,好的大課間不僅僅是大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掌握大課間的學習技能,而是要讓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教師在活動中更應該關注弱勢群體,因為弱勢的學生自身條件有限,那么在做動作時就有些不自信。如果完成不了動作就慢慢喪失了學習信心,久而久之也會逃避學習,對體育課產生厭惡心理,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更應該關注弱勢學生,對他們可以降低要求,慢慢增強學生信心。例如:鄭州市鄭東新區軟式棒壘球實驗基地的活動,真讓我大開眼界,他們的軟式棒壘球的活動讓我有點感到新奇,從開幕式大型團體操還是親子活動,都沒有離開棒壘和棒壘球,孩子和家長在操場上對于棒壘球都是那么的輕松快樂,而且給我的感覺還很漂亮。鄭州市鄭東新區對大課間有一個嚴格的要求,他們首先做到“三個到位,強化保障”,確保校園軟式棒壘球扎實到位,確保領導、制度落實到位,為更加深入地推廣軟式棒壘球特色項目,鄭東新區教文體體委專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校園軟式棒壘球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鄭東新區軟式棒壘球校級聯盟,實現了局長親自抓特色項目建設,體衛藝部門負責指導,推進和監督,堅持“小壘球,大教育”的發展理念,將軟式棒壘球運動作為“陽光體育,快樂成長”的一個重要工作目標,最終實現,人人會玩球,班班有賽事,校校有特色的發展格局。為此,鄭東新區教體委不斷加強制度化管理,從整體規劃,保障機構,過程措施,文化環境,特色效果等方面制定了詳盡的管理制度和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