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勤
教學有法,教無寶法,貴在得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我國教學方法改革和創新步入了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有效性。但不容忽視的是,由于數學教學是一項相對比較枯燥和乏味的課程,很多時候都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有一些創新,但仍然沒有形成良好的創新模式。學案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教學創新模式,目前已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了一定范圍的應用,但仍然有很多數學教學對學案式教學法的內涵和應用不甚了解,因而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
一、學案式教學法的內涵和應用價值
1.學案式教學法的內涵
學案式教學法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是相對于傳統的“教案式教學”的概念。學案是相對于“教案”而言的,教案突出的是“教”,而學案突出的是“學”;教案的主體是老師,學案的主體是老師和學生;教案具有“封閉性”,學案具有“開放性”;教案以教師為中心,學案以學生為中心。本文認為,所謂學案式教學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案代替教案,由教提供教學所必須的設備、教具和載體,發現、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反饋信息,并通過創新教學策略、創設課堂氛圍,鼓勵和引導學生根據學案和教學進行主動學習、創新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
2.學案式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學案式教學法目前已經在很多初中數學教學中予以應用,雖然不同的教師采取不同的模式進行應用,并根據自身特點及學生特點不斷進行創新,但總體上看學案式教學確實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一是學案式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由于學案式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老師則更多的發揮教導、引導、開導的作用,讓學生在思考中討論、在探討中學習、在交流中收獲,因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學案式教學法能夠推動初中數學教師教學方法創新,由于學案式教學法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其根本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因而老師圍繞這一目標可以積極開展教學模式創新,不斷優化和完善學案式教學方法。三是有利于不斷豐富和發展初中數學學科教學理念,特別是通過廣大數學老師的實踐和探索,學案式教學法將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
二、學案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編寫學案,做好教學準備
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學案式教學,教師首先必須制定明確的學習“學習目標”,這是學案式教學法的重要基礎。比如對“全等三角形識別”的課程,老師在編寫學案時應當將記住“全等三角形識別方法”、探索“全等三角形識別方法”作為教學目標,編寫出高質量的學案。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積極設定教學情境,準備好各類教具,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總體狀況將學生分成若干討論小組,并由一名成績優秀,具有較強責任心的學生擔任討論組組長,負責討論組織工作。
2.下發學案,引導學生自學
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更多更充分的討論準備時間,課前應當將學案下發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前開展自學和思考,這樣能夠提高學生討論的有效性。在正式上課前,教師應當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將課程的學習目標進行簡要闡述,特別是要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載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開展自學。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應當將學案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解讀,讓學生知道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特別是對于疑難問題要明確下來并做好記錄,這一過程應當占整個課堂教學的20%左右。
3.組織討論,收集反饋信息
當學生自學階段結束以后,教師應當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收集學生自學的反饋信息,比如通過小組長收集、提問式收集等等。反饋信息收集完畢以后,教師要對所有的反饋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形成條目,組織討論小組針對這些反饋的信息特別是問題信息進行深入的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重點要發揮好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開展激烈的課堂討論,必要情況下都也應當參與討論,同時還要做好課堂控制,及時收集討論反饋信息,為發揮教師最后“釋疑”作用奠定基礎。
4.釋疑解惑,強化檢測指導
經過上述三個環節以后,就到了教師“釋疑解惑”的環節,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學和討論后形成的“難點信息”,進行課堂“精講點撥”,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系統的掌握所學知識點。由于之前學習已經明確了學習目標,而且也進行了自學和討論的基礎上進行講解,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應當結合例題進行講解,將學生的“難點信息”融入到例題講解當中,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設計一套“檢測題”,用以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三、結語
學案式教學法是“新課改”理念的產物,同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成效的重要教學模式 。將學案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首先必須對學案式教學法的內涵和應用價值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要以學案為載體,堅持以人文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不斷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