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
【教材分析】
歌曲《在葡萄架下》具有鮮明的新疆哈薩克音樂特征,以下滑音、上波音為其主要特色。歌曲為2/4拍,切分音具有強烈的推動感,使得歌者情不自禁跟隨舞蹈。下滑音也是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歌曲常用的裝飾音,使歌曲極具特色。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哈薩克族的民俗風情、常用樂器和音樂特點。能用明亮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人們歡慶豐收的快樂。
2.正確掌握切分音,感受切分音在音樂中的作用。認知下滑音和上波音等裝飾音,并能隋琴掌握它們的演唱方法。
3.能認真聽賞歌曲《瑪依拉》,體驗哈薩克民歌優美動聽的韻律。
【教學重點】
掌握哈薩克族音樂的風格特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學難點】
唱好下滑音、上波音等裝飾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課前我們先隨著熱情的維吾爾族歌曲跳一段吧?。úシ鸥枨断破鹉愕纳w頭來》引導生隨樂舞蹈)
學生隨音樂舞蹈
師:上節課我們去美麗的新疆轉了一圈,認識了解了維吾爾族人們的生活和風土人情。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自治區,這里居住著大約47個少數民族,除了維吾爾族你還知道哪些民族?
生:……
師: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其實呀,新疆還有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就是剛才大家提到的哈薩克族,今天我們就去那里看一看。
師:我們來看看哈薩克族常用的樂器有哪些?
節特根:(圖片)琴身長一米左右,類似漢族的古琴和古箏,彈奏起來音量大,音域寬,音色優美動聽。
庫布孜:(圖片)外形和琴聲與小提琴相似,演奏方式比小提琴復雜,聲音細膩、深沉、柔美,富有表現力。
冬不拉:(圖片配冬不拉音樂)哈薩克族最常用的樂器要數冬不拉。它是用彈撥的方式來演奏的,音量不大,但音樂優美?,F在我們聽到這段音樂就是由冬不拉演奏的。
二、學習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情緒、旋律特點
師:我們了解了哈薩克族的民族服飾和常用樂器,下面一起來聽聽哈薩克族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學生聆聽
師:你感受歌曲是幾拍子的?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2/4拍......歡快、熱情的
師:剛才我看到好多同學在音樂響起后都坐不住了,好像是想跟著音樂跳起來,對,這正是新疆歌曲一個特點,熱情、歡快,讓人聽著忍不住想跟著載歌載舞。好,請你用聲勢動作隨樂動起來吧。
生隨樂聲勢動作表現。
2.找找歌曲中的“新疆味兒”
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首哈薩克民歌《在葡萄架下》。打開書32頁,我來唱,你來找一找歌曲中哪里的新疆味最濃?(師唱第一段并動作表現)
生:……切分節奏 如果學生答不上來,可說你有沒有聽到熟悉的節奏?
師:找一找歌曲中有幾處切分節奏,切分節奏具有強烈的推動感,使得歌唱者情不自禁的跟隨舞蹈,這是新疆音樂中常用的節奏,也正是哈薩克族音樂常用的節奏,再來聽一遍歌曲,請你在出現切分節奏的地方隨著音樂拍一拍。
多媒體播歌曲,學生拍擊切分節奏。
師:除了切分節奏,還有沒有哪里的新疆味也很濃?
生:下滑音、重音記號。如果生說不出來師范唱“來來來”下滑音樂句。這是因為誰的作用才顯得新疆味那么濃?
生:下滑音、重音記號
師:跟著我來唱一唱做一做
生:分組練習,女生練習、男生練習
師:大家的感覺真好,在樂句的尾音處加上重音記號和下滑音也正是新疆歌曲的一個特點。其實除了切分節奏、下滑音和重音記號還有一個地方的新疆味也可濃了,不信你來聽一聽。
師唱:“邊疆兒童多快樂,幸福歌兒飛天涯”。幸福歌兒飛天涯唱兩遍,一遍不加上波音,一遍加上波音,并手勢引導學生感受波音的旋律走向。
多媒體出示上波音:上波音記號你認識它嗎?它的作用非常神奇,比如說3如果沒有上波音記號它就唱3,但是如果3的腦袋上戴上這個神奇的小帽子,就變成343。
師:我們來練一練這句,師唱“幸福歌兒飛天涯(難點),手勢引導,你來唱一唱。
生練習男生試一試,女生試一試
我們加上前邊的樂句唱一唱,師唱手勢引導:邊疆兒童多快樂,幸福歌兒飛天涯。
你來試試。
師:你知道這里為什么要有中強中弱休止符嗎?表達哈薩克小朋友什么樣的心情呢?收到心里的喜悅、抒發出來的幸福和驕傲,形成了對比,才能讓人聽著美了,唱著更美。你再來試一試。
師: 注意這里的八分休止符,要采用平穩剎車的方法,不能讓人有晃的感覺,師范唱,再來一遍.
師:我們來跟琴唱一唱第一段吧。
生跟琴唱
師:我覺得你們剛才這遍唱的沒有放開,再大方點,尤其是在新疆味濃的地方再夸張一點就更好了,再來一次。
生跟琴再唱第一段。
師:請大家根據第一段旋律自學歌曲第二段。(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一起來看下第二段的結束句,先聽我來唱。
(師范唱)生練習
師:有的同學在唱最后一個字的⑦拍時氣息不夠用了,那你要注意在培育的育字后面快速的換氣。
生再練習結束句。
師:一起來唱一遍第二段。師伴奏
生唱第二段
師:敢不敢挑戰完整的唱一遍?來試一次。
生完整跟琴唱
師總結:這首歌曲正是因為有了切分音、下滑音、上波音、重音記號才有了濃濃的新疆味,這些音樂記號也正是哈薩克族音樂的特點。剛才你們的表現還不夠細膩和夸張,再來一遍,比比看,這節課誰唱的新疆味最濃。
播放伴奏音樂
生跟伴奏表現
三、欣賞《瑪依拉》
師:大家唱的真棒,剛才這首歌是哈薩克族兒童歌曲,那大人唱哈薩克族歌曲是什么樣的感受?合住書,我們來聽賞一首《瑪依拉》。
生聆聽歌曲《瑪依拉》
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你能感受出歌曲是幾拍子的?歌曲中的長音多不多,數一數歌曲中的長音分別有幾拍?
師生交流
師總結歌曲特點:歌曲中帶連線的長音比較多,音調高亢,表達了哈薩克人豪爽的性格。長音也是哈薩克族音樂的一個特點。
生學習了解
四、小結
新疆一行讓我們領略了民族音樂的魅力,大家都知道新疆是個多民族的地區,如果有興趣,課后再去烏孜別克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轉轉聽聽,走進民族音樂,努力學習和傳承我們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