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君
激趣,導出“野”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有一個地方,它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變化、桂林之秀麗,有著仙境般迷人的景色。你們想去看一看嗎?
同學們,這人間仙境就在——索溪峪。今天,我們要一起游覽索溪峪。(板書課題:索溪峪)它與眾不同的美是什么?(板書:“野”)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緊抓文章的題眼“野”字,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以此為突破口,也為下文抓住“野”字展開教學做好鋪墊。
初讀,感知“野”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先來看看文章的閱讀提示。課件出示:首先,認真讀讀課文,想一想“野”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第二,想一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索溪峪的“野”?第三,帶著閱讀提示的問題,默讀課文,讀后自己試著回答以上的問題。第四,匯報自學結果:
請你用課文中的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說一說“野”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當學生概括不出來時出示文段。
出示文字:桂林太秀了,廬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它們都已經“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賦予的畢竟是人工的美,這種人工的美,是不能與索溪峪的山比美的。“野”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文中的雙引號有什么作用?聯系這段話進行理解。(天然的美,去掉人工的裝飾、雕琢。)
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了索溪峪的“野”?
從索溪峪的山、水、動物和游人等四個方面寫出了索溪峪的“野”。(板書:山水動物游人)
你認為哪些句子最能寫出索溪峪的“野”?
設計意圖:閱讀提示是略讀課文的抓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緊抓課文里閱讀提示中的問題,讓學生圍繞重點問題“從課文哪些描寫中體會到了索溪峪的‘野?”以此為突破口,通讀全文,整體感悟,實現閱讀教學從整體到部分的理解過程。
品讀,體會“野”
小組合作
現在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選擇一個段落,讀一讀,畫一畫,看看你選擇的那個段落有哪些句子寫出了索溪峪的“野”?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
出示合作學習的學習提示:
第一,小組長做好分工,每人選擇一個段落進行學習;第二,讀一讀自己選擇的段落,理解段落大意后,再找出你認為最能寫出索溪峪“野”的句子;第三,用橫線畫出句子,再在小組內讀一讀,說一說感受。
匯報交流
學習山是“野”的。想想課文寫了索溪峪山的什么特點,是具體怎么寫的?根據學生匯報交流出示句子:
句子一:這種美,是一種驚險的美:幾十丈高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線天”,什么“百丈峽”,讓人聽著名字就膽顫。
第一,讀這個句子,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第二,你想的畫面跟這個一樣嗎?(出示“一線天”和“百丈峽”的圖片。)第三,讓我們一起感受這種驚險美吧!(配樂齊讀這句話。)
句子二:這是一種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獨秀,也不是三五峰呼應,而是千峰萬仞綿亙蜿蜒,“十里畫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氣長舒。
第一,讀這個句子,你看到了什么?第二,同學們請看。(課件出示“十里畫廊”“西海峰林”。)第三,抓住“不是……也不是……而是……”體味對比的寫法——用對比的方法寫出山與眾不同的野性美。
句子三: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橫攔綠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婷婷玉立,則好似“窈窕淑女”。
第一,同學們,這里把索溪峪的山聯想成了什么?
第二,出示圖片:看著這些圖,你聯想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留足了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任務和他人學習方法的指導,使他們既有自己的思考,又能進行合作交流,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在匯報交流這一環節,以文章的第二、三段為重點,以這兩段教學為突破口,通過抓住了能夠體現索溪峪“野”的詞語、句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和文章的表達方法,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從而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結語,學寫“野”
這篇文章以獨特的視角,用獨特的寫法,表達了獨特的感受,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仔細觀察文章各段的寫法,說說作者在謀篇布局上采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法?(先概括特點,再闡述具體描寫的方法。)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條理清晰,脈絡清楚,每個段落都是先概括后具體,圍繞一個中心內容來寫。全文又是圍繞一個“野”字進行,非常有特色。這種寫作的方法,學生更容易學習模仿,所以在學完全文后,不要忘記點睛之筆,總結全文的寫法,讓學生運用在寫作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