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維
室內體育游戲是指幼兒在活動室、陽臺、樓道、門廳等內室場所進行的游戲類身體活動,類型可以是走、跑、跳、投擲、鉆爬等基本動作的練習,也可以是球、圈、棒、沙包等器械類游戲。幼兒園室內場地雖大,但區域較多,移動比較麻煩;而走廊一般比較寬廣,處于安全的考慮也不會擺放太多東西,所以在走廊、樓梯上進行體育游戲既方便又能彌補體育活動的時間。因此,我們嘗試在走廊、樓梯開展簡單易行的自助式體育游戲,通過設置自由式游戲區域、形成自助式游戲模式、進行自主式指導策略,在好玩、有趣、富有時效的游戲中鍛煉幼兒的體育基本技能,促進身體發育,提高身體素質。
一、自由式區域設置,激發幼兒自主游戲的興趣
在走廊樓梯進行體育游戲,所需的材料一定是簡單、易拿、易擺放又容易引起幼兒興趣的,我園有兩座教學樓、五條走廊,足夠全園的幼兒同時進行體育游戲。在區域的設置上遵循以“幼兒為主體”,投放各種體育器材和自制玩具,供幼兒自由拿取、自由組合。
1.環境的自由
適宜的環境能激發幼兒自主游戲的興趣,在幼兒園走廊上處處展現“體育游戲”的精神,讓幼兒可以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隨意玩耍。如:走廊地面貼上“跳房子”的圖形、走廊上方懸掛呼啦圈、走廊角落擺放游戲材料等。幼兒可在晨間鍛煉、自由活動、過渡環節時進行一些簡單、方便的室內體育游戲。
2.材料的自由
在材料的投放上主要以半成品材料為主,有幼兒園購置的體育用品:海綿棒、呼啦圈、滑板、體操墊,也有自制玩具:梅花樁、高蹺、紙球、曲棍球,更有幼兒搜尋的材料:桌椅、木板、繩子、書本、鈴鐺等。根據游戲所需的材料幼兒可以在幼兒園里隨意拿取任何東西,只要在游戲結束后歸位便可。
根據幼兒園體育領域的核心經驗,在每個游戲的設置上有一定的目標,根據活動的開展適當調整或跟換游戲材料。重在鍛煉幼兒的身體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以及身體移動能力。
二、自助式游戲模式,促使游戲水平的提高
《指南》中指出“幼兒每天有自主活動和自由游戲的時間”,在走廊開展“自助式”的體育游戲重在培養幼兒自主、主動的游戲模式,教師是游戲的支持者、旁觀者、參與者。
1.自由選擇、自主探索
幼兒在進行體育游戲前先商量好玩法,畫好圖紙,做好分工:取材料、擺放材料、設置游戲區。在游戲的過程中與環境、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不斷改進、提升游戲的玩法。
案例1:
由于天氣的原因,今天的晨間活動在走廊進行。我說:“今天,我們要去解救被困的小恐龍,但是解救的路上要經過沼澤地、大海。”思成說:“我有辦法!用桌子擺在沼澤地上就不會掉下去了!”彤彤接著說:“那用椅子經過大海吧!”孩子們動手了,將椅子排成兩排,從上面經過,桌子擺在椅子的后面,細心的貝貝拿了幾個墊子放在桌子前面。
因為路線比較短,玩的人多,思成說:“小恐龍困在城堡里,我們得進去解救它呀?”煌凱說:“我知道,我們挖地道鉆進去吧!于是,他們兩用海綿棒借助椅子搭了一個拱門,其他人看到了也跑過來幫忙,不一會兒就搭了一排長長的“地道”。煌凱在最后又加了兩根直直的海綿棒,他說:“跳過這里就可以成功解救小恐龍啦!”彤彤接著說:“我也可以爬過去啊,只要不碰到欄桿就行!”
本次游戲完全是幼兒“主導”的,教師只交代了任務:解救小恐龍。幼兒便一起商量玩法,一起設置游戲路線,椅子、桌子的設置鍛煉了平衡能力、掌握了跳躍的方法。在人多擁擠的情況下,知道怎樣調整游戲,將路線再此基礎上增加爬行和跑跨的動作。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孩子游戲的自主性。
2.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在設置游戲時,幼兒總能想到新奇的玩法,他們總是到處尋找東西。建構區里的積木、瓶瓶罐罐、圖書角里的書本、美工區里的報紙畫筆都能成為體育游戲的材料,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以物代物。在玩法上也是各有千秋,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探索更多新奇的玩法。
3.全園打通、混齡模式
通過游戲的不斷深入,幼兒已經不再局限于和同班的孩子一起玩了。小班幼兒看到中班設置的游戲區也想嘗試嘗試,兩個平行班間也會偶爾交叉著玩。幼兒園將全園走廊“打通”,開展混齡模式。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的伙伴,在共同游戲中學會交往的技能、基本的行為規則及游戲規則等,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有助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正如《指南》中提到的“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
三、自主式指導策略,促進游戲高質量發展
幼兒游戲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體育游戲中教師進行“自助式”的指導,促進游戲有效的開展、發展。
1.分工合理,是游戲正常開展的基礎
為便于“混齡”體育游戲的正常開展,根據每位教師的特長,分配了相應的游戲區。在指定的游戲區,。教師的觀察更有針對性、指導會更專業,更能夠保障幼兒的游戲安全。根據教師的特長和興趣分配游戲,可以更方便、穩定地把控游戲的進程。教師會根據幼兒的興趣、材料的適宜、自身的知識及時調整游戲。
2.分設標志,是游戲有效開展的保證
為了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我們投放了游戲標志--手環,每種顏色的手環代表一個游戲區,每玩一種就套一個手環。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到幼兒去了哪些游戲區,活動量達到了哪個度,是否應該休息等。活動結束的時更有助于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
3.分享游戲,是游戲品質提升的前提
在游戲過程中,游戲區負責的老師可以將精彩的部分用手機拍攝下來傳到QQ、微信群,以便于本班老師隨時看到幼兒的游戲情況。針對幼兒游戲表現分析原因,及時調整策略再繼續跟進。
我園開展的走廊“自助式”體育游戲還在不斷的摸索和進步,在走廊開展體育游戲勢必緩解室內體育活動的不足,是幼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與材料、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的相互作用與配合下,幼兒的體育技能、核心經驗、身體素質以及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穩固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