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恒
武術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通過武術教學可以更好地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樹立起更強的民族自信心。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與發展,對高校武術教學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但就目前高校武術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基于此,筆者就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展開了論述,并就這些問題的解決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對策。
高校武術教學現狀分析
從目前高校武術教學來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學內容單調乏味,不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武術的內涵。而教材的陳舊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教學內容的乏味,教材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不能與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密切的結合,從而讓學生體會不到武術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興趣不濃。
另外,除了教學內容與教材方面存在的不足,教學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長期以來,高校武術教學都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法,其變化并不大,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以教材、教師為中心,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武術動作的精確,教學比較死板,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提高高校武術教學水平的對策
加強對教學內容的創新,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有效地提升高校武術教學水平,就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教學內容要從高校學生的身心發展所需出發,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武術教學內容的選擇時,要兼顧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的教學特點,教學內容要具有實用性。
武術教學技術動作要由易到難,加強對武術基本動作與基本功的教學,要促進學生身體各個部位都得到全面的訓練,從而為武術技術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高校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數人并沒有接觸過武術,因此,從身體的韌性、協調性來看都會相對較差。而在武術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基本功的練習逐漸提高學生關節的靈活性,從而起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在高校武術教學中要加強對理論知識教學的重視
在以往的高校武術教學中往往是重武輕文,只是注重對武術動作技術的教學,而忽略了對武術理論知識的教學。然而,在武術教學中,理論教學與技術教學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通過理論教學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武術動作與技術的理解,從而更加熟練地掌握運動技能。
而通過技術教學的完成,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加深記憶與理解。對于武術來說,它本身就有著很強的民族特色,蘊含著很強的文化內涵,如果在武術教學中單純地進行動作、技術的教學,不僅不能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而且也很難起到對文化的傳承作用。因此,要提高高校武術教學水平,就要加強對其理論知識教學的重視。
另外,除了要加強對武術理論知識教學的重視,還要加強對理論知識面的拓寬。武術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早已融入了哲學、中醫學、倫理學、美學、傳統養生學等各個領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對這些理論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對于醫學院校的學生來說,通過對武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對醫學內涵、養生學習等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此外,除了要通過課上對武術理論知識的學習,也要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對武術理論知識進行及時的自學,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提升。
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優化
在高校武術教學中,其教學方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將多種教學方法融匯到一起開展教學,從而大大地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動作技術示范講解法、演示法、討論法、動作分解法、游戲練習法、競賽提升法等等,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一種教學方法,也可以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從而使得教學方法得到最優化。
另外在教學方法的運用時,一定要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要以學生為出發點,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關注。同時,也要注重對良好的教學氛圍的營造,促進教學模式的優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學中也要加強對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運用,多媒體技術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有效地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同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和武術有關的短片,從而加深學生對武術動作的了解,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使得教學更加有效。
加強對武術內容設置的優化
要提高高校武術教學水平,除了通過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創新,還要加強對武術內容設置的優化。武術的學習可以強身健體,增加學生的體質,尤其是對于醫學院的學生來說,他們畢業后大多從事醫療行業,而這個行業工作強度要高于其他行業。因此,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對學生日后的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對武術教學內容設置的優化,可以教給學生一些比較實用的武術技術,在武術內容設置時可以設置一些防身術、擒拿等實用性比較強的內容作為輔導性教學內容,從而使得武術教學走向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