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日兵
綜合實踐緊密聯系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個令人非常關注的話題。以往課程都是教師講得多,學生沒什么機會表達,這樣的課堂學生深感厭煩,這樣的教法也無創意,有些東西教師只是照著書本念,學生無法真正理解。隨著教學模式的快速創新,信息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活力,更加精彩的內容,使得教學成果有良好發展,不少學校通過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使得學生能自由發揮想象,動手制作,教師可以形象地表達,豐富課堂,豐富課外活動。
開展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的背景
在“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信息化已成為經濟以及社會發展的一大方向,網絡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也成為擴大人力資源的創造性工具。為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國決定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加強信息技術和多學科的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新興學科,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重視。綜合實踐活動所涉及的面非常廣泛,除了學習方面還有生活方面、環保方面等,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能夠體驗到快樂,收獲成功?!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文件清晰表明,從小學階段到高中階段要開設綜合實踐活動必修課,它的內容有: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等。它要求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不斷提高探究和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研究新方法。
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的作用
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改變了學生學習方式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網上的資源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及地點的限制,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后,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及學習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因此,學生能夠依靠信息技術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及內容,也可以查閱資料,使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極大發揮了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養成優良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積極主動地將學習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變“接受學”為“協作學”
信息技術本身就具有自主性、開放性、探究性和協作性等特點,綜合實踐活動的特征之一就是強調合作學習,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在合作進行學習時,將“接受學”變為了“協作學”。如我校一名化學教師為了讓同學們自制課件展示“堿的溶解性”,會進行遠程協助,相互之間可以依靠網絡技術展開交流,相互幫助,提高學生的配合及溝通能力。
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研究性學習是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而這種探究式學習的方式恰恰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利器。由于網絡上的信息十分豐富,這更有利于初中生們開放思維,從而積極地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實行創新。課堂的時間有限,而在課外,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發揮,鼓勵學生把上課所獲取的知識加以深化應用到課外,使得課外生活變得更加積極有趣,不斷加強學生的學習愛好,從而進一步深化創新,課內外相結合,使得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加強、升華。
如何有效開展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
創輕松活動氛圍,激發學生的熱情
中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爭強好動、進取心強,因此教務工作者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組織具有競爭性的對抗活動,在激烈的進取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提高學習效率。在我校,為了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開展相關活動的積極性,我校專門舉行了座談會,教師們紛紛發表意見,有的教師提出可以在網上建立虛擬現實活動,以創造出在現實學校中無法實現的環境。
積極參與指導,促進學生深入開展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
教師在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能做一個旁觀者,而要做學生活動的指導者。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發揮空間,但是在這一空間里,教師不能無所作為,而是應當及時地發現學生所面臨的困難和阻礙,讓每一位學生真正感受到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的樂趣,從而更大地發揮自己的潛力。教師積極參與指導,促進學生深入開展此項活動,鼓勵學生撰寫小論文或制作PPT等,并提交至交流平臺。教師的進一步指導,不僅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等。
真誠評價學生
在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真誠有效的評價,多微笑,多點頭,給予其真心的贊美。學生完成了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并在進行實踐成果匯報時,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發現學生的優點、長處,并及時給予贊美。尤其是對于那些基礎比較差、自卑感比較強的學生,教師更是要有贊美性的評價,這樣不僅能夠增添學生的成就感,而且有益于培養他們的自信。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的學習條件更加優越,學習方法更加科學。而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之一,深受廣大初中生的喜愛,因此,如今我國不斷加強現代化以及信息化建設,不斷探索信息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將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相融合,對提高中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