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相梅
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初中體育教學也面臨著嚴峻的改革形勢,傳統體育教育理念逐漸暴露出了較多的弊端,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從而改善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個性化教育理念是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理念,如果能將其較好地應用到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將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之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體驗到體育課的快樂,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以及優質教學理念的涌入,這種應用性變得更加重要。為了初中體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要做好教師思想的轉變,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體育學科的創新發展。教師作為知識的傳遞者、課程的構建者,在體育教學中起到了有效的引導作用,為了發揮教師的整體水平,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我們要將教師作為體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做到科學化的教育和人性化的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但就目前而言,初中體育教師仍面對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嚴重影響了日常教學的進行,甚至有礙于體育學科未來的發展。
體育作為一種實踐學科,既要滿足應試的要求,同時也要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但目前,部分教師仍是應試教育的忠誠維護者,將體育教學固化為順利通過考試的教學,并將成績作為權衡教學得失的唯一標準,嚴重阻礙了體育教學效果的發揮,讓學生陷于被動思考的境地。這種思想的由來與我們一直堅持的應試教育是分不開的,雖然改變不了環境的限制,但是初中體育教師不能用這樣的標準來禁錮自身的思想認識,將體育教學機械化,忽略了興趣與能力是保證學習效果的基礎,從而讓初中體育教學走向誤區,教師自身也難以得到提升。就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教師要提高體育互動與學生參與的有效性,在必要的學段為學生增補相應的體育知識,明確體育教育目標,使學生對初中體育學習具備足夠的心理和身體準備,幫助學生構建學科運動系統,形成有效的體育思維,提高體育學習的效果,但能做到這一點的教師少之又少,無形中給初中體育教育帶來了很大的阻力。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策略
創新運用微課等現代教學手段
傳統的體育上課模式只能在操場上進行,教師口頭講解概念與動作要領,肢體示范,學生再進行練習。一些身體協調性差的孩子怕受到嘲笑,在全班同學面前畏首畏尾,不能大膽地去展示自己。教師一遍遍地講解,口干舌燥,一遍遍地示范,身心疲憊,學習效率得不到保證,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而微課的出現改善了這一狀況,課前學生在家里就可以觀看微課,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預習與自學,課堂上有備而來,自信心大大提高,很快就融入練習中來。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微課,學生通過微課加強對動作要領的理解,深化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發掘學習的自覺性,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達到了公共體育課的預期教學效果。微課的出現,使課前、課中、課后和校內校外都成為學生體育學習的舞臺。
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
體育是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依據,以學生終身受益為宗旨,提高學生平時的自我鍛煉能力,增強學生體質,養成終身體育態度和習慣。傳統的體育課只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反復練習,不能保證課后的訓練量。通過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各種形式向家長、學生布置體育活動內容,深入了解作業的要求。
例如跳繩是重點體育項目之一,家長很重視孩子的跳繩活動。教師將自己講解跳繩的要領如跳繩的長度、握繩的方法、手上技術要點、腿部技術要點、站姿等制成教學視頻或者教學文本,引導家長也參與到跳繩運動中來,督促學生每天練習跳繩,形成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讓學生不知不覺愛上跳繩。
用快樂學習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都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體育考試上,所有教學計劃的設計和開展也都圍繞考試進行。基于這種原因,教師在初中體育課上的活動一般都是圍繞體育考試展開進行,并沒有科學完善的個性化發展或全面的發展計劃,教學形式單一枯燥,學生在體育課上缺乏參與能動性,課堂參與程度較低,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十分不利。快樂教育理念的運用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個性教育學習的開展,可以使整個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快,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體育課堂的魅力,也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語
綜上所述,個性化學習在初中體育課中的應用,對于培養初中生的體育素養,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提高教學質量,都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對互動參與教學引起足夠重視,并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模式,將學生個性培養貫穿到初中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進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