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鳳
對于每一個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學習興趣都極為關鍵,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如何培養低年級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下面,我僅從自己的實際經驗出發,對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展開分析。
從學習習慣入手,逐漸讓低年級小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培養低年級學生專心聽講、多動腦、多思考的數學學習習慣
首先,作為教師,需要努力為低年級小學生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放飛思想,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對此,我的做法是:善于表揚答對問題的學生,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設計有針對性、層次性的練習。即練習的難易有度,根據不同的難易程度分別讓不同的學生來做,隨后鼓勵全班學生對解答結果進行評價,然后再由我評講,并幫助算錯的同學找出其做錯的原因,這種具有針對性、層次性的練習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分析與評價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不夠周到;培養低年級學生按時完成數學作業的習慣。要培養低年級學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作業規范,確保學生的作業頁面干凈,正確率高。要經常把做得既干凈又準確的作業在班級內進行展示,從而在學生心中形成一定的榜樣效果,此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作業情況進行積極反饋。
例如,我班學生小旭,他一直不肯做數學作業,但他在美術課上畫畫很認真,畫的畫很漂亮。一次,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并說“如果小旭同學數學作業也能這樣認真完成,一定可以獲得更多的稱贊”。第二天,小旭第一次認真地完成了數學作業,我及時地在班里表揚了他。接下來,第二次作業他也很認真地完成了,我也及時表揚了他的第二次作業。通過我對小旭的多次夸獎,小旭在作業中的表現越來越好,作業完成率、準確率和整潔度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養成獲取信息的好習慣
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低年級的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好比說“買電器”這節課所涉及的內容,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數學問題。我是這樣組織這節課的:先打印幾份洗衣機、冰箱、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的照片,再在每一個家用電器下面都注明相應的價位,隨后把整個班級進行分組,向學生小組分別展示家用電器的實際購買情況,以此為基礎讓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再由我針對學生們的討論結果進行總評。
如此一來,便將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孩子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哪些事與數學有關,使他們逐漸形成從生活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利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啟迪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兒童心理學》里說“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這一特殊階段。”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應當盡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啟迪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方法如下:
組織多種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
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能讓低年級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如在“1000米有多長”的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組帶到學校的操場中,告訴學生每一步的長度大概是50厘米,隨后讓學生自己試著去體會,走1000米有多長(也就是走2000步)。接著讓他們估一估1000米的長度,然后讓他們在200米的操場上走5圈,感受1000米有多長,這樣便能讓學生輕易地深刻感受到1000米的長度。當低年級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時,他們學習的興趣就會不斷趨向穩定,而且實踐活動也會使他們好動的天性得到滿足,使之輕易而又深刻地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結合多種教學設備與工具讓學習內容更加直觀
許多低年級小學生正在逐漸形成自身的邏輯思維以及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但是他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奇的事物比較敏感。
舉個例子來說,在對教學內容“1分鐘有多長”進行導入的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時間大約是1分鐘(大屏幕右上方設計一個鐘表,有分針和秒針走動),先讓學生談感受,接著就很自然地導入新課“1分鐘有多長”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播放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刺激他們的視覺、聽覺,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但是這樣有趣的畫面1分鐘就結束了,時間太快,滿足不了他們想看的欲望,如此一來,便讓他們較深刻地感知了1分鐘的長短,并對學習“1分鐘有多長”的具體知識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發揮語言的魅力,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針對低年級小學生進行數學教育時,我經常會凝練與組織自己的教學語言,盡可能將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教學內容轉化成妙趣橫生的小趣事,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譬如,在進行“分橘子”課堂練習活動中,我便為學生們提出了一道習題:小朱的生日就要到了,他邀請了6個朋友來參加他的生日會。小朱準備了很多很多美味的食物,有12個梨,24根香蕉,還有30個橘子,但是在分的過程中,小朱犯難了,他一共邀請了6個朋友,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把30個橘子都平均分給這6個朋友。同學們聽了之后,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都想幫小朱來處理這個問題。
增加習題的趣味性和新鮮性,讓習題與生活的聯系更加緊密
首先,練習設計要貼近生活。“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特點,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非常緊密。譬如,小學生經常遇到的拔河、買文具、《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情節等都可以成為練習題的情境;或學生喜聞樂見的猜一猜、捉迷藏、“老鷹捉小雞”、套圈子等游戲也可以成為練習題的內容。游戲與他們好玩的天性結合起來,讓他們覺得做練習像游戲一樣,就會吸引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其次,練習設計要實用性強、利用率高。如在學“買電器”時我設計的一道練習題:上課前打印(空調1200元、電視機1700元、自行車600元),練習課上讓同學們提出自己喜歡的數學問題并解答,讓學生適當選取條件提出問題,達到發散學生的思維的目的。這樣既能提高練習效率,又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最后,設計練習要富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求知欲。如我在“比一比”中用多媒體設計的一道練習——擂臺賽,即不斷變換數字,把數字擬人化,讓數字有手有腳站在擂臺上大比拼,到底誰最大。請同學們做小裁判幫忙裁決。通過游戲的形式,有效吸引了低年級學生的注意,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沉迷在問題的情境之中,把他們的注意力轉化為有意注意并趨于主導地位,進而幫助學生自主分析問題。
為學生營造成功的快感,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勁頭更足
任何一名低年級小學生都存在無限的潛力,同時也都具備積極向上的態度。雖然他們的潛能是無極限的,但還是要靠教師們去激發。因此,課上我們可以用語言來鼓勵做得好的學生:“你做得真棒”“噢,這個方法老師也沒想到”“你的回答真好”。或下課前表揚課上認真專心的同學:“XX同學這節課表現真好,老師非常喜歡這樣的你”,或給予小圖案貼紙貼在這節課的書頁中鼓勵他。
其次,從客觀角度分析,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其對數學的認知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教師應當從數學教材出發,逐漸提升教學的難度,讓低年級小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進而營造成功的快感。如:進行口算訓練后及時表揚他們算得又對又快;適當地進行數學比賽并作出相應的獎勵。每個月抽一節課把當月學的內容出口算題、計算題、解決問題、思考題這四個類型題考考他們,獎勵進步5分以上的同學和前三名的同學;引導他們利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低年級學生真切地感受成功,體驗愉悅,從而讓他們從心里接納數學、喜歡數學,并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數學、探究數學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