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南
初中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是對學生第一課堂所學知識的有益補充,使學生對課堂知識得到有效鞏固的同時,以更豐富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途徑,有利于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本文主要在生態學視角下,結合初中英語開展第二課堂時遇到的限制因素,研究初中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對策,使第二課堂真正為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也在逐步進行,初中英語第二課堂的開展日漸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育生態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其將生態學的原理引入到現代的教育教學中,是一個新興的教育教學視角,其講求在教育關系中各教學因子的生態平衡。在教學生態系統中,通過這種生態平衡,使得初中英語和社會、學生和教師、生理和心理之間能夠協調進化、統一發展。目前,許多初中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開展和學生參與的熱情還不是很高,所以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重視第二課堂的構建和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以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的全面發展。
全面調動師生參與英語第二課堂的積極性
許多教師和學生對于英語第二課堂的態度比較散漫,認為它無關緊要,其實第二課堂同樣是學習,只是在形式和內容上更加靈活多樣,所以第二課堂在開展上應多考慮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比如開展英語歌曲演唱比賽,就迎合了學子在娛樂中學習的需求,對演唱感興趣的學生很容易就參與到第二課堂的活動中來。同樣,英語第二課堂的教學也需要規范、有效的評價機制來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這種評價機制必然不是傳統的筆試考試方法,而是通過多種多樣的靈活形式。針對第二課堂的開展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置英語學習的主題和形式,比如“English Corner”就是比較常見的第二課堂形式,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English Corner”這個平臺,組織短劇表演、英語演講等課外活動。通過這種靈活的形式,學生可以發現自己的優勢,也能了解自己學習英語的價值和不足,確立今后學習所努力的方向,教師也可以及時發現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教學方法。
豐富英語第二課堂的活動形式與內容
初中生英語知識的獲取和綜合素質的發展,除了進行課上第一課堂的教學以外,還要注重第二課堂的開展,第二課堂最大的特點在于活動內容的廣泛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學生參與第二課堂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是初中英語培育學生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和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的優勢,就要豐富第二課堂的活動形式和內容,使得第二課堂能夠補充、延伸第一課堂的教學,培養學生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強大的實踐應用技能。在生態化的第二課堂中,英語教師要積極調動各個教學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和諧、愉快的英語活動和學習氛圍,開闊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素質。比如,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課堂教學之后,英語教師可以在第二課堂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如組織學生開展周末趣味活動,讓學生利用英語進行表達,或者組織有針對性的英語對話情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實現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提升英語教學效率。
有效發揮教師在第二課堂的組織與引導職能
在生態學視角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打造第二課堂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師生關系和諧,才能使得課堂氛圍輕松愉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師各項教學活動的貫徹和執行。在第二課堂中,由于課堂內容和形式的靈活性,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再是傳統的知識講授者和接受者,教師需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意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多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與交流,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和諧,自然也樂于在教學中對教師的教學做出回應,能夠自主融入英語知識的學習中去,課堂內外的英語學習氣氛會更加和諧,教學效果將會得到顯著的提高,讓初中英語的課外學習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促使學生英語知識學習與應用效率的提升。
結語
總之,初中英語第二堂課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英語教師加強教育生態學相關理論的指導,能夠科學安排第二課堂的教學資源,正確定位自身的教學角色和功能,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實現第二課堂環境下各教學要素的生態平衡,有效促進初中生的英語課外學習能力,實現英語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