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家
數學學科可以對小學生的思維塑造以及學科興趣培養形成一定的效果,而且在小學升初中的升學考試中,數學成績占的比例大,數學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經濟狀況又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再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大大提高,現在的小學生對于手機的沉迷程度越來越高,對于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小學數學作為最容易實行趣味性教學的一個科目,在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對于小學數學進行趣味性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觀應該是由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教學觀。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強知識接受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采用趣味教學,能夠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使他們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在我國某些地區,大多數小學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不注重學生的想法和接受程度,因此使許多學生養成了依賴習慣,不愿意自己思考。而中學的學習模式與小學大不相同,如果不改變學習方法和學習模式,那么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將存在很大的阻礙。所以,趣味教學運用在課堂上是必要的,但如果僅僅靠教師趣味性的語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從傳統教學來看,雖說具有一定的程度上的優點,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在教育界“傳統教學到底要不要進行下去”的辯論上爭論不休。
數學作為一門需要學習者擁有較強思維分析能力以及耐心計算能力的學科,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對應能力發展不全面,往往會出現計算、讀題、書寫以及其他方面的錯誤。而教師在面對錯誤答案時不僅需要指出問題,更要挖掘錯題背后學生的答題心理以及思維方式,因錯教學,加深學生對題目的印象,培養敏捷的思維方式。
鼓勵學生指出教師的錯誤并且加以獎勵
引導學生發現教師的“錯誤”,強化師生交流,鼓勵學生指出教師的錯誤是一種活躍課堂氣氛的方式。在數學計算以及實際運算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教師不僅要將“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概念謹記于心,同時也要讓學生敢于直面錯誤,面對同伴產生的錯誤能夠勇敢指出。為此,教師便要有意地在課堂上創造“出錯”的情景。
例如,某節課上,教師在黑板上寫下“6/1.5=?”,這時學生便會異口同聲地答出“4”。接下來,教師在黑板上寫下“所以6是1.5的4倍”。在一陣討論聲后,有勇敢的學生指出教師的“錯誤”,說道:“老師,您說得不對,因為只有當被除數以及除數都是整數時,才能說除數是被除數的幾倍,所以依照題目6/1.5=4,可以認定為60是15的4倍。”在該位同學的反駁后,班級中的同學紛紛點頭應答。教師通過故意表現錯誤,能夠激發出學生對題目答案的求知欲。
除此之外,通過學生的榜樣作用,對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獎勵,提出問題的學生以后能繼續地提出問題,相應的班級中其他同學也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
采用游戲的方法以及做實驗等其他方式進行多元化教學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會涉及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如果講課教師僅僅說圓的面積等于圓周率乘半徑的平方,通過講授例題,讓學生多做練習題的學習方式未免有些枯燥乏味。因此,授課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一只羊被拴在一根兩米長的繩子上,他能夠吃多大面積的草呢?”然后再對學生進行授課講解問題。或者針對這種問題,授課教師可以找一根兩米長的繩子進行示范,從而得知,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面積就是以繩子的長度為半徑的圓的面積。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活躍,好奇心強,采用游戲的方法以及做實驗等其他方式進行多元化教學可以極大地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來。
定期組織學生去探索大自然中的數學
數學存在于任何我們可以用肉眼看見的地方,數學也存在于一些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神秘的大自然之中有無窮無盡的數學現象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因此,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去郊區活動,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引導學生觀察蜘蛛網的形狀特點以及蜜蜂蜂巢的特點,或是在公園里觀察昆蟲翅膀的角度等諸多有趣的數學現象。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們親近自然,又可以使學生在游玩的過程中清楚理解自然科學以及數學道理。
結語
教學從本質上講應當是“教”與“學”的結合,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目標并不明確,學生沒有較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意識,而學生的學習動力大多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很容易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想辦法開展趣味性、多元化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習氣氛。作為教師,應當持之以恒地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辦法,不懈探索新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目標,從而真正提高學生數學計算的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