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學蓮 王宇靜
校本課程的特點,在于以學校來確定自己的課程,這種課程的編排模式是基于學校的課程資源開發而決定的。統一化的課程編排和單調的課程結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滲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多樣化要求。我國一直以來都注重文化教學,學科類課程所占比例較多。而小學階段實際上是學生活動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因此如何能有效地安排教材,促進體育教學的合理展開,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期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必要的參考。
小學足球校本課程游戲化的必要性
游戲教學并不是單純地進行娛樂,而是在娛樂的過程中按照一定的基本法則進行教學。換而言之,游戲化的校本課程編排是一種有規則有組織的趣味性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較小,對于新鮮事物具有好奇心,對游戲娛樂也會更加接受。學生如果能參與到游戲教學當中,并在此期間愿意融入教學,不僅便于教學內容的合理展開,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校本課程游戲化是非常重要的。
從足球的角度來看,其是一項技術要求高的體育運動,如果能在小學階段就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對于今后的全面發展也具有先導作用。另外,學生本身在生長環境、興趣愛好、個人特點等多個方面都存在差異,這也說明了即便是小學的足球教學也不應該毫無個性。因材施教實際上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所以,采用游戲化的校本課程,可以基于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豐富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游戲化校本課程的原則
趣味性
足球本身就是一項具有趣味性的活動,所以小學足球校本課程的開發構建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傾向于接受新鮮有趣的事物,所以趣味性原則應該成為校本課程的首要條件。課程內容應該做到豐富多彩,讓學生在了解之后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編排時可以加入一些生動具體的案例和形象,在學習當中進行融入,讓他們在學習中真正愛上足球。
啟發性
游戲化的課程編排并不意味著要脫離教學內容,所以校本課程除了必需的娛樂性之外,還需要具備啟發性。足球作為體育運動的典型代表,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具有顯著的教育意義。因為足球是11個人的活動,從守門員,到后衛,再到中場球員和前鋒,是需要各個隊員之間的協調配合的,因此足球教學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這樣,才能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實踐性
任何教學內容都不能離開實踐的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應用到足球教學上就更加貼切了。足球本身是一項體育運動,如果僅僅只是基于理論知識的學習,那么水平是無法得到提高的。就像是游泳,在沒有游泳技巧的支持下,人在水中就會不知所措,就會被水淹沒,而當掌握了游泳技巧時,就能在水中輕松自如。足球校本課程也一樣,需要從理論知識中挖掘實踐性的內容,并通過教學將實踐融入其中,從而促進高質量教學工作的形成。
針對性
小學足球游戲化校本課程的構建雖然是針對教學內容的一種整體化創新,但并不是一字排開的整體管理。恰恰相反,校本課程的原則需要保持針對性。因為學生的特點、愛好、天賦等都存在著差異,而校本課程也應該基于對學生的尊重,了解他們的個性差異上來開發。
小學足球游戲化校本課程的構建內容
以足球作為主題課程
校本課程始終需要一個主題,而小學足球教學的核心內容自然是足球。通過課程的學習,旨在讓學生了解足球的知識和技巧,并采用正確的方式和態度參與其中,了解這項運動的趣味性所在,因而相關課程的安排也需要通過足球來與校本課程進行協調。通過具體的實踐內容,可以先進行初步的理論學習,然后根據理論來進行基本的帶球慢跑、傳球、射門等簡單動作,然后在不斷練習中,將機械性的過程轉化為下意識的控制,從而提升球技。
實際上這些基礎內容的學習是讓學生掌握足球運動的要領,然后輔以相關練習來強化學生的能力。例如可以在足球教學過程中加入慢跑內容,以提升學生的體力和協調性。此外,足球也是一項合作性的運動,如果能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和協作能力,才是游戲化校本課程構建的意義所在。至于其他一些技巧練習,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的活動,例如看誰的帶球速度快、頂球時間長等,在實踐中不斷強化教學內容。
注重其他知識的融合
雖然足球是一項體育運動,但不僅僅包含體育的內容,還能通過和其他知識和學科的融合來實現整體化教學。以現階段的教學設備和水平來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校本課程和其他學科的知識相結合,輔以游戲化的模式,來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靈巧。
實際上,足球是源于人的一種精神需求,因此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實現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例如給學生放映一些足球比賽的視頻,而這些視頻通常都會配有一些激動人心的背景音樂,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會對足球產生興趣。針對游戲化的要求,教師也可以組織小型的競賽項目,例如比一比射正球門的次數等。必要時,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足球來自己創造體育游戲,這些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還可以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這都是校本課程構建可以參考和借鑒的內容。
校本課程和實踐的結合
校本課程的編排始終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促進校本課程和實踐的結合,是足球教學的重要方式。游戲化的構建體系實際上就是通過娛樂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樂趣,突出足球運動的趣味性。因而教師可以安排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例如:開設足球的專欄,對足球運動進行宣傳,然后通過學校來開展各類型的足球比賽,以班為單位,或是和其他學校進行友誼賽等,用真正的比賽來鍛煉學生,這也是一種游戲化的體現。而在假期時,學校還可以組織相關的夏令營或是出游活動,可以帶領學生到足球俱樂部去參觀和學習,通過觀摩職業球員比賽的方式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學習意識。這些內容都是可以進入校本課程的構建體系之中的,而游戲化的特點也能得到進一步放大,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例如在學習到如何停球的內容時,小學生因為協調性和能力的差異,在自由帶球的過程中要突然停球,比較困難,容易出現摔倒或是球被踢得很遠的情況。此時教師不妨將這項教學工作融入游戲當中,將單調的停球訓練轉化為豐富多彩的游戲過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由帶球,然后同時播放一段音樂,在音樂停止時,讓學生立即將球停住,以提升訓練效果。這種游戲類似于我們玩過的“木頭人”游戲,在音樂停止后讓學生保持停球動作,學生也能良好地掌握停球技巧,利用前腳掌踩球的方式來實現。而在這種游戲模式下,學生的技巧會鍛煉得越來越熟練,在后期,即便是音樂戛然而止,也能夠下意識地將球停穩,從而實現足球技巧提升的最終目的。通過實踐得知游戲可以直接融入校本課程中,并通過有效的手段來實現教學目標。
在今后,教師應該深入課題研究,并收集資料,積累教育資源,通過各種手段來了解足球校本課程的編排模式,并借鑒一些優秀的參考資料,如2015年出版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等,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