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勇
摘要:作為一個小學美術教師,當然也是德育工作者,在美術教學中,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出發,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它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術教育是一種國民素質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與培養的有效途徑。在素質教育改革及實施的浪潮中,思想政治素質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質,因此德育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應占據核心地位。
關鍵詞:德育滲透;美術課堂
印度哲人泰戈爾說,德育就是要使學生養成點燃知識之燈的智慧,其目的在于造就健全的人格,完善人的心靈和精神。所以我們需要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點綴”,使他們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更進一步的培養。美術教學是學校貫穿整個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過課堂提供的,美術課堂當然也不例外。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雖然每班每周只有兩節課,和學生接觸的時間不多,我認為只有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每時每刻都滲透德育,讓同學們隨時隨地受到教育,這樣不但能使每節課順利地進行下去,還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下面我談談在平時美術課堂教學中滲入德育的幾點體會。
一、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學習《學畫中國畫》這課時,我告訴同學們,中國畫是具有中國傳統的繪畫,只有中國才有的,這個畫種用筆、墨、紙、硯及繪畫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國的愛好者爭相學習。我還通過欣賞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畫家的作品,讓學生了解其價值,激發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確實應該感到自豪,但在驕傲的同時更應很好地繼承并發揚光大。因此,我們應很好地學習《中國畫》,牢固的掌握它的基本畫法。這樣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特別高漲,也都為自己是個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涂涂畫畫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觀察生活、認識世界、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種極好的方式。只有我們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就會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例如:每逢重大節慶活動(如:元旦、春節、中秋等),我都讓學生注意觀察周圍的變化,在觀察的基礎上涂畫五星紅旗、新建的高樓大廈以及節日的各種歡樂景象。特別是在《吉祥圖案》和《漂亮的瓶子》兩課中,通過欣賞一些漂亮的青花瓶圖片、剪紙等藝術品和向學生展示一些吉祥的掛飾,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講解有關工藝美術作品基本知識,精選書上藝術作品進行重點賞析和古今中外的比較。讓學生自豪的意識到我國古代文明的成就,從而熱愛中國優秀的民族藝術遺產,明確國家保護文物的必要性,同時也開拓了學生視野,增強了鑒賞能力,提高文化素質,對祖國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藝術感到自豪,在美的感受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證明,在孩子們喜歡的涂涂畫畫活動中,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其效果遠遠勝過教師生硬的說教和灌輸。
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
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學會欣賞或每課的隨堂欣賞時,有的欣賞作品選的是同學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的作品。同學們都覺得他們太厲害了,他們的作品真是高不可攀。我發現這個問題后,就教育他們,作品被選中說明他們畫的好,我們應該學習。但我讓他們意識到同學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好作品,我校也組織各班部分同學參加成都市科技創新比賽(科幻畫比賽),我們先在學校評選出畫的好的作品,然后鼓勵孩子們參加成都市的比賽,特別是有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老師在輔導中也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到繁,耐心啟發,及時表揚。只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就及時給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明白只要能積極認真地參與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肯定會成功的。通過老師的鼓勵,激發了同學的上進心并幫助他們樹立了自信心。從此以后我經常組織繪畫興趣濃的同學們參加一些繪畫比賽,因為他們有了自信,很多同學都在各級的比賽中都獲得很好的成績!我認為自信是任何事情成功的關鍵。
四、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神氣的小廚師》和《紙盒變家具》這類手工制作課的學習中,我一開始就問:“同學們經常幫家長做家務嗎?你們幫家里干了哪些呢?”個別同學舉手發言,但大部分同學都低著頭,一點聲音也沒有。這說明同學在家里大多數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就抓緊地時機和同學們談心:爸爸、媽媽每天工作特別辛苦,還要操持家務。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學會幫助家長做點家務,尊重理解家長,分擔家長的憂愁,并從親身體驗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同學們可以幫助家長做簡單的飯、幫助家長洗衣服、幫助家長收拾房間等等。等到下次上美術課時,你把做完這些事的感受告訴老師和同學。這樣,在上第二節美術課時,同學們暢談了自己勞動后的快樂感受以及家長對他們的滿意評價。同時,創作的手工作品也更生動了。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最快樂!從此,同學們都能夠尊重理解家長,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教育學生珍重友情,尊重師長
友情是人生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要想成為知心朋友就應敞開心扉、推心置腹,讓彼此相互了解。賀卡是一種為聯絡情感而相互表示問候、懷念、贈言、道謝的信物,是學生心靈溝通的橋梁。在學習《在快樂的節日里》一課中,讓學生明白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師和長輩,尊重師長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贈送昂貴的禮品,用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也可表達這份情感,禮輕情意重!因此,學會制作一份精美的節日賀卡饋贈親朋好友或老師,那么意義就會更加深刻,比買來的賀卡更顯珍貴。不但給人見物如見人的感覺,還能加深情誼。另外,如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和同學相處好關系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尊重。因此這一節課同學們都特別遵守紀律,作業質量也很高。
在整個美術教學中,要因地制宜,靈活機動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小學美術課教育不但要重視美術基礎知識、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且更應以美育為中心,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魯迅先生曾說過:美育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相符,然其力足的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