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巴哈爾·蘇皮
摘要:在信息極速運轉的數字化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學習和娛樂的時間逐漸趨于碎片化和即時化,移動媒體和網絡媒體當即乘勢而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在這一形勢下生存情況日趨嚴峻,新聞編輯作為廣播電視節目工作流程中的重要一環,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廣播電視行業不斷自省的部分。本文欲從御用廣播電視新聞技巧的必要性出發,來探討能夠提升新聞編輯技巧的具體策略,以期為行業內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
前言
新聞是人們獲得信息、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深入,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廣播電視已經從曾經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變為“非必需品”,行業前景不復從前。但是,當下的現狀既是困境,也同樣是挑戰,廣播電視行業必須不斷探索,尋找出一條創新且有特色的道路。對于廣播電視業來說,后人得以成功的前提,是不忘記前人鋪下的路,新聞編輯技巧仍舊是行業改革不可丟失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廣播電視人在全行業中競爭力的關鍵。
一、運用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的必要性
對于新聞編輯工作者來說,新聞編輯技巧就像是乞丐端的“飯碗”、作家我的“鋼筆”、醫生拿的“手術刀”,是在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當新聞編輯工作者合理運用新聞編輯技巧時,新聞作品會散發誘人的魅力,吸引和感染著受眾,不僅能夠提升收聽率或收視率,還能促進廣播電視業的發展。因此,新聞編輯技巧對于廣播電視行業來說十分重要。
第一,新聞編輯技巧能確保新聞的質量。廣播電視媒介區別于網絡和新媒體媒介,節目一旦播出不具有可逆性,如果出錯即判定為播出事故。因此,對于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來說,工作時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且必須十分的細心和耐心,工作量和難度極大。同時,新聞事業又肩負重大的社會責任,如遇敏感話題而處理不當或不及時,也很可能會引發受眾的負面情緒。所以,在新聞節目報道的過程中,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掌握足夠的新聞編輯技巧,才能成功地監督和保障新聞的質量和效果。
第二,新聞編輯技巧能吸引受眾的關注。廣播電視新聞不同于網絡新聞,它不能自由的鏈接其他內容,也不能混搭音樂及動態圖片,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創造力。因此,新聞編輯工作者就需要熟練掌握現下可運用的所有元素進行新聞編輯,并盡可能地創造和豐富編輯手段,深入當下受眾關注的熱門話題,創作出符合受眾個性化需求的新聞作品,讓受眾產生主動觀看和了解這些新聞的沖動和興趣,以此來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收聽率和收視率。
第三,新聞編輯技巧能規范編輯的行為。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媒體行業若想獲得健康持續的發展,也必然需要一套較為規范的行業準則,來約束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自身行為及職業道德,保障新聞編輯能夠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展開工作。當然,新聞編輯技巧不僅能規范編輯行為,還能幫助新聞編輯工作者不斷地自我提升和自我反省。因此,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創作過程中,新聞編輯技巧對規范編輯行為方面有一舉兩得的益處。
二、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的具體策略
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的必要性來看,編輯技巧對于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而言至關重要,而新聞節目除了服務和教育功能以外,還具有可供學習欣賞藝術性。因此,隨著時代和科技的更迭,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勢在必行。眾所周知,一條新聞消息的結構通常是由題目、導語、新聞主體內容、新聞背景和結余等元素所構成的,因此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也需從這一角度出發,關注新聞的組成要素編寫、新聞作品的畫面搭建以及新聞作品的報道界限等方面,以此幫助提升新聞編輯技巧。
(一)重點把握新聞組成要素的編輯技巧
作為一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除了具備正確的新聞觀和敏銳的新聞感知以外,還須掌握新聞組成要素的編輯技巧,而標題、導語、結構是組成廣播電視新聞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通過巧妙的排列實現新聞作品想要呈現的整體效果。具體地說,首先新聞標題必須簡潔、形象且有吸引力,讓受眾在看到或聽到標題后就不想換臺;其次導語部分講求開門見山式講述,不拐彎抹角和故弄玄虛,用較短的篇幅刺激受眾繼續了解的興趣;最后新聞結構的安排應根據具體新聞素材的特點進行編排,如普通消息新聞可采用倒金字塔結構,把最重要最吸引人的結果放在最前面,系列新聞可采用菱形結構,中間較大的內容空間可將新聞主題分段講述等。
(二)著重關注新聞編輯的畫面搭建技巧
在廣播電視新聞作品的創作中,可利用的元素主要有文字、音樂、圖片和視頻等,當錄制的新聞素材無法講清楚事件的發生經過或由于攝影記者為了搶奪新聞的發布時間而漏拍時,可以借助新聞圖片攝影來補足缺失的新聞信息,借助畫面主體關系來展現個體事物和整體環境的聯系,比如著火時消防員與逃生人流的反向場景、汶川地震后被壓在廢墟下人們的肢體狀態等。除此之外,當新聞事件發生的地點有二個及以上時,可借用電子地圖來顯示事件發生地點之間的聯系,以此縮短新聞事件與受眾之間的空間距離,進一步增強新聞報道的真實感,讓受眾能對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影響等形成概況性的把握,從而改善新聞報道畫面的單一角度,幫助新聞編輯工作者樹立更為專業的形象。
(三)熟悉掌握新聞編輯的報道界限技巧
在我國,廣播電視節目尚未進行執行分級制度,一些暴力、血腥、個人隱私信息及國家機密的新聞畫面或新聞信息不能毫無保留的進行播出,這就要求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在創作新聞作品中要熟悉新聞的報道界限,對部分特殊的素材需要進行刪減或模糊化處理。除此之外,當在報道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新聞事件中,還需格外注重切勿曝光未成年人的隱私信息,以防對未成年造成不可預知的傷害。因此,對于報道界限技巧的熟悉掌握,也是幫助廣播電視人提升新聞編輯技巧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張君昌,呂鵬.中國廣播電視編輯理念發展的四個時期[J].現代傳播,2018(10):32
[2]麻敏.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探討[J].編輯之友,2013(04):97
[3]閆榮捷.傳媒業態變化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J].中國報業,2018(08):87
[4]鄭壹.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探討[J].新聞戰線,2016(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