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鳳艷
【摘 要】了解老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情況,探討安全用藥的護理對策。對于慢性病、終身病的逐漸增多,需要長期或終身服藥,針對我科帕金森及癡呆類患者,為提高患者服藥準確的依從性,我科實行QCC方案。實行QCC方案后提高慢性病的老年患者長期服用口服藥的依從性,使老年患者能合理、安全、有效用藥,降低未及時用藥的隱患,保障臨床護理工作的安全。
【關鍵詞】 老年;慢性?。灰缽男?;健康教育
1 臨床資料
抽選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我科住院患者60天以上的老年患者90名,其中男性36名,女性54名。中風患者68名,帕金森患者22名,其中高血壓患者37名,冠心病患者11名,
1.2調查方法
采用訪談了解患者對疾病、藥物的知識、文化程度、服藥種類以及患者忘記服藥、拒絕服藥、自行停藥、錯誤服藥的原因,對需要服藥的老年患者均進行問卷調查。
制定服藥查檢表,不定期調查患者服藥情況及準確性。
1.3工具
查檢表內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診斷文化程度及未服藥的藥名、時間點,統計原因并分析結果。
2 結果
長期正規服藥的只有31例,只占服藥人數的32%,依從性差的比例高達68%。其中忘記服藥者23例,約占26%。自行停藥者3例,占4%。錯誤服藥者18例,占20%。拒絕服藥者3例,占4%。主要以知識有缺乏的有20例,老人理解能力差、陪人不會照顧的有23例,因疾病禁食的6例,外出檢查而導致晚服藥的有18例。
3 分析原因
3.1知識缺乏 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識不夠,對堅持、準確服藥的重要性及目的性認識不清,不能很好的督促、協助病人及時服藥,從而影響患者的依從性。
3.2缺乏信心
突發疾病后的心理不適應,角色沒能及時切換時期,患者信心不足。特別對于帕金森患者需要長期、終身服藥,個別患者對治療喪失信心。
3.3記憶力減退
老年人記憶力差,特別認知功能障礙、癡呆患者同時還有腦血管疾病者如無家人及護理人員及時提醒督導服藥也會導致依從性差。
3.4對醫護人員不信任 對醫院及醫生缺乏信任,因此對開具的藥品拒絕服用或不能堅持服藥
3.5藥物不良反應 服藥后患者出現低血糖、腹痛、惡心等不適癥狀,對患者造成一定影響,也能影響依從性。
3.6宣教不細致,患者及家屬對藥物的名稱、作用、服用時間完全不清楚,以至于擅自停服。
4 對策
4.1加強藥物宣教 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心理進行有效的交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相關知識,使其認識到疾病的嚴重程度及嚴重并發癥對將來生活的影響,從而嚴格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1-2]。
4.2嚴格指導患者按醫囑用藥
可為患者擬份用藥詳細資料,應包括名稱、用法、劑量、注意事項。同時,還應叮囑患者家屬督促其按醫囑服藥。
4.3加強醫護患關系
及時為患者解答、處理問題,建立良好關系。
4.4強化記憶
將藥品擺在醒目的位置,把服藥時間在口服藥袋上醒目的表明,或給病人設置鬧鐘提醒,在服藥時間前巡視病房檢查患者服藥情況,及時的提醒、督促[3]。
4.5鼓勵并選派護士進行繼續再教育
完善激勵機制,提高護士對患者宣教的積極性及相關技巧。
總之,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生理機能衰退,使機體免疫系統機能下降,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用藥方案也計較復雜,藥物治療頻繁,如我科帕金森病人口服藥根據不同種類最多可達12次/日。老年患者依從用藥是藥物治療有效的基礎,不依從用藥的后果有時能達到危及生命的程度。近年來老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普遍降低,已成為安全用藥的隱患。為了保證老年患者能合理、安全、有效用藥,應加強老年人用藥依從性的教育[4-5]。為此,本文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老年人用藥依從性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干預措施。成功的治療不光取決于醫、藥、護人員,它更需要患者的配合。如果患者不能安全遵守醫囑,那么病人身體恢復則需要更長時間,痛苦也會更長,家屬也將投入更長的時間、精力及金錢,醫、藥、護有責任、有義務采取用藥措施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余茶花.藥師在提高病人用藥依從性中發揮的作用淺談[J].海峽藥學,2017,29(02):265-266.
[2]黃文娟,邱惠玉,黎靜.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08):329-330.
[3]吳紅梅,周澤云.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04):439-441.
[4]朱德龍.如何改善病人用藥依從性[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1):329.
[5]黃文娟,邱惠玉,黎靜.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08):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