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克依木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同時也存在著就業難的問題。在新疆高校中,少數民族大學生占較大的比例,由于學生自身、家庭、高校、社會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難的問題日趨嚴峻,尤其是生源地經濟落后的農村籍少數民族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更為突出。農村籍返鄉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否能成功就業、從事何種職業、就業發展前景、如何提升就業質量等。本文以新疆阿克蘇阿瓦提縣農村籍返鄉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問題為主線,歸納梳理出能夠解決農村少數民族大學生返鄉就業的對策及建議,從而達到能夠提出促使返鄉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更加順利、充分就業建議的目的。
一、全面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
(一)樹立正確就業觀念
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念。部分少數民族農村大學生返鄉之后容易產生消極的就業觀,對比自己的家鄉與自己上學的大城市會出現心理失衡現象;有部分少數民族農村大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內心有極強的優越感,認為自己可以勝任一切工作,在就業時,往往眼高手低。這時應放低身段,不過分強求工資、福利等,初入社會,應以學習、積累經驗為主。正確的就業觀首先要衡量自己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專業知識有多少,實際操作能力有多強,根據這些自身基本條件去對照,自己干什么工作比較適合。
(二)提升個人能力
少數民族大學生應提升漢語口語、寫作水平,熟練使用辦公軟件,計算機應用能力。部分少數民族農村大學生不擅長漢語交際,尤其是在就業期間,漢語能力低導致其獲得的就業渠道較少,進而影響就業。少數民族農村大學生因成長環境所致,個人綜合素質、職業技能等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為了彌補這些短處,需要努力學習有用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遇到機會要敢于推銷自己,突出自身亮點,深入市場,了解所需,擁有一技之長。
(三)利用多媒體主動出擊
網絡使信息互通變得簡潔方便,網上招聘火熱,就業工作中新媒體的使用逐漸增多,帶動了大學生就業服務水平的整體提高。在信息化時代,大學生必須要關注就業網站,例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網站、新疆人事人才信息網站、58同城網等等。同時高校的多媒體傳播方式也與時俱進,出現了學校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平臺,小薇微信公眾賬號,學院畢業生QQ群等。那么少數民族大學生充分利用好網絡平臺上發布的就業招聘信息,多關注、多了解,廣撒網,擇優而從之。
二、多方式合力強化學生就業技能
(一)加強職業生涯培訓教育
增開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頻數,讓大學生樹立大學四年的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及時規劃好未來方向,這么做對充分利用大學時光充實完善自我,增強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都有幫助。關注個體差異性,有條件地注意個別少數民族學生的單獨指導和幫助,體現其個性化的要求及特點,盡可能多開展各類有益的社會企業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能力,發掘自己的興趣,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
(二)改變授課方式,增加實踐經歷
高校的授課方式大多以教師講授為主,并不能很好地反饋少數民族學生的對課程學習的接收程度,甚至很多大學生的學習狀態都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因此專業課授課老師因積極改變授課模式,專業課設置應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學校可以針對部分緊缺崗位培養專業人才,邀請行業精英教授最實用的內容,保證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讓學生能夠完全感受、參與,更好的完成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對接,縮短入職培訓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三)根據不同專業,提供專場招聘會
搭建信息化三方平臺,根據不同的專業,邀請用人單位來校舉辦專場招聘會,了解用人單位用人需求的變化,對學生的要求,高校、用人單位、畢業生各取所需,通過現場實戰預演的方式,讓少數民族學生感受就業市場,累計經驗以提高就業水平。還必須拓寬學校的就業信息渠道,及時更新各地企事業單位的招聘信息及國家有關農村籍少數民族畢業生的方針政策,以方便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就業擇業,才能不斷提高學校就業服務水平。
三、營造良好就業環境與優勢條件
(一)大力支持新疆少數民族企業發展
新疆民族企業,對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民族消費市場的開發和就業等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疆現有少數民族企業超過兩萬家,企業涉及餐飲、商貿、醫院、種植業等十多個行業。少數民族地區政府應大力扶持企業發展,擴大企業規模,在各地州縣開設分公司,選拔新疆優秀少數民族企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到院校及沿海企業培訓,大力支持新疆培育和發展本土中小微企業,扶持少數民族群眾創業,增加就業機會。
(二)完善少數民族就業政策
就業政策上給予支持和傾斜,鼓勵農村籍少數民族大學生下基層。比如提高返鄉少數民族農村大學生的工資待遇,給予邊遠補貼,對于基層服務期滿且表現優秀的農村籍大學生升職、提薪,使他們看到回家鄉發展、服務的好處,激發其建設家鄉的熱情。其次,鼓勵農村大學生積極創業,出臺并完善相關政策,設立創業培訓課程,為農村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以及資金支持,幫助有創業想法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實現夢想。
(三)增加就業途徑
國家應該對每年都招收高校少數民族畢業生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補貼。同時,也可以根據企業員工的數量對企業事實不同程度的減稅政策。鼓勵農村籍少數民族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地區的中小型企業或非公有制企業中就業,為畢業生簽訂企業編制、勞動合同,足額繳納五險一金,讓畢業生感到企業就業的好處、待遇、發展空間,穩定性都不輸其他性質的工作單位,讓畢業生體會到在企業單位就業也將會前途似錦。
四、結論
農村籍返鄉少數民族大學生應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正確就業觀,他們自身對本地區的發展、社會環境等相對比較了解,符合多民族地區自身發展的要求。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要順應西部大開發的要求,大膽投入到新農村的建設當中。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人始終是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在國家和地區優惠就業政策的扶持下,少數民族大學生選擇下基層,一方面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為建設自己的家鄉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