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娟
摘要:高中歷史作為文科類的重要一部分,但它仍然被稱作“副科”,它的地位依然不能和語、數、外相比較。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的觀念轉變,教授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發展歷程,并要求高中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一定的文科素養和人文情懷。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方法;歷史情感
高中生經過了小學、初中的學習,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文科知識儲備,建立了自己的知識管理結構。到了高中,教師要在學生原有的歷史知識儲備和歷史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運用各種類型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適應和了解高中歷史的有效學習方法。接下來,本文將淺要探討教師應如何合理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進行高中歷史教學。
一、擺正歷史學習心態
對高中生來說,歷史只是文科綜合里的一部分,分值比不上語、數、外三門主科,那么高中生花在歷史上的時間自然不會很多。同時,學校和其他科任教師可能也不會對歷史產生很重視的心理。在這樣的情況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擺正對歷史的態度,高層要對高中歷史的重視程度做出表示,增加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接下來,教師要引導高中學生正視歷史,擺正對高中歷史的學習心態,強調高中歷史在整個學習體系中的地位。還可以向高中學生展示歷史這門學科的博大精深,向他們講述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激起高中生學習高中歷史的興趣和潛力。引導他們在高中歷史的知識之海中穿行,盡力讓高中生明白和享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
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積極性
在學習高中歷史的過程中,高中生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也應當教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接觸和學習歷史。如果學生對高中歷史的態度是缺乏積極性的,那么,其學習歷史的效率就會非常低下,教師如果在高中生的這種狀況下進行歷史教學,教學效果是不明顯的,也達不到提高高中生歷史知識素養的目的。
積極的學習態度會使高中生更努力的想要了解歷史學科的相關知識,也可以更有動力的去挖掘出歷史所蘊含的人文關懷,當然,也能夠給高中生學習效率帶來提升。學生有了積極的學習態度同樣也會反作用于教學,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比如說,積極的學生會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問,主動思考解題思路,主動尋找解題方法。這樣積極的表現會給高中歷史課堂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激發高中生對于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引導高中生多多表現出積極的學習心態是歷史教學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社會的生產力在大力地提升,時代在飛速的發展,許多的活動也引入了不少的科學技術,教學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引進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它減少了教師的板書時間,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解說課堂內容,并且能夠使課堂內容更加多樣化。多媒體教學可以采用多圖片和視頻的方式來進行高中歷史教學,使高中生脫離原始的填鴨式教學。引導高中生通過多媒體這種更有意思的教學方式了解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起起伏伏,了解到西方工業文明的崛起,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發展歷程。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對于高中歷史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更加貼切的情感,使高中歷史教學任務更加簡潔又有趣。
四、舉行實地歷史事件考察活動
古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代偉人鄧小平也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根據高中生的學習特點,離開固有的學習地點能夠體驗新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是帶有新鮮感的,受這個年齡的心理因素的影響,這時高中生對于歷史知識充滿了好奇心理,接下來他們對歷史文化知識的喜愛程度和接收程度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那么如何策劃一個有利于高中生走進歷史,學習歷史,了解歷史的實地考察活動呢?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與當地的歷史博物館或歷史事件發生地的景點管理方面聯系,請求博物館或管理方面提供給高中生一個實地體驗歷史事件的學習機會,支持歷史教學。教師還可以在高中生實地體驗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加上實地歷史事件的講解,使他們對歷史事件的感受更加深刻,對歷史事件中主角的心路歷程感同身受,這樣高中學生才能對歷史事件的背景、起因、過程、結果、意義的記憶更加清晰明了。
五、增加高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已經被多數教師和學生批判。的確,許許多多的教師與學生已經深受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方式效率低下的不良影響。高中歷史課堂的趣味性該如何提高,如何讓沉悶乏味的課堂變得有趣就成了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提高高中歷史的課堂參與度,讓高中生能夠真正的加入歷史教學,而不只是靜靜地坐在教室里增加人數。教師要將課堂的氣氛炒熱,即提高課堂的熱度,增加一些能夠激發高中生競爭意識的小型趣味歷史知識競賽,鼓勵學生們踴躍參與進去,才能提高學生高中歷史課堂的參與度。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加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達到了教授高中歷史知識的目的,使高中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打破傳統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低下的魔咒。
其次,教師需要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上與學生們產生互動。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只是教師一味地講授和板書,并沒有和學生產生交流,也沒有得到學生的信息反饋。這樣的情況如果一直持續下去,高中歷史的教學質量又怎么能夠得到提高呢?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上要及時的了解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進度和知識的理解程度,接著還要細致的傾聽學生們對于學習歷史知識的反饋,并根據這些反饋的信息,耐心的解答和指導他們在課堂上的疑惑和問題,還要在課余時間調整教學方案,設計出新的適合高中學生歷史知識學習現狀的教案。
最后,教師還可以讓高中生對歷史事件加入自己的思考,自身設計和表演歷史事件。高中生可以通過歷史情景劇的劇情設計、場景排練、情感升華等方面的工作中增加歷史情懷,他們會在歷史情景劇中深入的探討并進行思考,最后對歷史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應當在教學方式中加入創新思維,推進多樣化的趣味性高中歷史課程,使高中生能夠在這種充滿趣味性的歷史教學中深刻又有效的接收歷史知識。
在強調全面素質拓展的當代教育背景下,提高高中生歷史學習素養刻不容緩。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下,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全面素質教育的主要角色。有效并且有創意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增加對高中歷史的喜愛之情,培養他們的歷史情懷和歷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