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銀 胡桂平
【摘 要】 目的:探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及效果,分析經陰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中,選擇性篩選出125例為研究對象,比較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的分娩結局。結果:125例孕婦中63例孕婦自主選擇陰道試產,試產率為50.4%,陰道分娩成功51例(80.95%),試產失敗12例(19.05%);再次剖宮產74例(59.2%),子宮破裂2例(1.6%)。陰道試產成功組的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剖宮產組(P<0.05)。陰道試產成功組的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住院時間、產褥病率、子宮破裂率均低于陰道試產失敗組(P<0.05)。結論: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選擇經陰道分娩比選擇剖宮產有明顯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在嚴格掌握陰道分娩指征的基礎上,加強分娩期的監護及管理,能明顯提高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促進自然分娩。
【關鍵詞】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陰道分娩;安全性
文章編號:WHR2018052144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率也不斷提高。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存在子宮破裂的風險,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并非是陰道試產的禁忌癥,采用陰道試產反而是一種相對更安全的分娩方式,能降低對母嬰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1-2]。本研究對本院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的分娩方式的選擇及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經陰道分娩的安全性,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婦產科收治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中,選擇性篩選125例為研究對象,分為陰道試產分娩組(63例)和剖宮產組(62例)。其中陰道試產分娩組年齡20~43歲,平均(32.33±2.28)歲;孕周37~41周,平均(39.23±1.65)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為2~6年,平均(4.03±1.08)年。剖宮產組年齡21~42歲,平均(32.17±2.28)歲;孕周38~41周,平均(39.75±1.67)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為2~7年,平均(4.55±1.63)年。兩組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4]:1)符合瘢痕子宮的相關診斷標準,且均有1次剖宮產經歷;2)足月、單胎妊娠;3)前次剖宮產切口為子宮下段橫切口,且手術順利;4)根據產前檢查、彩超等估計胎兒體質量在2500~3500g之間;5)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排除標準[5]:1)合并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并發癥;2)產前檢查顯示骨盆異常,瘢痕位置子宮厚度<0.3cm,子宮下段前壁有缺損;3)前次剖宮產切口為子宮下段縱切口或T形切口,前次剖宮產術后有切口感染或產后出血等并發癥;4)出現前次剖宮產指征,或新的剖宮產指征;5)對本次研究存在異議,非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兩組孕婦分娩前均接受全面產前檢查,重點對孕婦的胎位、胎兒大小、宮底高度、產道情況、胎先露、胎頭銜接、子宮頸Bishop評分及瘢痕位置子宮厚度進行檢查后綜合分析。
陰道試產分娩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助產士及產科醫生全程監護,做好緊急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各項術前準備。注意觀察孕婦自覺癥狀、子宮下段疼痛及有無血尿等情況。監測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持續胎心監護,宮口開全后盡量縮短第二產程時間,不宜使用腹壓,若出現子宮收縮乏力且無明顯頭盆不稱時,可應用小劑量縮宮素靜滴引產。若出現胎頭下降延緩、胎頭旋轉異常等情況,進行會陰側切或采用低位產鉗術進行助產。胎兒娩出后,立即靜脈滴注20U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若分娩過程中出現胎兒宮內窘迫、子宮破裂先兆等異常情況,立即進行緊急剖宮產。
剖宮產組:按照剖宮產手術路徑進行常規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并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孕婦對分娩方式的選擇情況,對比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結局及臨床情況(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新生兒Apgar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娩結局
125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中63例孕婦自主選擇陰道試產,試產率為50.4%,陰道分娩成功51例(80.95%),其中順產41例(65.08%),助產10例(15.87%),試產失敗12例(19.05%),轉為急診剖宮產,再次剖宮產74例(59.2%),子宮破裂2例(1.6%)。
2.2 陰道試產成功組和剖宮產組母嬰臨床情況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陰道試產成功組的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剖宮產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1。
2.3 陰道試產成功組與陰道試產失敗組母嬰臨床情況比較
陰道試產成功組的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住院時間、產褥病率、子宮破裂率均低于陰道試產失敗組(P<0.05);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剖宮產是產科臨床上常用的分娩方式,可以減輕自然分娩伴隨的疼痛。近年來,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剖宮產技術逐漸趨于成熟,剖宮產的安全性也越來越高,更多的孕婦更愿意接受剖宮產,尤其是初產婦,剖宮產率更高。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選擇哪種分娩方式更加安全,對母嬰的傷害最小,成了產科工作者的研究課題[6]。
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自然分娩技術越來越成熟、完善,陰道分娩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人們對自然分娩的認識不斷增強,瘢痕子宮再次妊娠能否經陰道分娩已經成為產科臨床工作者討論的焦點。陰道分娩也不再是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禁忌,因此,臨床上可根據孕婦的身體狀況和意愿選擇適宜的分娩方式。有研究表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陰道分娩成功率為84.21%[7]。本研究陰道分娩成功率為80.95%,但值得注意的是,陰道試產率為50.4%,并且所有的病例均是經過充分評估、嚴格篩選出來的,不能就此認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經陰道分娩的成功率與非瘢痕子宮孕婦經陰道分娩的成功率相當。表1結果顯示,陰道試產成功組的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剖宮產組(P<0.05),兩組的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表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比剖宮產對產婦更有利、更安全,對新生兒結局不會造成過大影響,本結果與凌萍[8]研究結果相似,表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經陰道分娩有可行性和安全性,既避免了再次手術給產婦造成創傷和痛苦,又降低了醫療風險。因此,對符合陰道試產指征的孕婦,在做好緊急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各項術前準備的情況下,盡量進行陰道試產。
雖然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實施陰道分娩有諸多優勢,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表2結果顯示,陰道試產成功組的產后24小時出血量、住院時間、產褥病率、子宮破裂率均低于陰道試產失敗組(P<0.05),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表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經陰道試產失敗會對產婦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與譚美秀等[9]研究結果一致。因此,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要嚴格掌握陰道試產的適應癥及禁忌證,合理選擇分娩方式,嚴防子宮破裂、產后大出血等并發癥的發生,確保母嬰安全。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孕婦選擇經陰道分娩比選擇剖宮產有明顯的優勢,亦有一定的風險,但經過充分產前評估,嚴格掌握陰道試產指征,加強分娩期的監護及管理,能明顯提高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促進自然分娩。
參考文獻
[1] 焦艷.200例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后分娩方式選擇的臨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04):163-164.
[2] 王錚,張惠欣.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經陰道試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4):6136-6139.
[3] 馬艷芳,宋益慶.探究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婦女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及新生兒結局[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03):136-137.
[4] 王鋒,邵翠華,朱捷梅,等.瘢痕子宮患者再次妊娠分娩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2):4714-4716.
[5] 連海麗.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7):283-284.
[6] 羅潔燕.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及經陰道分娩安全性的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04):12-13.
[7] 申恒春.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03):234-236.
[8] 凌萍.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選擇及經陰道分娩安全性的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3):16.
[9] 譚美秀,羅云支.疤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4,(14):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