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瓊
摘要:心理健康素養是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必須重視其心理健康素養。本文以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以探索適合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和策略,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
關鍵詞:一本四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素養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在服務引導中加強思想教育,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大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圍繞這一根本任務,以“一本四全”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項目為依托,探索適合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和策略,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
一、“一本四全”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項目的理論探索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06年,從創立至今,始終堅持“一本四全”的理念:即一切以學生為本,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氛圍育心。全員育心,即指學校所有的教職工都要在主體上參與,承擔起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責;全方位育心,即指要充分利用和努力拓寬學院人才培養的各種資源、各種途徑來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過程育心,即在時間維度上,根據學生從入校到畢業等不同時段的心理需求,明確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素養提升項目;全氛圍育心,即在空間維度上,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郁的心理教育氛圍,切實滿足學生對心理健康的多元化需求。
“一本四全”的理念綜合強調了教育者主體的全員性、教育實踐在空間上的全面性、時間上的全程性,氛圍上的融合性,從宏觀上概括了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格局,成為學院整體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總要求,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統有效運行的總原則。
二、“一本四全”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項目的實踐探索
(一)針對全體學生,打造“五大平臺”,提升學生心理素質
1.精英培育平臺:依托學生心理社團及班級心理委員,注重發揮學生精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普及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營造暖心的校園氛圍。我們定期為心協骨干和班級心理委員進行專門培訓,系統地介紹理性情緒治療、認知行為療法等,并通過工作坊、心理沙龍、心理情景劇等形式,進行專業訓練,促進這些骨干學生探索自己的生命,優化心理素質,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新生進校后,這些心理骨干會深入到新生中間進行朋輩輔導,獨立開展新生入學心理適應團體輔導,并深入新生班級和宿舍,為他們解難釋惑,調適心理,有效緩解了學生入學的心理不適應現象。
2.項目實踐平臺:每常年開展“3.20咱愛您”“5.25我愛我”“9.25就愛我”“12.5要愛我”四季心理健康主題周/月活動,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展主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把既有趣又有用的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大家傳播,讓大家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3.能力展示平臺:開展“青年工藝說”、“放慢腳步、尋找自我”發呆大賽、“我的小確幸”四格漫畫征集、“給母親的三行情書”等系列心理活動,讓學生的能力得以展示。活動本著致力于普及心理學知識、將專業知識平民化,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成長,獲得學生的一致好評。
4.知識共享平臺:利用院報、微信、校園心理QQ群、《心語報》、心理中心在線網頁等媒介來普及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達到心理知識共享的目的。
5.課程教學平臺:我院率先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現被納入到我院職業素養模塊中,形成以“體驗、感悟、成長”為主線的,實現線上線下,必修與選修、知識普及與專題訓練相結合的體驗式課程教學模式。
(二)針對困惑學生,加強咨詢教育,主動實施心理干預
我院設立了個體咨詢室和團體輔導室,同時在宿舍區設立了“關愛談心屋”,二級學院均設立了“心理訪談室”,聘請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輔導員擔任心理訪談員,搭建了一支保障有力、動作高效、服務咨詢隊伍,進一步完善了學院心理危機干預體系。針對我院學生的實際情況,面向全院學生開展個體咨詢和團體輔導,接待主動來訪和約談的來訪學生。每年的新生心理普查,班級心理信息反饋匯報制度、建立危機學生預警信息庫等措施,強化早期預警環節,切實做好心理危機學生的工作。
(三)針對特殊學生,開展心理活動,激發學生心理潛能
針對特殊學生群體,開展相關主題的心理活動。如每年畢業來臨之際,會關注畢業生的心理動態,開展畢業生就業心理方面的講座、沙龍等,著力宣傳調適方法,疏解就業壓力,引導畢業生理性平和、客觀辯證地認識就業形勢。另外,“三困”學生群體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群體之一,他們身處學業困難、經濟困難、心理困難,他們經歷心理痛苦、存在心理創傷、支持系統薄弱且求助意愿不強,我們會聯系學生心理社團、朋輩輔導等力量主動為他們提供心理服務,形成有溫度的教育教學管理合力。
三、“一本四全”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項目的特色與收獲
(一)拓展工作時空,開辟“6微”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在“微時代”背景下,我們緊隨時代腳步,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普及和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具體地說,就是樹立“微理念”、強化“微力量”,打造“微平臺”,運用“微話語”,提升“微素養”,凈化“微環境”的途徑來構建“6微”教育模式,借以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時代感、吸引力和實效性。
(二)注重學習培訓,拓寬師資隊伍
依托“一院系一導師一項目”我們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導師庫,人員在心理專兼職教師基礎上納入院系黨支副書記、分團委書記等學生工作條線教師,通過“幸福7+1”(7個院系+1個心理中心)和“111工程”(一院系一導師一項目),我們做好日常輔導、預警工作,并把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學生工作各條線。將心育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通過“走出去引進來”途徑,參加心理主題培訓,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全員育人氛圍,不斷培育學生積極品質。
(三)借助心理社團,自助互助助人
心理社團自成立到今,一直秉承“助人、自助、互助成長”為宗旨,以服務學生為中心,以“自助、互助、助人”為理念,致力于在全院學生中普及心理學知識,將專業知識平民化,在幫助心協成員獲得心靈成長的同時,致力于提高全院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觀幸福感,把既有趣又有用的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工藝學子傳播,營造暖心的校園氛圍。
(四)堅持“教科”結合,深化工作內涵
我院率先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制度,在學生培養模式中充分、深入、科學的體現了我院素質優先的教育理念。我院已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提升到大學生素質培養的整體體系之中。同時,不斷將實踐轉化為理論成果也是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又一特色。我們注重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采取了“三位一體”的工作內容,把心理健康服務、教學和科研三者相結合,形成以研促教,以教帶研的良好態勢,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有方式,又有深度,同時拓寬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五)關愛教師心理,提供“心理福利”
我院十分注重在教師中普及心理學知識,提高教師的心育能力。結合學院具體情況,我們每年開展“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為我院教師提供“心理福利”。如今,我院已將“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納入班主任及輔導員培訓計劃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團體內交流經驗、分享體驗,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師對心理問題的認知水準,從而疏導教師心理困惑,完善其個性。進一步促進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向縱深發展。
四、“一本四全”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項目的啟示
在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項目的實踐項目中,我們始終堅持“一本四全”的工作理念,把面向全體學生,面向發展性課題,面向學生的全面成長作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經過探索,不斷推進學院的教育系統從他控系統轉為自控系統,進入自助的良性循環,營構和諧溫馨的校園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2]中只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7 (1).
[2]鄭印樂.高職應用型本科學生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策略——基于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的案例探索[J].職教論壇,2018 (03):22-25.
[3]王煥良.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體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