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學習中,合作學習是有效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將之前的學習局面有所改善,注入學習中的新活力,將課堂的內容豐富,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的模式對于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有利,能夠將學生的合作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高職英語;寫作教學;合作學習法;可行性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英語的寫作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技能,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因為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就需要高職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寫作能力需要被掌握。和其他的閱讀口語的只是相比較,對于英語寫作的教學時間頗為短暫。與以前的文獻相比較,有關的學習對象在中小學生中集中,對于高職學生的研究卻是極少。為了將學生的英語的應用能力提高,尤其是寫作的能力,讓其能夠使用英語在工作與人際交往中得以利用,得以社會的發(fā)展有所使用是目前教學的重要探討課程。
一、現(xiàn)狀
目前有很多的問題在高職學生的寫作中出現(xiàn):較差的主動性,學生把寫作當作應付考試與完成作業(yè)的目的,卻很少會有人將自身的專業(yè)與個人的以后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較差的課堂參與度不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學生在課堂上對于教師教授的寫作理論沒有興趣,在課堂中難以對自身的寫作實踐進行利用;學生在學習中遇見題目就害怕,沒有暢通的思路;教師因為受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深刻的影響在課后布置大量的作業(yè)留學生在課后完成[1]。學生將課堂作業(yè)在交予教師之后,教師再話費時間對其進行批改。因為訓練的次數(shù)變得,教師的批評也會減少,但是學生的寫作水平卻并沒有什么變化。
二、合作學習
我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將合作學習的內容引入課堂。約翰遜兄弟認為在合作學習中有五個要素:個人責任、面對面互動、正相互依賴、小組自評、社交技能。這些核心要素關聯(lián)在一起,構成了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是其核心的內容,通過小組的合作使得對方將自身的知識學習等中的不足進行彌補,取得身心中的滿足。國內外很多的學者都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證明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沒有合作學習有效[2]。在高職的英語課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寫作教學,很顯然會對其他的環(huán)節(jié)會有所影響,但是這樣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將其自身寫作的能力與寫作的水平提升,幫助學生將英語的交際能力發(fā)展與運用。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找出兩個非英語專業(yè)班人數(shù)相當,男女比例大致相同的班級。
(二)研究方法
在做試驗之前對學生進行測驗,使用統(tǒng)一的時間、試卷等。為了使實驗的效果能夠得到體現(xiàn),使用寫作分數(shù)較低的班級作為試驗班,對其使用寫作測試、觀察、問卷調查的方法,在對其進行分析。
四、實踐
(一)準備工作
在開始試驗之前,向學生介紹合作學習的意義,使其能夠對傳統(tǒng)與合作的學習的區(qū)別,并且要其明白合作的必要性與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開展
合作學習中重要的特點即小組學習[3]。在分組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考慮,根據(jù)其摸底考試的成績。上課之前教師分配好學生的小組。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將自身的任務完成,教師對不同的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安排學生組織活動,分別有組織人員、記錄人員、收集人員、總結人員、發(fā)言人員,保證小組中的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
合作學習是為了將學生共同完成工作的內容,而設置的對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等進行考慮的因素,這些需要小組合作才能夠完成。小組合作的任務這一才能夠將成員的力量凝聚,將小組成員參與的積極性得以激發(fā),為成員的活動指明方向[4]。只有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對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除此以外,學生的寫作能力的要求較為廣泛,避免其中會有枯燥乏味的情況出現(xiàn)。
小組間的互幫互助等能夠通過合作寫作完成,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能夠使師生都達到對英語寫作改進的目的。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討論,教師為其答疑解惑,在提問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對其“點撥”。
(三)修正
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只是對自身的思想注意表達,卻很少能夠發(fā)現(xiàn)其自身的問題。學生間的差異能夠讓其在同伴之間完成互評。例如:小組的成員將自己的文章在小組間朗讀,再進行討論,同學們提出修正的意見。文章的寫作者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在同學之間將自己的見解進行發(fā)表,再將已經(jīng)修改過的文章交于教師。在小組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之后,教師能夠對其進行適當?shù)莫剟睿蝗魧W生無法完成任務,可以給予其合適的懲罰(不能夠太過于嚴厲、苛刻)實現(xiàn)獎罰分明的教學模式。
五、課堂分析
在課堂中有些同學會根據(jù)自身所擁有的材料對其進行討論。向學生解釋詞語、短句。在課堂中有些班級較吵[5]。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都能夠在其中得到參與。甚至于是在課堂中,以往愛睡覺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討論與學習中。在教師對問題提出的時候,總會是固定的某幾個同學回答。學生僅僅是在被點名之后才會回答問題。
在課堂結束之前,教師需要留出一定的時間,為學生解答問題。在批改學生額作文時,有些班級的作文因為在課堂中學生在小組間反復的進行討論,常常會有較好的內容與語法的優(yōu)勢。
結語:在高職的課堂中“課堂的主體應當是學生,活動作為中心,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導向,將終身教育的目標實現(xiàn)”是其得以強調的,學生將合作學習作為主要的的目標。所以學生在學習中需要主要參與意識,將其合作的精神進行培養(yǎng)。通過完成“合作寫作”的目標,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參與進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較好的寫作習慣。在教學中不應當知識將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而是充分的將學生的智能學習進行利用,讓學生對其他的智能學習方式進行發(fā)展。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等能夠在英語學習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刁嘉雯.高職英語課堂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2):50-51.
[2]李娟娟.小組合作學習對高職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焦慮影響的實證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高海杰.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4]沈芬芬.高中英語寫作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實踐[J].英語廣場,2017(04):162-163.
[5]楊小菊.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英語廣場,2017(02):155-156.
作者簡介:
華琴(1976年—),女,吉林長春人,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