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芳
一、結合學科教學進行德育滲透,向學生傳遞正能量
1.深入挖掘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因素
學科教學是德育滲透的重要切入點。以我所教的初中英語為例,是一門語言學科,涉及社會、科學、歷史和地理以及外國文化等方方面面。課本中像有些內容涉及文明禮貌、孝敬父母、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等主題,大量文章都蘊含著重要的教育素材。德育滲透就是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培養中潛移默化逐步實現的。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挖掘德育因素,營造德育氛圍,充分體現語言課程的育人價值。
2.精心備課,把德育滲透內容融入教案
我在備課時,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對每篇課文都認真鉆研,明確教育目的。在此基礎上結合詞匯、句子、課文學習,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教案中。如我在講《Life now and then》一課時,專門制作了有關表現抗日戰爭年代生活的課件,通過看這些圖像視頻資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只有祖國強大,人民才能過上美好生活,國家和民族在國際社會中才不會受欺辱。作為青年學生,我們肩負著建設強盛國家的歷史使命,要珍惜現在和平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奮發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服務社會。
3.緊密聯系現實生活,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
比如,有的學生家長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由于督促他學習經常頂撞父母。針對這種現象,我在講《Birthday present》一課時,引導學生體會母愛的無私,親情的寶貴。教育他們作為子女,要尊敬長輩,孝敬父母;使他們懂得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家長的管教是為了孩子走好人生成長的道路。應該聽從父母的囑托,好好學習,為未來走向社會打好文化基礎,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通過這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教育,開啟了學生們的心靈,他們逐步理解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很多同學改變了以前頂撞家長的做法,比以前更懂禮貌了。
二、以德育滲透為抓手,促進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
1.抓課堂秩序,注重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教學秩序是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基本保障。我從抓紀律入手,營造安靜有序的學習氛圍。在制定班規的基礎上,讓每個學生都制定遵守紀律的計劃,利用班會在大家面前讀出計劃,以利于自我約束和同學間互相監督。對于紀律問題突出的學生,重點做好思想轉化工作。
2.注重學生的理想教育,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
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做好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智慧潛能的開發,使他們在學習的同時,品德得到培養,性格得到完善,學習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我班七年級的孫同學平時寫作業馬馬虎虎,英語考試經常不及格。我多次與孫同學單獨交談,幫助他擺布好個人興趣愛好與學習的關系,引導他珍惜學習機會,集中精力把學習基礎打好。憑他的心靈手巧,以后可以從事很多和藝術相關的工作。通過思想疏導,他漸漸認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是幼兒園時期了,應該樹立遠大理想,端正學習態度。現在的孫同學上課狀態變得很認真,也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全科成績明顯進步,期中考試上了班里的進步光榮榜,他的剪紙作品也在區里舉辦的藝術節和學校藝術節展出。
3.利用信息反饋,掌握學生動態
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反饋手段,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思想等方面的動態,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學生作業完成情況、考試結果、家訪、與科任老師交流等等,這些信息反饋都是老師了解學生的有效方式。
每天我通過作業反饋,及時鼓勵學生,寫上激勵性的話,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不同的要求。我還結合每次考試情況來鼓勵引導學生。班上的張同學是個女生,英語成績一直不理想,對學好英語存有畏難情緒。每次考試以后,我都單獨找到她,幫她分析試卷,指導她調整學習方法,在知識掌握的薄弱環節多下功夫,培養她的意志品質,她有點滴進步我都及時給予肯定。在我的不斷鼓勵下,她的英語成績進步很快,整個人也變得很自信。
三、以班級建設為平臺,讓孩子們在愛的沐浴中成長
1.老師言傳身教,做好學生的表率
教師是學生的鏡子 ,學生是老師的影子。我平時在工作和生活中注重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學生的榜樣和引路人,并利用教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響學生。
去年冬天流感高發期,我們班數學老師、語文老師都感冒發燒了,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兩位老師沒有休息,帶病堅持給學生上課。學生從老師的身上看到了、學到了愛崗敬業,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更加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2.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在班集體活動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互助互愛、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發揮班干部的作用,班上組成學習小組,班長和小組長們帶頭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同學們在學習、生活、紀律上比、學、趕、幫,積極為班集體榮譽做貢獻。在去年學校運動會上,我們班按照學校要求,從始至終秩序井然,被評為精神文明班集體。
3.關愛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愛和溫暖
冰心說:“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豐富美好的內心世界。”通過多年的工作,我深刻的體會到,“愛”是一切教育的源泉,是打開心靈的一把金鑰匙。因此,教師在平時工作中要胸懷對每一個學生的愛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和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生活熱情。比如班上有同學病了,我主動與家長聯系,幫助將他送醫院及時就診。班上有的學生感冒咳嗽,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囑咐他們多喝水,穿好外套別著涼。這樣點點滴滴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家長也更加放心了,更愿意配合老師的工作。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工作是初中教育中一項長期的重要任務,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和社會的進步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德育滲透是無形的,但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長遠的。愿我們的孩子們在學校和老師精心教育呵護下,健康茁壯成長,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品行端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