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培
摘 要:建設生態園林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是全社會共同期待的事業。生態園林對于城市的發展極為重要,它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對于優化城市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生態園林對于改善人居環境,營造優美、清潔的生存空間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生態園林;可持續發展;氣候調節
1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目前我國在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上與國家建設部生態園林城市的標準還存在著一定差距。部分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缺少科學系統的規劃,僅想通過簡單地增加綠地面積、樹木數量或公園數量達到生態園林的目的,導致園林綠化仍常處于道路、建筑的附屬工程,綠地設計是見縫插綠的被動地位。
2 生態園林在城市建設中具有很大的意義
首先,我認為城市生態園林能夠優化環境,改善局部環境的質量。大家都知道植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且還有很多樹木對粉塵有明顯的阻擋和過濾作用,植物的這種特性能夠維持自然中的碳氧平衡,所以建設城市生態園林對于環境的優化和局部環境的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
其次,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能夠調節小范圍的氣候。綠色植物具有強大的蒸騰作用,不斷向空氣中輸送水蒸氣,故可提高空氣濕度,園林中植物葉面的蒸騰作用能調節氣溫、調節濕度、吸收太陽輻射熱,對改善城市小氣候具有積極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個優美的城市生態園林,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全體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生態道德水平,進而讓生態觀念真正的深入人心,讓人們認識到城市生態園林建筑的重要意義。
3 建設生態園林應該堅持的原則
3.1 在城市生態園林的建設中,最基本的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不要只注意經濟效益,忽視了社會效益。城市是大家居住的地方,生態園林的建設也應該是為市民服務的,所以在生態園林建設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了園林的社會效益,應該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經濟效益,也不是僅僅以吸引游客為主,更重要的是把園林辦成一個小的自然體,讓人們在這里面感受到自然的魅力,體會到大自然和人類密不可分的關系,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
3.2 一定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型的原則
隨著社會的發展,能源的開發越來越多,利用也越來越多,所以自然中的資源在慢慢減少,環境自然也是不斷的惡化,所以在園林建設時,一定不能只顧及眼前的利益,一定要把目光放長遠一點,堅持持續發展的理念,這樣才能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能夠不威脅后代的發展,又不對滿足后代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在進行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植被的生長特性等因素,合理搭配。同時也要合理利用能源不要顧此失彼,實現良性循環。堅持生態性的原則,在有限的城市綠地中建立盡可能多的植物群落,這也是改善城市環境,發展生態園林的必由之路。
3.3 生物多樣性原則也不容忽視
物種多樣性是群落多樣性的基礎,它能提高群落的觀賞價值,只有豐富的物種種類才能形成豐富多彩的群落景觀,滿足不同人的審美品位。更好的發揮植物群落的景觀效果和生態效果。在城市園林建設中,應該選擇優良鄉土樹種為骨干樹種,積極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種,馴化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物種,形成色彩豐富、多種多樣的景觀。
3.4 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氣候,所以特定的氣候也就決定了植物種植的種類,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適合本地環境、氣候、土壤的植物,合理選配植物的種類,這樣才能保證出現不必要的損失。比如說,南方和北方環境和氣候都不同,所以在引進植物的時候,一定不能大意,不要為了喜歡而忘記是否適合本地種植的問題,否則不但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還會弄巧成拙,阻礙園林生態化的建設。
4 建設生態園林不可忽視的幾個問題
4.1 建立完善的政策、體制、機制保障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政策的保障,如果沒有一個系統的保障,那各方面就很難形成有效的協調和配合,園林的建設自然也不會一帆風順。不僅如此,還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用以保障生態園林建設的順利開展。在科技方面也應該加大配合的力度,對于現階段城市生態園林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并用科學的方法找一條更合適的路來保證園林的建設能夠順利的開展。
4.2 重視傳統,堅持自己的風格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多的國外的東西被引進到國內,園林建設的時候免不了會受到國外園林風格的影響,很多人都會盲目的崇洋媚外,以為國外的無論什么都是好的,所以也就不分精華與糟粕,一并的拿來用,這樣無疑會對傳統的園林風格造成很大的沖擊,其實傳統的園林藝術風格有很大的優點,比如蘇州園林,在世界也是一流的,其中蘊含了中國人民在建設園林中的智慧結晶,所以在發展的時候,還是應該把傳統的東西放在第一位,不能忽視了我們國家傳統的園林藝術風格和各個地區的地方特色,把園林建設成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品。當然對于外來的東西,也應該有選擇性的 借鑒一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園林有不同的風格。
4.3 通過各種措施增加綠化覆蓋率
綠量是決定城市生態效益的大小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大樹的綠量最大,生態效益也最大,而且在投資方面也不會很難辦到,所以要多栽植大規格喬木,最好是栽種成片的大樹,這樣效果一定很明顯。當然這個過程中,綠地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個問題辦起來應該是很容易的,只要注意好生態效應,就沒有什么問題了。
5 結論
城市園林建設是物質文明的表現,也是精神文明的象征,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質量的生活需求要求建立優質的園林。而城市生態園林建設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制約著城市化進程,也滿足不了廣大市民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在生態園里設計建設中要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完善城市生態園林建設制度,兼顧園林生態效益和景觀效益,“以人為本”來改變、改進當前園林發展問題不斷的現狀,創造一個長遠的、可持續、生態的,為人類服務的生態園林。
參考文獻:
[1] 王祥榮.生態園林與城市環境保護[J].中國園林,1998.
[2] 陳燁.談生態園林與城市環境保護的關系[J].現代農業科技,2009.
[3] 徐志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園林式城市的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