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昱平
摘要:常規的臨床醫學科研模式,實現難度大,且效率低。將VR技術應用到醫學科技期刊中,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基于此,本文簡要介紹了VR技術,分析了臨床醫學科研管理的現狀,強調了VR技術應用的必要性。重點從個性化平臺的建立、模擬仿真技術的應用,及紙媒模式的轉變三方面,對VR技術的應用方法進行了總結,證實了VR技術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醫學科技期刊;VR技術;臨床醫學;科研管理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優化了以醫學為代表的各領域的工作模式,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近些年來,醫學科技期刊,已突破了紙質媒體的范疇,而加入到了新媒體的行列中。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多種文獻庫的出現,無不驗證著上述發展成果。但各類文獻庫中的文獻,仍以文字為主要構成部分。如能夠將VR技術應用到臨床醫學科研管理過程中,將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一、VR技術與臨床醫學科研管理現狀
(一)VR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為信息化時代所衍生的主要技術之一。是借助電腦模擬技術而實現的,以創建三維虛擬世界為主要目的的一項技術。利用該技術,使用者可在特殊設備的輔助下,身臨其境的體驗三維虛擬世界中的事物[1]。并根據自身的需求移動位置,觀察不同區域事物的變化情況。VR技術的優勢,主要在于能夠增強事物的真實感。即使虛擬世界中均為非真實的場景,使用者同樣可在觀看事物的過程中,獲取與觀察真實場景基本一致的體驗。將VR技術應用到醫學科技期刊編輯模式的改革過程中,將能夠使期刊的發展,以及我國醫學科研成果的轉化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臨床醫學科研管理現狀
為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攻克各類疑難雜癥。我國醫療衛生領域的工作人員,一直致力于臨床醫學科研究,在提高臨床醫學診治技術水平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進展。為普及研究成果,臨床醫學科研人員,均會與醫學科技期刊相互合作[2]。將研究過程與結果,以文字的形式在期刊中發表。從而使該學科的從業人員,能夠通過查找文獻的方式,獲取診治以及護理的證據。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以及維普期刊等文獻庫的出現,臨床醫學科研成果的轉化平臺,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但轉化模式,卻仍以文字為主,可視化水平較低。VR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二、醫學科技期刊利用VR技術在臨床醫學科研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一)建立個性化的服務平臺
1.平臺建立要點
建立個性化的服務平臺,是滿足臨床醫學不同領域科研人員不同需求的主要途徑。臨床醫學科研過程中,VR技術的應用方向,主要包括虛擬解剖、虛擬實驗室、虛擬手術三方面。為滿足科研人員的需求,個性化服務平臺,同樣應面向上述三大方向而建立。確保不同領域的科研人員,能夠在醫學科技期刊中,充分了解自身所需了解的信息。以婦產科為例,該科室的手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對科研人員的操作水平要求較高。如單純采用文字理論的形式,宣傳科研成果,將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3]。反之,如采用VR技術,對婦產科各項手術的流程進行模擬,則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使科研人員能夠切身“觀摩”手術,使科研成果的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2.平臺應用方案
以個性化平臺中的“虛擬手術平臺”為例,可采用以下方法,將VR技術應用到婦產科臨床科研管理過程中:(1)利用VR技術,模擬婦產科診室,建立三維虛擬診室。(2)在臨床醫生、護理人員以及VR技術人員的支持下,將剖宮產、經陰道分娩、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子宮切除術等手術,以三維動畫的形式體現出來。(3)當科研人員需查找上述類型的文獻時,將無需閱讀繁雜的文字,僅需利用VR設備,即可觀看虛擬手術的流程,從而達到掌握各類手術的步驟,了解手術技術的目的。采用上述方式進行臨床醫學科研管理,對科研成果轉化以及普及速度的加快,具有重要的價值,對醫學科技期刊的進步,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二)積極應用模擬仿真技術
1.技術應用要點
目前,我國醫療衛生領域VR技術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VR技術與醫學科技期刊的出版,仍無法有效結合。因此當前的首要任務,應為建立仿真平臺,確保臨床醫學科研人員能夠利用平臺,對科研成果進行轉化。需注意的是,不同科室以及不同研究范圍內,科研人員對仿真平臺功能以及模式的要求同樣不同。因此,模擬仿真技術應用過程中,必須確保期刊不同的欄目,均具有不同的平臺,從而使科研人員能夠根據自身所需發表的研究成果在各期刊中所屬的欄目類型,對VR平臺進行選擇。采用上述方式應用模擬仿真技術,對臨床醫學科研成果的還原,將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技術應用方案
以骨科的“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為例:各醫學科技期刊,可在“骨科科研成果”版面中,創建適用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三維建模場景。當醫學科研人員需發表研究成果時,應進入到三維模擬場景中。通過軟件合成制作的方式,對切口的選擇、骨水泥的使用,以及骨折的固定等細節,進行詳細地描繪。除此之外,科研人員還可借助三模模擬場景中所提供的“髖關節骨折患者模型”,利用手柄進行模擬操作。觀察不同的操作方式,會對患者造成何種影響。采用上述方式應用VR技術,能夠使醫學科研人員對不同操作所產生的后果的“猜想”,以三維模擬的形式,真實地展現在科研人員的眼前,使臨床醫學科研水平得以提升。
(三)改變傳統的紙媒模式
1.建立三維器材
醫院各個科室所具備的手術以及診斷器材,均各不相同。手術、實驗以及解剖過程中,科研人員必須利用相應的器材,方可執行相應的操作。因此,當醫學科技期刊應用VR技術進行臨床醫學科研管理前,必須確保三維器材充足。以婦產科人工流產術中所使用的負壓吸引器為例,該儀器由進氣孔、電源槽、負壓孔、防菌過濾器等不同部分構成。使用過程中,各部分會共同作用,吸出子宮內的胚胎。三維建模時,必須保證儀器構件充足,性能無異常。以確保利用三維模擬負壓吸引器所進行的三維模擬人工流產術能夠與實際情況相符合。
2.實現人機互動
實現人機互動,有利于提高臨床醫學科研工作人員的科研熱情,且能夠使其身臨其境的觀摩到不同的手術,使VR技術的應用價值得到進一步的體現。以“腫瘤切除術”為例:當科研人員進入模擬場景中后,可點擊播放按鍵,使模擬場景緩緩展開。在此期間,科研人員可通過移動肢體等方式,在不同的角度,對模擬手術的過程進行觀摩。如對某一手術步驟存在疑問,科研人員同樣可以反復返回,重復觀看該步驟,直至無疑問為止。可見,與傳統的文字成果相比,VR科研成果的可視化水平更高。
3.仿真臨床帶教
臨床帶教為醫療衛生領域的學生進入到工作崗位的首要步驟。帶教過程中,由帶教老師單獨講解理論知識,較難提高學生的技能。如要求學生直接接觸患者,一旦診治過程中出現失誤,必然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脅。將VR技術應用到臨床帶教過程中,能夠使學生通過觀看VR視頻的方式,了解各項知識,從而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在VR模擬訓練中得到檢驗。其在進入臨床后,也能夠謹慎操作,避免對患者的機體健康水平造成影響。可見,醫學科技期刊利用VR技術進行臨床醫學科研管理,對臨床帶教質量的提高,同樣具有一定的價值。
三、結論
綜上所述,醫學科技期刊如能夠將VR技術,應用到臨床醫學科研管理過程中,將能夠有效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視化水平,為臨床醫生的溝通提供路徑,對我國臨床醫學科研成果轉化,將可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以上分析表明,VR技術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未來,我國醫學科技期刊,應積極利用VR技術,對臨床醫學科研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為我國臨床醫學的發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潁軒,陳虹.從用戶體驗角度探索VR技術在康復醫學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方式[J].設計,2017,30(23):108-109.
[2]吳志奇,張潔心,謝而付.評價科研思維在醫學檢驗技術本科生教育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8,39(10):1274-1276.
[3]李宇智,張曉麗.醫院科研工作中的科研不端狀況及對策淺探[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6(0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