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昊 闞利民
摘要:互聯網時代,高校需要及時更新宣傳方法,認識到最大眾化的信息分享平臺——微信公眾號、微博在宣傳高校品牌、維護高校形象、信息發布與溝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與微博進行為對象,通過文獻閱讀、個案分析、文本內容分析、調查問卷方法,將“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與“浙江大學”微博進行影響力比較分析,從而分析二者不足,提出增加二者互補能力的可行建議,提升電子“?!眲账?。
關鍵詞:高校;微信官方公眾號;官方微博;影響力;浙江大學
一、研究背景
(一)高校官方微信公眾號社會影響力逐漸增強
2012年,騰訊公司在微信平臺鋪墊下,對用戶開設了公眾號功能。因其簡單便捷、新穎豐富的形式在大眾之間風行起來。當年8月,華中科技大學成為國內最先開通高校官方微信公眾號一一"華中科技大學"的大學。緊接著,國內眾多著名高校、高職院校、技校都開設官方微信公眾號。
(二)高校官方微博——高校與外界互動的重要窗口
我國最先開通官方微博的高校仍然是華中科技大學,于2009年11月24日開通。同年,兩所知名的高?!浯蟆⑶迦A等高校也紛紛開通。短短2年時間內(2010-2012),國內高校官方微博開通數量直線式上升,一共增加了255個微博,2011年的微博開通數目增幅達到了67.7%。(1)
二、“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與“浙江大學”官方微博個案分析
(一)發布內容分析
筆者選取2018年1月1日到3月31日時間段內,“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總共發布的100篇推文內容為樣本,歸納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其中校內新聞占32%,風采展示占30%,科技研究成果展示占20%,原創文章和思政教育分別占10%,8%。
(二)整體影響力分析
筆者根據2018年1月—3月新青年發布的全國高校微信公眾號影響力榜單數據,‘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的影響力處于前三的水平,這說明我校微信公眾號的是非常優秀的。(數據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
(三)影響力原因分析
每月的推送文章數量保持在較高水平,直接提高了閱讀次數。從側面點贊數和閱讀數得知,表明了學校師生和外界公眾對于推送的內容和形式是充分認可的。
三、“浙江大學”官方微博個案分析
(一)活躍度指標分析
在統計期間,筆者發現“浙江大學”官方微博發布的微博時間段跨度很長,從早上6點一直延續到晚上12點,與大部分公眾作息時間相符合,也是公眾接受信息的最有效時間。更新頻次較高,且較為穩定。
(二)傳播力指標分析
“浙江大學”的粉絲數量為54萬,在高校官方微博粉絲數排行榜中位于第四,僅次于北大、清華和武漢大學。在2018年1月到3月期間,“浙江大學”微博平均每天發布微博在15篇以上。綜上所述,“浙江大學”微博具有較強的傳播力。
四、調查問卷
為應對本研究內容的分析的結果,筆者選取浙江大學在校學生和老師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問卷調查時間為 2018年4月。本問卷題項為 15,共收到學生問卷數為 145 份,有效問卷142份。收到教師問卷32份,有效問卷32份。
結果分析:
(一)使用習慣對比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得到的結果,可以發現不同年齡的人群對于這兩大平臺的使用習慣情況展現差別較大的現象,在142名學生中,關注“浙江大學”微博的有134人,占學生總數的94.4%。而教師中只有22人關注了“浙江大學”微博,占教師總數的68.8%,而32名教師全都關注了“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
(二)發布的內容風格差異
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浙江大學”微博的文字風格偏向生動活潑,兼有優美抒情,并且每一條微博可以配9張圖,更加保證了發布內容的豐富多彩。而“浙江大學”微信的文字風格則是以嚴肅嚴謹為主,包括學校重大發展動向、科技研究之類的學術論文解讀和思想政治類教育。
五、建議
(一)增加高校官方微信和微博相互合作宣傳的能力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筆者發現在“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沒有宣傳其微博的專欄,在“浙江大學”微博上也沒有發現宣傳其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二者也沒單獨為對方發過微信推文和微博內容。所以筆者建議二者應該互幫互助,互相宣傳,為提高學校影響力共同努力。
(二)高校微信推送文章數量增加,內容創新
“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可以充分利用這8篇文章來吸引更多學生、教師以及校外認識的閱讀。并且,可以增加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的創新程度和豐富程度。
(三)增加高校微博發布內容上的政治思想教育
面對微博用戶的低齡化趨勢,高校要抓住這個關鍵,在微博內容發布上增加政治思想上的宣傳教育和推廣,這樣使更多學生在“刷”微博期間,能夠瀏覽到這方面他們可能會在微信公眾號上忽略的或者沒有意愿閱讀的內容,從而加強學生的政治素養。
注釋: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