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聰 任云珠
【摘? 要】目的:探討腸內營養聯合谷氨酰胺腸外營養支持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腸內營養性腹瀉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重型顱腦損傷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普通腸內營養支持,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腸外添加谷氨酰胺≥0.2g/(kg.d),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發生腸內營養性腹瀉的情況。結果:在實施腸內營養支持過程中,對照組發生腸內營養性腹瀉例數為21 例,占42%,試驗組為10例,占20%,腸內營養性腹瀉率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5)。結論:腸內營養支持聯合谷氨酰胺腸外營養支持可減少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并發腸內營養性腹瀉的風險。
【關鍵詞】谷氨酰胺;腸內營養;腸外營養;腹瀉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難以經口進食,腸內營養顯得更為重要,并且安全易行,已廣泛應用于臨床[1]。合理均衡的腸內營養支持[3],可有效降低顱腦損傷后的高代謝反應。然而腹瀉是腸內營養中最常見的并發癥。本研究為探討腸內營養支持聯合腸外補充谷氨酰胺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腸內營養性腹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將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神經外科診療中心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100例納入研究。納入標準:(1)年齡≥18歲,GCS3-8分。(2)NRS2002≥3分。(3)需要禁食或完全腸外營養支持一段時間,但有潛在腸內營養支持指征。(4)統一持續重力滴注腸內營養液。排除標準:(1)患者入院后,實施腸內營養前已發生腹瀉。(2)患有腹瀉相關疾病如斷腸綜合征、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腸炎、甲狀腺功能亢進,急性中毒、敗血癥、傷寒、副傷寒等患者。(3)孕婦。入選患者100例,其中對照組50例,研究組50例,2組患者在比較性別、年齡、GCS評分、NRS2002評分、病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鼻胃管喂養,兩組患者的腸內營養液均有營養科統一配置而成,鼻飼創傷型流質(紐健整蛋白25g、善爾蛋白15g、貝因美米粉10g中加水200ml,能量:液體量= 200kcal:200ml)。初始總能量為20-25kcal/kg.d,滴速開始為30ml/h,24小時后根據患者胃腸道耐受情況,如無不適,遞增速度從10ml/h開始,最快可遞增20ml/h,目標能量總熱量30-35 kcal/kg.d。研究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腸外補充谷氨酰胺0.2g/(kg.d[3], 研究組患者采用力太作為谷氨酰胺腸外營養制劑。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在腸內營養支持期間腹瀉發生率進行比較見表1。從表1可見,試驗組腹瀉發生率較小,經統計學分析,X2=5.65,P<0.025,比較兩組腹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腸內營養支持持續時間比較,見表2。從表2可見,實施腸內支持1-7天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持續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腸內支持8-15天比較兩組持續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5)。
3 討論
本試驗結果顯示,對照組腸內營養性腹瀉率42%,試驗組為20%,試驗組腹瀉率較小,經統計學分析,X2=5.65,P<0.025,比較兩組腹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試驗表明谷氨酰胺能減少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并發腸內營養性腹瀉的療效是顯著的。兩組在腸內營養支持期間,比較兩組患者能持續腸內營養支持1-15天的患者人數,能持續腸內營養支持1-7天比較試驗組和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持續腸內營養支持8-15天試驗組持續支持的人數比對照組多,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5),同時比較兩組在達到腸內營養目標治療量所需時間,試驗組比對照組所用時間短(P<0.025),說明試驗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胃腸道對腸內營養液更耐受。
綜上所述,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腸內營養一開始,同時腸外補充一定劑量的谷氨酰胺能降低患者并發腸內營養性腹瀉的發生率,同時提高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有利于順利實現全腸內營養,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從而使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減輕家屬負擔。
參考文獻
[1]曾艷,王瓊瑗,易菊花容,等.重型顱腦損傷病人早期腸內營養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4):250-251.
[2]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神經外科重癥管理專家共識(2013版).中華醫學雜志,2013,93(23):1765-1779.
[3]張麗霞。顱腦損傷患者腸內營養腹瀉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現代臨床護理,2011,8(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