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文廣
【摘 要】目的:對于長骨節段性骨缺損實施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治療舉措,觀察及探究治療成效情況。方法:本研究對象是60例長骨節段性骨缺損病患,均為在我院實施多種舉措包裹豐富自體松質骨植骨治療的患者,涉及到鈦網包裹植骨、線網包裹植骨、線捆綁皮質骨塊包裹植骨、誘導膜包裹植骨分別是10例、12例、15例、23例。統計病患治療效果情況。結果:術后切口一期愈合、二期愈合分別為56例、4例;總體上鄰近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就是,優、良、可、差分別為26例、23例、8例、3例,得到了81.67%的優良率。結論: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治療長骨節段性骨缺損效果良好,并且應嚴格的依照患者實際情況選用最佳的治療模式。
【關鍵詞】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長骨節段性;骨缺損;不愈合;治療效果
在臨床上,患有骨缺損已經很常見,大部分情況下,此疾病的首要治療方案即為手術,得到良好的修復成效。應用誘導膜包裹松質骨治療節段性骨缺損可以獲得到良好的成效,此舉措稱作為誘導膜技術或 Masquelet技術,之后廣泛的采取鈦網包裹松質骨植骨治療長段骨缺損、線網或線捆綁皮質骨方法包裹松質骨植骨治療長段骨缺損或難治性骨缺損等[1-2]。改良的游離植骨方法成為治療節段性骨缺損的理想措施,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就是具有機械性包裹作用裝置的包裹豐富松質骨植骨方法。本文對于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治療長骨節段性骨缺損的成效展開觀察,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長骨節段性骨缺損病患60例作為研究對象,時間范圍是在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骨缺損部位為:脛骨、橈骨、肱骨、尺骨、股骨分別是25例、12例、6例、9例、8例。植骨的方式包括鈦網包裹植骨、線網包裹植骨、線捆綁皮質骨塊包裹植骨、誘導膜包裹植骨,各自為10例、12例、15例、23例。平均的骨缺損長度為(6.0±1.2)cm,長度最大者為9cm,最小者為3cm。
1.2方法
植骨術前,予以感染性骨缺損患者展開擴創、萬古霉素骨水泥填塞,或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灌洗或引流處理,合并皮缺損病患實施皮瓣或游離植皮修復創面處理。展開縱向切口,同時做好骨缺損斷端的清理操作。對于骨缺損端將硬化骨去除并打通髓腔,將無血供游離骨塊摘除,使得斷端骨存在良好血供狀態。應用標準的方式,針對性的展開嚴密固定。
包裹方法包括:應用鈦網舉措,取適宜鈦網卷成圓筒狀,在骨缺損位置處進行放置同時對兩斷端實施包裹,把附帶切取松質骨以及一些皮質骨,于骨缺損區展開混合植入,將鈦網收緊,兩端采取鋼絲在斷端骨進行固定;應用線網包裹舉措,把線網在骨缺損位置處放置,對于兩斷端實施包裹,在骨缺損中央放置松質骨,皮質骨或皮質骨面少量在外層部位放置并扦插,收緊線網,兩端固定;線捆綁皮質骨包裹舉措,外層部位放置多束線,把骨缺損位置游離無血供皮質骨或切取的髂骨皮質骨剪成細條狀在中層上放置,收緊多束線捆綁植骨材料固定;誘導膜包裹舉措,松質骨和少量皮質骨在誘導膜內置入并扦插,縫合誘導膜。術后,予以病患實施常規抗感染,通常為五天左右為宜。
1.3觀察指標
把骨缺損部位同斷端產生連續性骨痂作臨床愈合影像學跡象,達到骨折愈合其他臨床表現的情況就是骨折愈合的標準。觀察病患的骨缺損骨愈合分級,同時記錄好患肢鄰近關節功能狀態的恢復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分析軟件是SPSS21.0軟件。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的表示分別是:均數±平均數( )、自然數(n)和百分比(%)。
2 結果
術后切口一期愈合、二期愈合分別為56例、4例,各自占據比例為93.33%、6.67%;術后予以患者展開隨訪,研究中的全部患者均得到了隨訪,隨訪的平均時間是(18.4±3.5)個月;在60例病患中,產生2例病患具有誘導膜包裹者斷端連接處不愈合需要二次植骨才愈合,愈合時間平均是(15.2±0.9)個月,其他58例病患骨缺損都是一期愈合;總體臨床愈合時間統計顯示,最長者是18個月,最短者是3個月,平均(6.6±1.0)個月;實施末次隨訪表明,所有的患者患肢都可以恢復到負重活動功能狀態中,記錄骨缺損愈合分級,優和良分別是58例、2例;總體上鄰近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就是,優、良、可、差分別為26例、23例、8例、3例,得到了81.67%的優良率。
3 討論
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在進行節段性骨缺損疾病的治療原理即為,松質骨的功效包括骨誘導以及骨傳導、成骨,屬于理想的一種植骨材料。通過將松質骨進行植入,能夠于周圍得到血供以及成骨因子,產生新骨痂以及骨痂連接實現骨缺損骨愈合效果。
包裹植骨技術相異于傳統松植骨游離植骨,其包裹裝置能夠形成更好的機械性包裹以及固定植骨材料,讓植骨材料能夠于骨缺損位置處良好的固定,同斷端產生整體,防止植骨材料松動等問題,降低骨吸收率。同時,對于得到大量自體松質骨以及實施打壓或扦插植骨角度,同樣產生一定的革新,即應該具備豐富的植骨量,自體松質骨為主,以及在得到大量自體松質骨方面具有重大進展[3]。
另外,包裹裝置對植骨材料存在包裹固定功效,同時骨缺損端內或外固定支架穩固,因此能夠讓患者術后盡早的康復鍛煉,有效推動愈合骨斷端骨。而且包裹裝置網孔,積極影響植骨材料血管化以及成骨。網孔具有典型的優勢,即能夠提供給新生血管長入和成骨因子重要的通道,這種情況下,可以獲得充足血供,產生更好的成骨營養,均可以有效的促進盡快的連接包裹裝置內新生骨。鈦網生物相容性、骨誘導作用顯著,能夠對于高分網吸收為聚乳酸材料。誘導膜成骨屬性和血供理想,產生良好血管系統,分泌諸多形式成骨生長因子、血管生成相關因子等[4]。
4 結語:
綜上所述,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治療長骨節段性骨缺損效果良好,并且應嚴格的依照患者實際情況選用最佳的治療模式。松質骨包裹植骨技術明顯降低傳統方法植骨后松動以及骨吸收問題,同時推動愈合速度,提升愈合率,得到更加理想的治療成效。因此,值得推廣實踐。
參考文獻:
[1]韓曉飛,劉宇,徐可林,周子紅,顧三軍,殷渠東.聯合取骨誘導膜、線網與鈦網包裹植骨治療大段骨缺損[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8,22(30): 4782-4787.
[2]殷渠東,顧三軍,孫振中,劉軍,馬運宏.鈦網和線捆扎包裹嵌壓松質骨植骨修復長骨干節段骨缺損的效果比較[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5,30(02):188-190.
[3]張輝,許亞軍,陳政,韋旭明,殷渠東.線捆綁游離皮質骨塊包裹松質骨植骨治療脛骨節段性骨缺損療效[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08): 109-113.
[4]孫濤,王建航,欒景杰.自體富血小板血漿聯合自體髂骨移植修復肱骨髁部骨缺損性骨不連的療效[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6,18(6):49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