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梅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在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90例顱內動脈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為患者實施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根據患者受到的護理措施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用綜合護理,對比兩種方案實施情況。結果:觀察組好于對照組。結論:綜合護理在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彈簧圈介入栓塞術;顱內動脈瘤;應用效果
顱內動脈瘤為常見臨床疾病,指的是患者顱內動脈管壁產生異常膨出,一旦治療不合理或不及時,極易產生蛛網膜下腔出血癥狀,該疾病在任何年齡段均能患病,對患者的負面影響非常大,多選用彈簧圈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治療時,護理服務水平非常關鍵,直接影響著手術效果,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綜合護理在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90例顱內動脈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為患者實施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根據患者受到的護理措施不同分為兩組,每組患者例數為45例,其中,對照組中32例男,23例女,46-68歲,(61.22±1.45)歲平均年齡;觀察組中33例男,22例女,45-67歲,(61.23±1.46)歲平均年齡。兩組在年齡、性別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本研究患者均需要滿足WHO中關于顱內動脈瘤的診斷標準[2],本研究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
入院后,實施常規檢查,做好各項記錄,結合實際病況,為患者實施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
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執行原有護理操作。
觀察組用綜合護理,內容為:①術前護理:掌握各項資料,依據手術流程,做好所有的術前準備工作,依據患者接受能力的強弱,實施個體化的健康宣教工作,引導患者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病況和主動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救治。②術后護理:做好各項體征檢查,密切觀察病員意識,瞳孔,四肢肌力,將血壓控制在基礎血壓,以預防血壓過低引起支架堵塞或腦梗,血壓過高引起腦出血,指導合理膳食和康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干預前后GCS評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肌力平均等級數值情況。根據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評估昏迷程度,量表分數范圍在0-42分,分數所得數值越高,昏迷程度表現越嚴重,分數所得數值越低,昏迷程度表現越輕。根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分量表評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分數范圍在0-100分,分數所得數值越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現越高,分數所得數值越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現越低[3]。肌力平均等級分為6個等級,0級表示完全喪失運動能力,5級表示運動正常。
1.4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輸入SPSS19.0中,平均值用( ±s)表示,檢驗用t值,計數用百分比%表示,P值<0.05,統計學擁有比較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GCS評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肌力平均等級數值情況
干預后,兩組所得GCS評分數值低于干預前所得數值,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肌力平均等級數值高于干預前所得數值,觀察組所得GCS評分數值低于對照組所得數值,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分、肌力平均等級數值高于對照組所得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顱內動脈瘤作為典型神經外科病癥,該疾病的產生多為患者的腦動脈形成局部的血管異常病變所致,形成腦血管瘤狀突起,最后形成該疾病,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多選用彈簧圈介入栓塞術為患者進行救治,在實施手術操作時,患者受到的護理服務水平極為關鍵和重要,兩者之間呈正比聯系,應重視[4]。
綜合護理作為全方面、人性化的干預措施,在掌握患者手術流程和基本病況的基礎上,為患者實施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三個階段,應用價值非常高,值得選用[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減輕神經功能缺損,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綜合護理值得在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中應用。
參考文獻
[1]尚松安,葉靖,甄勇,等.靜音MR血管成像在顱內動脈瘤彈簧圈介入栓塞術后隨訪中的作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6,50(10):779-783.
[2]馬東飛.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的全麻護理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5):254-255.
[3]張慧麗.顱內動脈瘤破裂彈簧圈介入栓塞術圍術期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2):132-133.
[4]申翠,張娟,劉衛紅,等.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的療效及圍術期護理要點分析[J].醫療裝備,2016,29(2):202-203.
[5]王培霞,申翠,張娟,等.舒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用于(彈簧圈)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患者圍術期護理的臨床價值[J].醫療裝備,2016,29(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