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文 夏夢
摘 要:原油集輸脫水工藝的應用,能夠令原油處理溫度得到有效降低,有效實現油水分離,保證脫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于加強產品質量控制,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本文就原油脫水的常用方法進行簡要介紹,進一步從破乳劑篩選、藥濃度控制、落地油處理等方面入手,探討原油集輸脫水工藝的優化措施,旨在加強原油脫水質量控制,確保操作安全性,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原油集輸;脫水工藝;優化措施
0 引言
原油開采后往往存在含水問題,不僅影響原油儲運,加劇能耗,還會腐蝕管道管線與設備,在加熱過程中會對煉廠正常操作形成阻礙,產品質量控制難度較大,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引起爆炸,因此原油脫水處理勢在必行。原油集輸脫水工藝的應用及優化的實現,滿足原油脫水處理現實需求,對于石油資源開發利用價值的實現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因此對原有集輸脫水工藝及優化措施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1 原油脫水的常用方法
其一,熱化學脫水,此種方法就是當原油加熱至一定溫度后,將表面活性劑適量加入乳狀液中,令原油乳化狀態在破乳劑的作用下發生變化。其二,重力沉降脫水,在破乳后,令原油與水和雜質等分離,以沉降罐為載體,通過下部水層和上部水滴沉降來促進油水分離,完成一段脫水。其三,電脫水,在高壓直流電場條件下,通過電場作用來促進水滴碰撞合并,自原油中分離出來,一般通過振蕩聚結等方式來實現。其四,加熱脫水,其原理在于,通過有誰混合物溫度上升來促進油水分離,這一過程中要保證加熱脫水溫度降低,并提前將游離水脫除,以場合來利用廢熱,促進乳狀液加熱,并減少不必要的燃料消耗。其五,機械脫水,以聚結介質為支持,通過大表面積來促進水滴聚合,并實現沉降,這一操作無需加熱,但在含蠟原油處理過程中極易對通道造成堵塞,并且無法單獨應用。其六,離心脫水,以離心加速度為支持,沉降水滴進而實現油水分離,達到理想的原油脫水處理效果。
2 原油集輸脫水工藝的優化措施
2.1 破乳劑篩選
就原油集輸脫水處理的現實情況來看,在應用化學脫水技術時,一旦溫度控制不合理,或者脫水時間掌握不到位,極易影響脫水處理效果,而破乳劑篩選的實現,能夠依據脫水處理制度要求來進行規范化操作,在確保破乳劑選擇合理后,控制好跟蹤藥量,并通過科學的手法來對集輸脫水工藝進行優化,爭取達到理想的脫水處理效果。
2.2 藥濃度控制
在應用破乳劑來優化原油集輸脫水工藝時,需將其添加于集油直線端點,但在這一操作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加藥成本的科學化控制,以滿足低溫脫水需求,并達到原油集輸脫水的實際標準。因此必須要在端點加藥的過程中通過精準計算來控制好藥濃度。
2.3 落地油處理
所謂落地油,實際上就是回收的灑落油,來自于蒸發廠房、污水罐或者井場等,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泥沙和垃圾等,無法通過以往方式來實現脫水,處理難度較大,勢必會加劇經濟消耗。因此一般通過常溫單獨處理的方式來實現,將落地油回收后進行單獨存放,達到一定量后進行加熱處理,排水合格后進行凈化,從而滿足低溫脫水需求,并且降低其對于系統設備的不利影響,此種處理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夠促進原有集輸脫水工藝的有效優化。
2.4 工藝流程改進
預分離流程建立以及脫水流程改進是優化原有集輸脫水工藝的必要途徑,為促進預分離流程中脫水泵問題的有效解決,需要充分發揮三相分離器的應用價值,保證轉接站油水輸送與脫水處理的順利實現。脫水流程的完善,可通過電脫處理和加溫沉降來實現,確保在二次處理后原油能夠達到合格標準。
2.5 原油冬季生產優化
在原油集輸脫水過程中,極易受到低溫的影響而導致脫水效果不佳,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對原油冬季生產進度產生影響。為促進原油冬季生產的不斷優化,要采取有效的升溫處理措施,比如通過二級沉降罐加熱來實現,令原油溫度持續最佳,從而促進脫水處理的順利實現。
2.6原油脫水處理工藝優化
原油脫水處理過程中,一旦存在運輸降溫、輸油量低以及設施老化等問題,極易給整個原油集輸脫水埋下安全隱患。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重優化脫水處理工藝,改善熱力條件,以系統為支持對原有集輸、外輸環節進行優化,進而維護原油生產的經濟效益。
3 結語
總而言之,原油脫水處理過程中,集輸系統的科學化應用,能夠促進工作效率的改善,為促進油水分離,確保原油脫水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通過破乳劑篩選以及落地油處理等方面入手,對原有集輸脫水工藝進行優化,以促進原油集輸脫水處理水平的提升,維護油田生產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徐飛.原油集輸脫水處理工藝優化措施探究[J].化工管理,2013(24):240.
[2]傅樂.原油集輸脫水工藝的基本方法與優化措施[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33(22):266.
[3]薛鵬飛,初立國,張川,桂軍友.原油集輸脫水處理工藝優化措施探析[J].遼寧化工,2013,42(05):488-490.
[4]王寧.原油集輸脫水處理工藝優化措施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33(09):290.
作者簡介:
楊彥文(1985- ),男,漢族,甘肅天水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石油開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