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摘 要:鋼琴是音樂藝術表現以及演奏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樂器,具有三百多面的發展歷史,因其獨特的音色以及優美的旋律受到音樂界以及社會公眾的廣泛歡迎。鋼琴在中國的興起相對較晚的,但是卻呈現較為迅猛的發展趨勢,中國的音樂作品與西方音樂存在較大的差異,因而在其演奏風格方面也與西方音樂的演奏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本文通過對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進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其演奏風格以及具體的體現形式,并分析現代風格中國鋼琴作品的表現特點,旨在促進中國鋼琴作品獲得更為廣泛的推廣和傳播。
關鍵詞:中國鋼琴作品 演奏風格 體現形式 特點
鋼琴在傳入中國之后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同時也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和文化精神融合到其演奏表現中,逐漸對具有中國風格的音樂作品進行了藝術形式的開發,鋼琴的演奏風格使其音樂演奏表演形式的重要內容,中國的音樂作品具有獨特的旋律線條,采用五聲性調式,并將西方音樂文化進行有機的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演奏風格,對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進行探討,對于促進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
鋼琴是興起于西方、在世界范圍廣泛流行的演奏樂器,我國從19世紀末期便涉足到鋼琴的制造領域,但是由于其高昂的價格以及人們對于藝術的認知程度相對較低,因而在20世紀末期鋼琴才在我國社會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和普及。隨著我國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不斷進步,不同時期、不同藝術流派都對鋼琴的演奏形式造成了不同的影響,鋼琴的演奏風格也逐漸呈現多樣化。鋼琴的演奏風格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表現形式,更是一種藝術概念和音樂文化形態,演奏者通過鋼琴作品的演奏表現,將自身對于作品的理解、主觀情感的表達以及自身的藝術審美品位都通過這種形式進行系統的表達,符合鋼琴作品更多的藝術創作色彩。
伴隨我國音樂文化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西方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形式進行了更多的借鑒和學習,汲取其優質的藝術養分,并將自身的民族音樂文化元素結合到鋼琴作品演奏中,逐漸創造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演奏和表現風格,實現了中國鋼琴藝術的拓展,同時也使一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以及表現風格的鋼琴藝術作品被創作出來。中國鋼琴作品更重視表現其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將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審美品位融入到演奏過程中,不僅形成獨特的表現技法,同時也是表現風格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創新,重視對具有中國音樂風格的音色表現,重視與民族樂器的配伍,形成明暗有序、虛實結合的演奏表演風格。
二、中國鋼琴作品演奏風格的具體體現形式
中國鋼琴作品的獨特演奏風格是經過幾代演奏家和作曲家共同努力而逐漸發展形成的,是他們將鋼琴藝術的種子根治在中國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辛勤耕耘、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風采的藝術表演風格,讓世界能夠感受到中國音樂文化果實的特殊魅力。鋼琴演奏家將自身的中國文化底蘊以及民族文化基礎,在鋼琴演奏的實踐過程中,進而無意識的應用和體現,將東方音樂形式賦予的藝術特質與西方樂器的演奏技巧進行融合,并將其藝術審美意識、音樂思想在無形之中進行表達,并且將鋼琴自身具備的多聲部優勢進行充分的應用,將中國民族樂器不能夠完全展示的音色以及音響效果充分展現,利用西方演奏樂器將璀璨的中國文化藝術進行完美的詮釋。中國鋼琴作品演奏風格的具體體現形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音色表現
音色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因素,也是中國傳統音樂形式的重要特點,其不僅具有表現功能,同時對于整體演奏風格的形成也發揮巨大的作用,中國傳統音樂的音色千變萬化,甚至有西方的音樂界學者認為中國是世界上音樂藝術中音色最為豐富的國家。音色能夠對整體的音樂旋律進行潤飾,同時在其表現過程中能夠對思想感情的表達體現出細微的變動,進而使音樂的詮釋更為細膩,給聽者帶來更深層次的聽覺感受。中國傳統音樂形式從其基礎的理論知識,到各種音樂實踐和表現形式,都體現了對于特有音色的高度重視,我國的音樂形式受民族多元化以及地域多元化的影響,進而在音色的表現上也體現出多元性色彩,并且根據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呈現個性化的表現特點。在中國鋼琴的音樂作品演奏中,需要借助音型特征、按鍵力度的強弱以及音量的強弱等多方面的表現內容,來將民族音樂的多樣性進行體現,發揮鋼琴自身具有多音樂、多聲部以及多種演奏手法的演奏優勢,實現最為理想的表現效果。中國傳統音樂在利用中國傳統民族樂器進行演奏時,也會形成不同的音樂表現風格,利用鋼琴對這些樂器的音色進行模擬需要演奏者能夠通過手法的控制以及演奏技巧的靈活應用,使具有中國特色的音色能夠通過鋼琴演奏進行展示。
2.氣韻表現
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體現了高度的融合性和互通性,因而在其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中,都能夠發掘文化內涵互相交融的特點,宗教以及儒家的東方哲學思想都在各種文化形式中得以體現,傳統藝術文化形式也是如此,講究“氣”、與“韻”、“神”與“意”的結合,不僅體現音樂藝術形式的美感,同時能夠體現其文化形式的精神所在,有“氣”便以為其藝術生命的延續,有“韻”則能夠使其藝術生命富有靈魂,因而氣韻的結合在中國傳統音樂中使高度融合和統一的。 中國鋼琴作品進行演奏風格的表達也需要表現其審美意識的一致性,將氣韻作為民族音樂表現美的關鍵,重視音樂演奏的整體性,能夠將音樂之氣貫穿到整體的旋律和韻律表現中,并能夠根據氣韻的流轉對音樂線條進行設計,使其能夠呈現跌宕起伏之勢,特別是一些中國古典文化氣息較為濃重的鋼琴曲目,如《平湖秋月》等,更重視其氣韻上的融會貫通,使樂曲不僅僅是音樂,更是一種藝術靈魂的表現。
3.節奏表現
中國傳統文化同樣對于節奏的變化情有獨鐘,無論是書法繪畫、還是建筑裝飾,只要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表現,便能夠在其表現形式中感受到節奏的存在,有些是通過藝術線條來表現其節奏的變化,而有些則是通過其表現技巧來體現其節奏的存在,而在鋼琴作品中則用音樂線條的抑揚頓挫來體現中國傳統音樂的節奏,音色輕重緩急的變化便是音樂節奏的表現,不僅能夠使音樂線條呈現唯美的輕盈流動之美,同時也能夠體現壯闊的重巒疊嶂之勢,通過節奏的處理來表現中國音樂藝術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4.意境表現
所謂意境便指傳神寫意,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意境便是中國文化的典型代表,通過藝術形象的塑造和表現來為聽者營造藝術所要追尋的意境,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表達,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審美情趣的體現。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意境講求內在的祥和狀態,中國藝術家將對生活中細致的觀察與自身的哲學思想進行高度的融合,進而形成特有的意境表現形式。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體現便是講究情景交融,體現中國人一貫追求的審美表現風格,這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同時也體現一種高情調的藝術審美追求,演奏者在進行鋼琴演奏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氣韻的表現、意境的塑造,來為聽者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將音樂形式中的畫面之美、文化之美以及情理之美呈現給聽者,鋼琴演奏情境的描繪不僅追求形似,更要重視神似,形成演奏風格的融匯貫通。
三、現代風格中國鋼琴作品的表現特點
現代風格的中國鋼琴作品表現需要通過鋼琴的演奏節奏、裝飾音的處理、踏板的應用以及演奏方法的變換來進行不同程度的把握,鋼琴演奏節奏的變化也是演奏者的自由表現和對藝術作品的再創作過程,比如:《夕陽簫鼓》一曲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便要重視利用鋼琴節奏的快慢、漸快以及慢起來表現曲調的自由,通過連環式的彈性演奏方法使演奏者對演奏風格進行自由的發揮。在裝飾音的處理方面,西方的鋼琴演奏形式會具有量化的技術處理標準,而中國鋼琴作品則缺少量化的規定,更多是通過演奏者自身對于音樂曲調的感悟和理解,進而將其進行自我裝飾和潤色,使演奏過程呈現風格迥異的表現特點,往往還會使演奏呈現畫龍點睛的演奏效果,比如:《百鳥朝鳳》的演奏需要對各種的民族樂器進行模擬演奏,而不同音色的表現則更多的需要考驗演奏者的即興演奏能力,需要憑借演奏者豐富的演奏經驗以及裝飾音的處理方法,使音樂旋律能夠呈現異彩紛呈的表現風格,為聽者營造豐富的音樂畫面的同時,更是對演奏者演奏技巧的考驗。而在踏板的應用方面,西方應用踏板主要是應用其進行音量的調節,保證音量能夠滿足音樂表現需求,而在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過程中,很多作品的演奏表現則需要應用踏板來體現特殊的演奏效果,比如:在《二泉映月》的演奏時,二胡演奏該樂曲能夠使其韻律中變現泣訴的情緒特點,而利用鋼琴演奏時,演奏者則可以利用踏板來表現音色的多變、音域的寬廣,通過演奏旋律的變化以及不同的演奏表現手法,體現鋼琴演奏獨有的民族演奏風格。演奏方法的變化也是中國鋼琴演奏中的重要組成,不同技法、觸鍵以及手法的變換,使得多樣的音色在鋼琴演奏之中流淌出來,進而形成變幻無窮的表現效果,比如:在進行《梅花三弄》的演奏表現時,便需要演奏者能夠通過自身對于樂曲和韻律的理解,將自身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將多樣的演奏色彩表現出來,即要表現不同的聲部特點,同時還需要在其演奏風格中體現整體性和一致性,給聽者營造整體的音樂節奏流暢感。演奏者通過對這些演奏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以及控制,實現對中國鋼琴演奏風格的綜合性表現。
結語
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即需要對優秀的外來文化加以借鑒,同時還需要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音樂藝術表現進行傳承,繼承中國民族音樂的精髓,在表現西方樂器表現特點的同時,又不失民族的表現風格和特色,鋼琴音樂創造需要在創作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表現形式,形成中國鋼琴作品演奏風格的傳承和發展,使中國鋼琴音樂也能夠在世界樂壇實現廣泛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李春曉.淺談不同風格中國鋼琴作品的演奏[J].北方音樂,2015(1):142-142.
[2]李夢婷.我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淺談[J].大眾文藝,2016(2):148-149.
[3]謝福源.鋼琴修行者——有感于鄒翔《浮光掠影》現代鋼琴作品音樂會[J].人民音樂,2017(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