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民
[摘 要] 目前財務監督工作還存在監督方式方法比較單一,監督制度不夠完善,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不夠高,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不強等問題,從而影響和制約著財務監督的質量和效益,對此就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財務監督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財務監督;問題;對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5. 011
[中圖分類號] F23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15- 0030- 03
1 加強財務監督的重要意義
1.1 有利于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
通過加強財務監督,嚴格審查經費流向流量和運行過程,促進各單位嚴格管理,厲行節約,提高經費使用效益。一方面,通過對單位內部各部門實施有效的財務監督和控制,對其在經費和資產分配使用中的經濟效益進行監督檢查,促進各單位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改進和加強安全防范措施。另一方面,能督促相關人員樹立責任意識,法規意識,監管意識,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1.2 有利于提高財務規范化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是通過包括財務監督在內的一系列管理手段來組織實施的管理活動。財務監督對于財務管理,能發現管理上的漏洞,挖掘管理的潛力,并對管理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積累管理的經驗和教訓,能不斷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同時,加強財務監督,能及時發現財務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不足并及時進行糾正和制止,提高財務規范化管理水平。
1.3 能夠促進依法管財維護財經法紀
財務監督的作用是監督各單位和部門在財務收支活動中,是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單位的財經法規制度,在對財務活動的監督過程中,檢查是否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單位規章制度辦事,以保證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財經法規的嚴格貫徹執行,切實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使財務活動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同時,通過財務監督,促使財務人員認真學習財經法規制度,貫徹落實好上級的各種標準制度和要求,使財務工作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
1.4 能夠有效預防和懲治腐敗
預防和懲治腐敗,監督是關鍵。實施有效的監督,可以及時發現問題,糾治問題,通過監督檢查,正風肅紀,預防腐敗,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財務人員通過加強財務監督,能夠堅守財經紀律,對財經法規制度明確規定的內容嚴格執行,該做的要切實做到位,不該做的堅決不做。同時加強財務監督是防止少數人以權謀私、違法亂紀、鋪張浪費和搞特殊化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財務監督,對違反財經紀律的人和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和制裁,使腐敗問題能夠及時被發現和懲戒,有助于從前端制止違法亂紀行為,糾治不正之風,有效預防和懲治腐敗。
2 當前財務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
截至目前,雖然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財務監督體系,財務監督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財務監督意識不強、落實不嚴、力度不夠、效率不高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與不足,加強財務監督能力,提高財務監督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2.1 監督落實不嚴
在實施監督過程中,財務監督人員往往存在本位主義思想,考慮問題習慣于從本單位、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對符合本單位、本部門利益的活動比較積極,落實得比較快,對本單位、本部門的利益有影響的就抓得不緊,甚至久拖不辦;在對經費物資的監督管理上,有些單位甚至存在虛報冒領的現象,更有少部分單位受利益驅動,鉆政策空子,打著集體的幌子,通過隱匿預算外收入不入賬、虛假發票報銷等手段,私設“小金庫”,侵占國家公款,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2.2 執法力度不夠
當前,雖然制定了一系列財經法規制度,但在執行上,由于受人治思想的影響,有時出現以權代法的現象,在工作實踐中,往往是重文件、輕法規,習慣于用行政命令代替法規約束,習慣于以領導的指標代替法規制度,將領導的意志凌駕于法規之上,領導簽字的發票不管是否符合報銷規定都予以報銷;加之有些財務人員對財務監督在整個財務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夠的正確認識,監督意識不強,能力不夠,甚至把對經費的審核監督錯誤地認為是核對數據,走走程序,使財務監督制度規定落實不到位。
2.3 監督主體不明
財務監督、審計監督構成了現行的基本經濟監督體系,但從實際運行情況看,兩大監督主體之間的職責分工還不明確,監督主體之間多頭檢查、重復進行或互相推諉的現象時有發生,沒有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這種現象一方面加大了監督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財力、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另一方面也人為地形成一些監督死角,降低了監督效率和質量。
2.4 監督重點滯后
財務監督職能要求對經費收支的全過程進行監督,但是目前的監督方法依然比較陳舊,主要進行事后監督檢查,而對預算執行中的問題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手段。當前財務部門的監督依然限于預算、結算和決算的結合點上,對各業務部門辦理業務活動中的一些具體財務活動并沒有很好的監督辦法,經費從財務部門流出之后,到業務部門到財務部門辦理結算的過程存在財務監督空白,致使有些辦事人員鉆空子,為個人謀取私利,甚至有的部門領導違反財經法紀,授意辦事人員不按照規定辦事,為部門謀取私利。
2.5 內控制度不嚴
當前各單位的財務監督更多的是一種內部監督,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無法發揮更大的效用。主要表現為內部控制制度落實不到位,如個別單位會計、出納人員的崗位沒有相互分離,財務印鑒和法人名章沒有分別保管,支票和密碼、公務卡和密碼沒有分管,財務人員定期崗位輪換制度沒有嚴格落實,內部監督檢查流于形式等等,內控制度不夠健全,并且落實不嚴,從而降低了財務監督的效能。
2.6 監督效率不高
群眾監督作為外部監督的一種,仍然缺乏足夠重視,并且有的單位群眾監督有弱化的趨勢,對廣大群眾反映的本單位財經方面的問題處理不公開,習慣在內部消化,遮遮掩掩,缺乏外部監督,給腐敗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有的單位會計核算不準確、不規范,個別單位在核算時,沒有嚴格落實預算外經費“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坐收坐支,隨意擴大成本費用,經費科目使用不準,不能準確反映經費活動的真實情況,失去財務核算的意義,影響監督對信息的利用價值。
3 加強財務監督的對策
3.1 前移監督重點
財務監督是貫穿于經費運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的監督行為,其重點和關鍵在于事前和事中。因此,一定要轉變以往只重視事后檢查監督的方式,將工作的重點前移到事前和事中。一是要以預算為主,抓好事前的監督。財務事前監督的重點是對預算計劃的監督,包括嚴格編報、實施和完善預算。要細化預算的編制,加強預算的剛性約束作用,在充分收集數據的基礎上,將所有的經濟事項都納入預算計劃。二是要以經費的支出為重點,做好內部控制,搞好事中監督。事中監督是在經費按預算執行過程中對經費收支、報賬、記賬及是否遵守財經法紀情況進行的監督,它在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起很大的約束作用,對經費運行的偏差能及時起到糾正作用,把監督的時效性發揮到最大程度。在結算報銷時,要嚴格審核把關,嚴格按規定核算,重點檢查業務的真實性、票據的真假性、手續的完備性。
3.2 加大財務監督力度
目前,違反財經法紀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有些問題甚至屢禁不止,這反映出了在財務執法方面的執法力度還不夠,違法成本太低,處理偏輕,處罰無力,針對性不強,特別是在處理違法違紀責任人上的力度不夠,導致震懾性、威懾性不夠的后果。因此,在構建監督約束機制,完善對監督檢查的同時,應進一步嚴肅財經法紀,不斷加大懲處的力度,捉進財務規范化管理,提高財務監督的效能。可以考慮采取跨單位進行互相監督或聘用專門監督員,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同時,要把對違紀事件與責任人的處理,與進行經濟、行政和刑事責任的追究緊密結合起來。財務部門應該努力爭取各級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加強財務執法的力度。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進行監督,切實加大對違紀違法問題的懲處力度,努力做到違法必憲,執法必嚴,切實維護財務監督的權威性以及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加大違法犯罪的成本和風險,為依法監督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3.3 嚴格落實內控制度
堅持崗位輪換制度,是落實財務制度,嚴格按章辦事,杜絕報人情賬的重要手段。要嚴格落實重要崗位的人員交流輪換辦法,條件允許的,考慮進行財務人員橫向跨單位的大面積交流,互相對調;條件不允許的,可以在單位內部定期進行人員崗位的調整。加強對財務重點崗位的監督制約,若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時間過長,由于對政策規定十分熟悉,與上下領導關系親密,容易給一些人造成鉆政策空子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礙于情面,就會在執行制度上打擦邊球,甚至不按章辦事,給工作帶來損失。面對這些問題,堅持崗位輪換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可以使財務人員從復雜的人際關系中解脫出來,對監督預防起到積極的作用。對財務部門內部而言,主管預算、審核報銷、會計、出納、經費分配、決算的崗位尤其要堅持崗位輪換制度。充分發揮崗位監督制約作用,嚴格落實銀行預留印鑒分管,出納與會計分離,收費與票據管理分離等制度。
3.4 增強財務公開透明
積極創建財務公開運行機制,增強財務公開透明度。實踐表明,要保證財務活動健康有序地運行,必須增強公開性和透明度,以便廣泛進行群眾監督。一要提高經費使用支出的透明度,通過定期公布財務開支信息,使群眾能更好地了解經費用在了哪些地方,對公開信息的內容做比較詳細的說明,如支出方向是否合理,經費支出數額是否準確,一切是否按計劃實施,都要接受群眾的監督。二要增強權力活動的透明度。預算計劃的編制以及決策的實施,是財務管理者和決策者權力運行的表現。如果使權力在陽光下進行,使群眾了解更多決策過程及結果,行使更多的知情權,各項權力的重點部位都一目了然,就能充分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和監督力量,就能有效避免因權力不明、職責不清、監督出現盲區而導致違法違紀案件的發生。三要增強對腐敗懲處結果的透明度。將腐敗行為暴露在陽光下,不僅能有效地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而且還能起到震懾和警醒他人的作用,通過嚴懲腐敗分子,增強監督的威懾力,進而能有效預防腐敗問題的發生。
主要參考文獻
[1]徐海燕.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7(1):49,52.
[2]孔巧.基層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08(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