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物流運輸管理課程理論教學過多,缺乏實際操作的問題,提出基于物流企業真實崗位需求的物流運輸一體化教學體系。在一體化教學體系的基礎上,依托logis運輸綜合業務系統實踐教學平臺,在教學平臺中嵌入來源于企業真實環境的任務案例,讓學生通過模擬扮演某一崗位角色進行職業崗位技能訓練。
[關鍵詞]崗位模擬;物流運輸;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7-0154-03
Research on the Course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teg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Based on the Job Simulation
Li Weihua
(Suzhou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s Branch of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215104)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excessive teaching of《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theory and the lack of practical oper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system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demand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a logis transportation comprehensive business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embedded in the teaching platform from the task of real world case enterprise, lets the student by simulating a post role for professional post skills training.
Keywords: job simulation; Logistics transport; Integrated teaching
[作者簡介]李衛華(1982-),女,湖南張家界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崗位模擬教學法是指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模擬扮演某一崗位角色,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之中進行職業崗位技能訓練的教學方法。高職教育非常重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但是大部分高職學校由于場地、設施設備、資金等條件的限制,大大削弱了學生實際技能訓練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而崗位模擬教學法通過創設一種貼近實際、身臨其境的教學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學??陀^條件的不足,為學生提供近似真實的實訓環境。
一、物流運輸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物流運輸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通過此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不同運輸方式的特點、運輸線路的優化、集裝箱運輸管理、物流運輸車輛管理、運輸計劃與管理、運輸作業管理、運輸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此課程的實操部分要求學生掌握業務受理、貨物分撥、運輸調度、取派作業等流程,以及相關的分揀系統的自動化操作、倉庫管理軟件的運用、堆垛機、輸送機、叉車、手推車、打包機、條形碼等設施設備的使用。
這些技能的熟練掌握對學校的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學校沒有購買設備和軟件,在教學中完全是理論學習,沒有實踐的環節,雖然教師準備了精彩的PPT、案例和視頻動畫,但也只是紙上談兵;有些學校購買了設備和軟件,但由于場地的限制,每次能參與到其中的學生數量有限,不能很好地投入到日常的教學中;有些學校用校外參觀來彌補實踐教學的不足,安排學生去企業了解物流運輸的實際運營狀況,但學生可能在整個學期課程的學習中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去參觀,且不能動手操作,大多數學生看得一知半解;雖然有些學校安排了實習,但是實習的時間段一般是安排在畢業前的一學期,不能與理論教學同步,再者學生到相關的實際工作崗位實習的機會較少,或者在實習的過程中大多從事的只是簡單的體力勞動,很難接觸、體驗系統的工作流程。
綜上所述,物流運輸管理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就在于理論教學過多,實踐教學匱乏,亟待建立起在“教中學、學中做”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體系。
二、一體化教學特色
一體化教學,是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達到在教學過程中形成“教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在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由雙師型的教師指導,學生作為主體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和學生通過邊教、邊學、邊做來完成某個具體的教學目標及任務,理論與實訓交替進行。
目前,一體化教學是對傳統高職院校“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方式的革新和改進,是我國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一體化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職業技能訓練為核心,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要求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充分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的問題,減少理論課之間以及理論與實操課之間知識的重復,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參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必將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培養高技能的人才。
三、創建一體化教學體系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根據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物流運輸管理課程內容,依托行業和專業化教學平臺,創建一體化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圖1一體化教學體系1.在調研企業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課程定位
通過企業調研,了解物流運輸企業需要哪些人才,設置了哪些崗位,掌握典型的業務流程,以培養物流運輸管理能力和相關職業崗位能力為基本目標,圍繞物流運輸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
2.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理論教學
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物流運輸管理理論知識技能點的教學。教師盡可能多的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通過例舉熟悉的案例,設計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主動學習,教師不是采用整堂灌輸式教學,而是通過項目化教學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對物流運輸管理的感性認識,充實教材內容,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課外調查。要求學生分成調研小組,利用周末去了解本區域的物流運輸市場情況,調研相關的內容,然后到課堂上相互交流,此方法也可以解決學校聯系物流企業,大規模組織學生參觀的困難。
3.依托logis運輸綜合業務系統開展實踐教學
logis運輸綜合業務系統把物流運輸作業流程分成幾個模塊:基礎信息管理、訂單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商務結算系統和決策分析系統。通過建立情景教學場景和案例庫的建設,根據相關數據,利用logis實踐教學平臺,讓學生掌握訂單的處理、錄入、運輸調度、路由信息的維護、運輸生產運作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維護等操作技能。
4.實訓室實操演練
在校內物流運輸實訓中心,利用物流運輸管理系統軟、硬件綜合模擬訓練,教師創設企業情景,學生通過模擬扮演某一崗位角色進行職業崗位技能訓練。通過本訓練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物流運輸服務生產全過程業務流程和運作規律,整合和提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運輸生產組織、調度、線路優化等實際操作能力,熟練掌握集裝箱、手持設備、液壓車、手推車、自動揀選設備、貨物標簽的打印等實操技能,提高學生與客戶的溝通交流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謹慎的工作態度。
5.物流運輸企業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高職四年級的學生選擇物流運輸相關的企業到運輸調度、客服、理貨、物流配送等崗位實習,接受企業的崗前培訓和崗位指導,對企業管理和物流運輸流程進行全面的實訓。學生通過該實踐平臺,增加了實踐經驗,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實現了學校與社會的“零距離接觸”,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
四、基于崗位模擬的一體化教學實施
1.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開發校本實訓教材
目前,高職物流運輸教材很多,但很多教材仍偏重于理論,實踐案例較少,內容也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有些內容甚至與企業工作崗位實務嚴重脫節,缺乏實用性。因此,高職物流運輸專業的教學內容必須突破傳統架構,不斷創新。
借鑒德國課程開發模式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校本教材課程開發。以崗位任務的形式設計教學項目,緊緊圍繞物流運輸企業崗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通過創設來源于企業真實環境的任務背景,還原企業真實業務流程和運作過程,把課程目標和相關理論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情景下,通過崗位模擬的實踐將書本知識轉化為物流崗位工作過程的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物流運輸校本實訓教材圍繞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崗位能力三層教學體系來設計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表1三層教學體系
學習情境 學習任務 崗位能力干線到達 認識物流運輸業務認識物流運輸業務業務受理業務受理受理托運貨物運輸調度取派調度車輛調度管理取派作業取派出站準備進行取派任務現場取貨到達客戶處進行取貨 費用核算核算貨物運輸費用 現場派貨派送貨物干線發運干線發運貨物發運處理 在途跟蹤運輸快運貨物干線到達貨物到達處理2.進行崗位模擬,引導學生融入崗位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進度選擇相關的物流運輸崗位,選定的崗位應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的物流運輸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崗位一旦選中,教師應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技能知識點,并預測學生在模擬實訓時可能出現的問題,以提前制定應對措施。由于學生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對模擬崗位的具體情況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實訓前,教師應簡單地描述每個工作崗位的作用、操作要求、注意事項等內容,引導學生盡快融入崗位。
3.合作與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比如,在平時理論教學時,要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訓室演練時,如果安排不當,就會造成部分學生不能參與其中,從而影響實訓的秩序,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重要。通常,可以使用分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不僅可以集眾人智慧,更好地解決問題,還能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團結進取的精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在小組合作中引入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給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現自身的潛能。比如,在實訓室演練時,可以通過看誰做得越快越好、大家來找茬、設置陷阱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充分融入課堂,激活課堂氣氛,進而加深對崗位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感受超過競爭對手的過程與成就感,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和競爭能力。
4.善于引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崗位模擬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獨霸課堂的教學模式,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發揮的只是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比如,一方面可以通過提前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學習,讓學生明白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求解,教師要提前做好組織工作,在實訓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最后,教師要創造交流、總結的機會。崗位模擬教學不是滿堂灌,要給學生一個交流、總結的空間,實現 “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應在教學的關鍵之處、重點之處設計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環節,這樣可以讓學生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理解教學內容。在實訓結束前,可以給學生評價、總結的時間,展開小組之間以及自我評價與總結,發現不足及時吸取經驗與教訓,不斷完善自我。
5.以賽促教、教賽結合
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學結合”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創新性地引入專業競賽,把行業、企業的最新要求轉化為教學目標融入日常教學中,強化全員參與,擴大競賽影響。對接物流運輸技能競賽項目,讓學生擔任不同的工作崗位,具體包括客服員兼調度員、場站操作員、取派司機等,以崗位模擬的形式按競賽要求強化實訓演練。通過競技的方式來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以后的物流技能競賽選拔高水平的參賽選手,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能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
[參考文獻]
[1]潘炎建.崗位模擬教學法在物流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教育:職教,2012 (9):59-61.
[2]王成林.物流實訓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物流技術,2009(28):62-63.
[3]周雪梅,李昌林.高職物流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6):188-190.
[4]陳旋,郭躍.基于工作崗位流程的高職國際物流課程體系的構建[J].科教導刊, 2011(14):131.
(責任編輯:喬虹梁宏偉)【經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