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宏麗
摘 要: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課程設置主要包括緒論(生理學研究內容簡介、生理學發展史以及生理學研究水平等)、細胞的基本功能(跨膜轉運、信號轉導、生物電現象等)以及各系統的生理功能。當前醫學生進行生理學的學習時,對與臨床的聯系掌握程度不夠。因此教師有必要引入病例教學法,以求提高醫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生理學;病例分析;教學
1分析病例教學方法所具有的優勢
傳統教育教學只告訴學生通常情況下如何去做,并且內容在臨床實踐中適用性不強,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臨床實踐工作過程中,為了讓患者在病情有變化時可以及時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需要護士人員靈活變通,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而這一點的關鍵在于學生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是否具備了獨立思考能力,敢于思考的同時,還應具有質疑精神,這樣學生才能更加積極、靈活地學習。同時在考核中,也要注重臨床護士評價、患者評價,進一步體現了以注重能力為主的教育教學。
2病例教學法在生理教學中應重視的問題
2.1病例教學法對討論環節不夠重視
在醫學院校課堂中引入病例教學法的另一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們課上的積極互動性,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中,老師起著主導作用或者說是決定性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還是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參與性不強,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目前,我國的授課模式尚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病例教學法處于發展初期,教師對于讓學生參與討論的這一環節并沒有多加重視。
2.2病例教學法中病例的選擇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病例教學法時,在病例的選擇上要科學合理,不能盲目。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引用過于繁瑣的病例,就等同于在做無用功。例如在對肺表面活性物質這一生理重點進行講解時,它的三大特點:降低吸氣阻力,減少吸氣做功;維持肺泡的穩定性;防止肺水腫。就有必要與臨床上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聯系起來。教師應明確他們引入病例教學的目的:引導學生對某一器官、系統異常出現的臨床表現從生理學角度對其加以解釋,從而加深對生理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對中專的醫學生而言,一些深層次的臨床問題可以暫時忽略。
3病例分析在生理教學中運用
病例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述、小組的合作交流、穿插討論以及匯報小結等綜合運用。以局部血液循環為例,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闡明這一節內容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充血與淤血的基本知識,慢性肺淤血與慢性肝淤血之間的不同病理變化,血栓的概念、條件以及形態,栓塞以及栓子運行路徑,梗死成因、條件、類型以及形態特點等。學生需要熟悉充血、淤血類型、病變和后果,血栓的形成機制和對機體的影響等,栓塞類型及其對機體的不同影響等。學生要了解梗死對于機體的影響與結局,充血原因等。通過臨床典型病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出教學內容,再提出幾個問題,小組分開進行討論交流。每個小組在查閱教材以及各種醫學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內部討論形成一個最終結果。之后,教師再重新分組,每組的所有成員都分別組成新的小組,每位成員再將前次小組討論得到的結果向新小組成員進行匯報,小組再次開展討論交流,并得到新的結果。討論結束后,再回到第一次分組狀態,重新進行討論,根據兩次分組后的討論信息進行反饋與總結,之后,再由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結果。教師以本節教學目標為基礎,整合各個零散問題,歸納總結各個問題的解決方案,補充與糾正學生的匯報發言,以血液循環障礙作為一本節內容的主線,使學生能夠掌握充血、淤血到血栓形成到栓塞到梗死這一病理變化過程。
4研究病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4.1明顯提高了學生學習水平
在生理教學過程中,利用病例教學方法,在采集病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以及互相協作能力。病例教學方法有利于將原本抽象化的知識簡單化、直觀化,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也能夠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整體能力。病例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醫學學生的事業心,學生素質素養的提高在理論成績、學習能力以及臨床適應能力中,進而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好、更多方面的服務。
4.2實現了學校與醫院共同發展
在社會快速發展下,需要具有理論能力以及實踐能力于一身的學生,運用病例教學方法,培養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實踐能力很強的學生,畢業后可直接進行工作,這樣既能夠為學生日后的就業鋪好道路,也能夠解決單位的用人之需,實現學校以及醫院之間的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4.3大大提高了教師教學素養
病例教學法對教師教學水平有著很高要求,為了對病例教學法更好地推行,生理教研小組組織教師利用寒暑假到醫院進行頂崗實習,收集了很多典型的教學病例,確保教師的教學理論體系完整。在開展這種新型病例教學方法下,不但大大提高了教師素養,而且也提高了教師開展教學科研的積極性。
4.4培養了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
學生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學習,不斷提高團體協作與交流能力。學生既是學習的主體,還是一個教師的角色,需要向小組內其他成員講解生理學知識,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于生理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在講解中,與其他學生形成更好地互動,通過討論,培養自己的分散思維與創新思維能力。
病例教學法是教學相長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生理學的教學現狀產生積極影響。對于普通醫學學校的生理學理論教學,由于醫學生本身形成的知識系統較差,醫學院校的授課環境較差、上課人數多等問題的存在,病例教學法的推進必然不易。然而,為了切實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創新型醫學人才,生理課教師應該著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為醫學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周游.論病例分析在生理教學中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08):244.
[2]范秀玉,王琳娜,范博,姚丹.多媒體結合典型病例分析在神經電生理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7):2788-2789.
[3]朱永香,肖贊英,王倩,于瑋,南瑛,曹健.病例分析在生理教學中的運用[J].醫學信息,2010,23(04):8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