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漢平
摘 要:分層教學是針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而開展的教學方法,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分層教學法
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知識接受能力
了解學生初中階段學習知識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思考方式是每位數學教師的必修課,對于日常實行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手段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以往的隨堂測試成績及其他任課教師的建議作為對學生客觀評價和認識的基礎,把班級學生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三個等級,作為初步估測。其次,通過與班主任溝通,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課堂表現等,將學生分為積極、中等、沉默三種類型。通過了解,數學教師應對班里所有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二、精心準備教材,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教學和教育的核心和主干部分。教師在講課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精心安排課堂的教學程序及各個環節。
三、尊重個體差異,科學進行分層
“知其心,然后方能輔起失也。”“分層”不是隨心所欲地盲目亂分,而是對全班學生進行前期調查了解,內容包括學生智力、技能、心理、數學成績、在校表現、家庭環境等,并對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歸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極優、優秀、中等、一般四個層次的學習小組,但為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在班級上公布各層次學生的名單。筆者就根據分好的層次給學生分座位,原則上是五人一小組,每組都包含有至少一個極優生、優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這種編座法的好處是:便于組織優良生輔導中差生活動,教師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學習情況及優良學生的表現,使各類學生生活在和諧平等友好的學習氣氛之中,共同奮發進取。這個分層是動態的,可以根據他們的成績和平時解答的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學生的層次只是從教學的某個方面對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成績的大致定位,它只能作為教師個人的執教秘密,不能在學生中透露,以免造成學生心理的不平衡。
四、按教學內容分層
例如,對數學概念的學習有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等不同程度的要求,概念本身也有狹義、廣義、內涵、延伸等層次的內容。
課本中的例題起著對概念的應用、解題規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層次性不強,內涵有限。
教師應熟悉教材前后聯系,掌握每個概念、例題所處的“地位”,對概念、例題恰如其分地進行分層,有的適可而止,有的加以鋪墊與引申,形成變式例題組或習題組,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用。
五、課堂提問分層
為了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明確問題的對象指向和目的指向。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隨時提出適合對象和目的明確的問題,以推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
其主要問答手段有:
(1)示范性問答。其對象指向是高層學生,目的指向則是低層學生,期望通過高層學生的回答,為低層學生提供示范。
(2)模仿性問答。其對象指向是中低層學生,其目的指向是要求他們復述再現教師講解或學生的示范回答,通過模仿掌握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
(3)激發性問答。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可以先讓中低層學生來嘗試回答,利用回答中出現的問題和缺陷,給高層學生提供智力刺激,激發他們進一步思考。而高層學生的回答,又可以促使中低層學生進行反思,糾正認知錯誤。
(4)檢驗性問答。主要是檢查各層次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根據分層目標提出不同難度、不同要求的問題,了解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為補救教學、回授糾正提供依據。
六、評價分層
作業和考試分層是課堂練習分層的補充和發展,分層評價是實施分層教學的保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我的做法是:對C層常表揚,不斷發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培養他們對學習數學的信心;對B層的學生采取激勵制評價,我會經常對他說好的一方面,也告訴他競爭對手這段時間學習很不錯;而對A層的學生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不斷超越自我,我會經常以前幾屆優秀的學生為例,給他們講解別人的做法。我把學生成績量化,四人競賽小組每次考試成績按第一、二、三、四名分別得10、8、6、4分。再根據學生課堂和作業情況加1~4分:①課堂上回答問題情況;②作業完成和訂正作業情況;③輔導5層學生情況加分。總之,通過這種評價方式,充分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興趣等多方面積極因素,加強學生間的團結互助,從而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水平。正如一位德國教育家所說:“教學的藝術不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七、輔導分層
平時可利用第二課堂對學生進行分類輔導。對C層學生的輔導主要是調動非智力因素,培養師生的和諧感情,激發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面批部分作業,個別輔導重點突出,選題簡單、基礎;對B層學生增加綜合性習題,鼓勵拔尖;挑選A層學生進行數學競賽輔導,主要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與靈活應變能力。
總之,實施分層教學能充分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大面積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質量。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達到提升全體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必須運用分層教學,要堅持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學手段達到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的目標。同時,教師要盡量避免分層教學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努力提高分層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