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我并未放棄“語用”核心,又開展了以“注重文本梳理,緊扣核心目標”為主題的片研訓活動。該活動不僅繼續延續了“語用”為核心的主題,而且對“語用”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化。其中“注重文本梳理”是前提,試想,如果學生的學習沒有建立在對文本的認知上,又怎么去談教學目標的落實呢?
為什么要“緊扣核心目標”呢?其實,“核心素養”一詞是我2016年參加省外一次活動中最先遇到的,這是一個以“關注學生語言實踐,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為主題的高峰論壇。后來,“核心素養”變得越來越“熱門”……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往往會在40分鐘的教學時間里預先設定多個目標,實際上,目標多了,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真正付諸學習實踐的機會也就相應變少了。那么,要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是不是也可以有一個前提呢?我想,有,那應該是明確課堂核心目標,并且緊扣核心目標展開教學。
所以,我確立了以“注重文本梳理,緊扣核心目標”這一主題開展研訓。
本次研訓在活動前兩周預先通知各校進行準備,并開展相應的校本教研活動。活動當天,抽簽定課,最終,獻課教師分別執教人教五上《學會看病》和六上選學課文《軍犬黑子》。下午邀請了寧波市教壇新秀獲得者執教四上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之后我們進行了分組研討交流匯報,摘選記錄如下。
1巧用提示,明確重點
我們知道略讀課文一般只有一課時,在這短短的一課時中,教師快速有效地抓準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如何抓?從哪里抓?每篇略讀課文前的導語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陳老師就從這課的導讀提示入手,讓學生找出學習要求并畫出來。
這是對閱讀提示的有效運用,既有助于我們老師找準重點,又能讓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的重點。
2聚焦心理,注重感悟
自主閱讀也不是自學,陳老師在教學中教會學生一些方法:
第一,扣重點詞句,學會做旁注,感受母親磨練兒子的特殊母愛。
第二,練筆。
老師讓學生仿照著作者的寫法,選擇一個場景,寫寫兒子的內心活動,以兒子的角度來說說看病時的心理活動,目的是為了學習課文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并聯系自己的類似經歷,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會。學生在情感鋪墊的基礎上,理解得更深入,他們真正讀懂了母親的心。
3簡化教學,突出核心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巧妙組織課堂教學,簡化教學過程,真正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加強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徐老師讓學生理解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緊緊抓住母親感情變化這根主線,感受母親濃濃的愛子深情。
4略中求精,學有所獲
略讀教學不等于略讀,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可見略讀只是一種與精讀和瀏覽并列的閱讀方法。
略讀課文中并不排斥精讀,陳老師在課堂教學上略中顯精,培養學生掌握一些學習課文的方法。
之后,由葛群杰老師作了“有感于‘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微講座,從“重景輕情、重情輕景、情景分離”三大方面闡述教師在處理寫景一類文章的三大誤區,并明確了怎樣教的問題。最后,由縣教研員徐長軍老師深入細致地對三節課進行了點評。
本次活動,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了“文本”這根線,通過聽、說、讀、寫等訓練,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獻課的老師不僅有年輕的課堂實踐者,也有寧波市教壇新秀的課堂示范,此外,骨干教師的親身說教和縣教研員的壓軸點評讓本次活動在不同層面上發光。
我,既是本次活動的組織者,也是一名參訓者。在確定“注重文本梳理,緊扣核心目標”這一主題前,我也曾設想過老師們能否真正在課堂中圍繞主題展開研訓,因為把握核心目標真的好難,但非做不可。事實上,在整個研訓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如教師在解讀《學會看病》這篇課文時,確實抓住了人物的心理描寫,但是,心理描寫分為多種:有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的,有借著幻想表現的,也有直接描寫的……而在《學會看病》則是以“內心獨白”表現人物矛盾心理的方式呈現的;再如《軍犬黑子》同樣也有心理活動的描寫,但如何從文本中找出時間、神態、動作等進行縱向比較,如何把握文本交叉描寫訓導員和黑子來推進漸變的心理活動是課堂中缺少的,更是需要細細品味的。但是教師并沒有發現這個獨特的點,以至于文本的“核心”不夠突出。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如何緊扣核心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依然在我的語文教學之路上前行。
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教師至少要學會做三件事:
一要善于發現文本奧秘。
而解讀文本,發現獨特的點需要一定的“功力”,惟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方能擁有破解密匙。就像徐老師在活動結束時指出:“注重文本梳理還不夠,進而要做到注重文本細讀。”
二要學會減少教學目標。
所謂的核心素養,不要過于泛化,超出了學科的實施力量,就成為了實現不了的目標。正如朱自強教授在《兒童文學教學法》中提到:我們要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學會用兒童的語言去賞析文本。我們一定要樹立語言學習、據于文本的意識,其他都是從這里長出來的。
三要嘗試設計層級練習。
核心不是一下子聚焦,它需要在由易到難的層級練習中漸顯、深化,做到教有方、學有得。
在今后的研訓活動中,我想,我們可以通過不止一次的研討來做好同一個主題,它可以成為二次活動、三次活動,哪怕間隔的是一學期,我們要的不是多,而是精。
作者簡介
王文行(1985.10—),男,浙江省寧海人,學歷:本科,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現有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自2009年開始,我便擔任區域研訓語文大組長,將近8年。從2010年開始提出主題式研訓活動起,我們相繼開展過“探索語文本真,追求教學質效”、“如何有效設計作業練習”、“聚焦課堂,有效教學”等主題研訓活動。2013年開始,我致力于開展以“語用”為核心的主題研訓,如“巧設練習,培養語用能力”、“關注文本,凸顯語用”、“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生語言習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