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
【摘要】目的:本次實驗課題主要探討行機械通氣的重癥肺炎患者應用以護理為主導鎮靜方案的臨床效果。方法:通過隨機法的分組方式將本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院治療的70例重癥肺炎患者分配到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5例患者采用常規鎮靜方案,觀察組35例采用護理為主導的鎮靜方案,對比兩組療效以及臨床指標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效率高于對照組,機械通氣時間、總鎮靜時間短于對照組,鎮靜藥物用量少于對照組,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行機械通氣的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效率以及臨床各項指標能夠通過實施護理為主導的鎮靜方案明顯改善,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主導;鎮靜方案;機械通氣;重癥肺炎
【中圖分類號】R3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018-01
機械通氣是臨床治療重癥疾病中常見的治療技術,經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讓患者處在應激狀態下,在治療中除了對患者使用鎮靜鎮痛藥物外,護理工作的實施也格外重要[1]。本次擇取我院行機械通氣的重癥肺炎患者進行研究,先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選取重癥肺炎患者70例,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均需行機械通氣治療,且療程超過10d,且排除腫瘤病、孕產婦、血液病者。全部患者中男性占39例,女性占31例,年齡29-63歲,平均年齡(463±1029)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不成立(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均行機械通氣治療,給予患者抗生素、腸內營養、腸外營養、輸血以及血液凈化治療,均給予05μg/(kg.h)右美托咪啶進行鎮靜鎮痛,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用藥量,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護理結合呼吸機相關肺炎預防措施等[2]。
觀察組:在以上治療基礎上采用護理為主導的鎮靜方案,具體內容有:①鎮靜評估;②監測患者血流動力學;③心理護理;④每日喚醒護理方案。
13觀察指標(療效判定)根據我國衛生部發布的《抗生素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定,共分為治愈、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將治愈和顯效兩項納入治療總有效的標準中,計算其與總例數的比值。
14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研究,計數資料應用卡方檢驗,同時計數資料采用率(%)進行描述,計量資料應用配對t檢驗,數據對比后得到的P值小于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率比較觀察組中有21例治愈患者,有11例顯效患者,有2例有效患者,有1例無效患者,治療總效率為9142%;對照組中治愈(14例),顯效(11例),有效(6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7142%。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x2=46289、P值=00314,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情況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各項指標對比,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見表一)。
3討論
重癥肺炎在臨床中是一種常見的危重疾病,機械通氣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患者合理使用鎮靜鎮痛方案能夠降低患者應激狀態。對患者進行不恰當的鎮靜鎮痛,會導致患者出現焦慮、疼痛等癥狀,因此保證對患者實施正確的鎮靜鎮痛方案顯得尤為重要。護理為主導的鎮靜方案能夠及時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和鎮靜程度,結合每日喚醒護理方案以及監測血流動力學對患者進行治療[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率為9142%,對照組為7142%,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采取護理為主導的鎮靜方案的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鎮靜藥物用量、總鎮靜時間、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護理為主導的鎮靜方案對患者治療效果更佳。
綜上,護理為主導鎮靜方案實施在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減少臨床用藥量,降低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阿依古力·克力木,米熱古力·達吾提. 機械通氣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3):296+298
[2]胡秀瓊,涂艷麗. 護理干預對老年重癥肺炎并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4):359-360
[3]韓月玲. 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效果探討[J/OL].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15):1854-1856(2017-10-19).